功率分配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19 18:41:15 2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基站天線內的盒裝功率分配器。
背景技術:
為保證電磁波信號能夠覆蓋足夠遠的範圍及信號質量滿足人們日常通信需求,要求天線要有足夠高的增益即天線要足夠長且子數量足夠多。因為目前通用的天線移相器都是一出五或者一出七的,一旦振子數量超過七個,那麼移相器上的信號就無法公分到每個振子上,由此一分二或者二分四功分盒被設計出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保證不增加移相器埠的同時儘量將信號公分到更多的振子上面,從而達到提高天線增益的效果。由於天線性能頻段等要求各不相同,所以每款天下內的振子間距也不想同,因此功分盒上焊接的線長以及彎線的形狀都不相同。
現有的廠商將公分PCB貼在反射器上,饋電網絡通過PCB微帶實現,但是,PCB與反射器貼合不好會影響天線性能;反射器上有金屬毛刺沒有清理乾淨,會刺穿PCB會引起短路;需要的PCB尺寸比較大, 成本增加。
還有些廠商在盒裝PCB功分器加電纜饋線,離線焊接好之後彎線,然後組裝天線,電纜內導體同PCB焊接在一起之後,電纜需要保持同一個狀態,如果焊接完成之後再彎線並且彎線幅度比較大,電纜內芯和PCB之間會產生很大硬力,影響天線性能,如果硬力過大還有可能破壞PCB焊盤。
所以,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功率分配器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了一種具有性能穩定的功率分配器。
為實現前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功率分配器,其包括一金屬金屬盒體、組裝於金屬盒體內的一PCB、至少一根輸入電纜及若干根輸出電纜,所述金屬盒體為開放式腔體,設有一底壁及自底壁向上彎折延伸的四個側壁,所述PCB收容於金屬盒體,並貼靠於底壁,所述四個側壁包含前側壁、後側壁、左側壁及右側壁,所述左側壁及右側壁分別設有貫穿的若干通孔,所述輸入電纜及輸出電纜穿過通孔後焊接於PCB上。
本發明功率分配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於功分盒採用半開放式腔體,可以在很小的體積下做到最大的強度,給PCB很好的保護。
2.由於輸出電纜比較短,彎折之後強度增加,只需將輸出電纜兩端焊接到天線振子上就可以將整個功率分配器支撐住,而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支撐設備。
3.因為PCB的體積比較小,易於與輸入電纜及輸出電纜焊接在一起,即減少了成本也保證了PCB的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功率分配器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功率分配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功率分配器的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功率分配器10包括一金屬金屬盒體11、組裝於金屬盒體11內的一PCB12、兩根輸入電纜13及四根輸出電纜14。
金屬盒體11為鋁材料製成,表面鍍錫,可以保證PCB12安裝之後的穩定性,不容易受到破壞,同時提高可焊性。金屬盒體11為開放式腔體,包括底壁111及自底壁111向上彎折延伸的四個側壁,底壁111設有貫穿的開口118,PCB12收容於金屬盒體11內,並貼靠於底壁111,開口118有利於PCB12的散熱。四個側壁包含前側壁112、後側壁113、左側壁114及右側壁115,左側壁114及右側壁115分別設有貫穿的若干通孔116。
PCB12上設有前後間隔開的兩條線路121、122。
輸入電纜13及輸出電纜14分別穿過對應通孔116後焊接於PCB12上,每一條線路121、122連接一根輸入電纜13及左右對稱的兩根輸出電纜14,使得該功率分配器10為二分四公分結構,相當於將兩塊一分二功率分配器組合一起,大大減少PCB12尺寸,降低成本,輸入電纜13位於輸出電纜14的外側。輸出電纜14採用平行彎折,以配合對應的安裝環境,彎線之後產生的硬力可以從未焊接的一末端釋放,不會因硬力產生而影響天線的性能。
請參閱圖3所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的功率分配器20,其輸出電纜24為直線型,輸入電纜23與輸出電纜24平行布置。
本發明功率分配器10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於功分盒11採用半開放式腔體,可以在很小的體積下做到最大的強度,給PCB12很好的保護。
2.由於輸出電纜14比較短,彎折之後強度增加,只需將輸出電纜14兩端焊接到天線振子上就可以將整個功率分配器10支撐住,而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支撐設備。
3.因為PCB12的體積比較小,易於與輸入電纜13及輸出電纜14焊接在一起,即減少了成本也保證了PCB12的穩定。
儘管為示例目的,已經公開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不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公開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各種改進、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