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液分離槽的製作方法
2024-02-20 11:35:15
專利名稱:一種氣液分離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涉及除雜分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屬於一種氣液分離槽。
背景技術:
造粒機在運行時會產生氣體汙染物和液體汙染物,汙染物一般含有較強腐蝕性,需要將其分別對應處理,現有的分離器設計結構不合理,分離效果差,罐體不耐腐蝕,使用壽命短。
實用新型內容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氣液分離槽,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簡單,結構合理,筒體上濾液進、出氣口設計合理,便於氣液分離,設備使用壽命長。 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氣液分離槽,包括筒體、短管、彎管、排氣孔、肋板和碟形封頭,所述的筒體上端安裝有碟形封頭,短管插入碟形封頭,短管上端通過彎管連接另一短管,短管與彎管接觸處由肋板固定,所述的筒體外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濾液入口和濾液出口,濾液入口延伸與短管下端聯通。所述的濾液出口與排氣口為同一出口。與已有技術相比,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實用新型筒體上濾液進、出氣口設計合理,便於氣液分離,設備使用壽命長。
圖I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一種氣液分離槽,包括筒體I、短管2、彎管3、排氣孔4、肋板5和碟形封頭6,筒體I上端安裝有碟形封頭6,短管2插入碟形封頭6,短管2上端通過彎管3連接另一短管2,短管2與彎管3接觸處由肋板5固定,筒體I外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濾液入口 7和濾液出口,濾液入口 7延伸與短管5下端聯通,濾液出口與排氣口 4為同一出口。筒體I下端設有一個比較大的人孔8便於人工進入清理。
權利要求1.一種氣液分離槽,包括筒體、短管、彎管、排氣孔、肋板和碟形封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筒體上端安裝有碟形封頭,短管插入碟形封頭,短管上端通過彎管連接另一短管,短管與彎管接觸處由肋板固定,所述的筒體外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濾液入口和濾液出口,濾液入口延伸與短管下端聯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氣液分離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濾液出口與排氣口為同一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液分離槽,包括筒體、短管、彎管、排氣孔、肋板和碟形封頭,筒體上端安裝有碟形封頭,短管插入碟形封頭,短管上端通過彎管連接另一短管,短管與彎管接觸處由肋板固定,筒體外壁上、下部分別設有濾液入口和濾液出口,濾液入口延伸與短管下端聯通。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簡單,結構合理,筒體上濾液進、出氣口設計合理,便於氣液分離,設備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01D19/00GK202777938SQ20122047663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5日
發明者王春國 申請人:銅陵金泰玻璃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