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套絲切管機的製作方法
2024-01-31 15:32:15 1
專利名稱: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套絲切管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紋切制用的工具機,特別是關係到一種管道配管施工中管螺紋切制的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的套絲切管機。
目前,套絲切管機以操作方式不同分為電動套絲扣機和手動鉸板機,它們均為獨立使用的工具機,工作時均需用象龍門架那樣的支承架來支持鋼管或固定鋼管,所以存在著重量及體積大;攜帶使用不便、操作不便,例如電動套絲扣機重量達100多公斤,在無電源的場合就不能使用,手動鉸板機,重量近100公斤,還常需龍門架配合,佔地大、操作極為困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套絲切管機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利用被切制的鋼管作為支架直接夾持在其上進行套絲切管的重量輕、體積小、操作方便的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套絲切管機。
本實用新型另一目的是為了在上述基礎上使切管機的切管機構更為合理而進一步提供一種具有凸輪結構的自動切管的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套絲切管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套絲切管機包括機架,板牙,鉗板機構,蝸輪蝸杆,切管機構,所述的機架做成立方式構架,例如矩形,方形或其它易於收放的式樣。所述鉗板機構安裝在作為傳動機構中蝸輪蝸杆相對外側的機架上,它包括一與蝸杆平行安裝在機架右側且可轉動的絲杆,而它們的一頭通過心軸互疊地紋接在機架左側和它們的另一頭通過連接頭分別與絲杆的兩頭螺接的上下鉗板,所述的套絲切管機還具有一安裝在蝸杆上部的大齒輪和1-5個安裝在蝸輪上部機架上且其一與大齒輪相嚙合逐級傳動的小齒輪。
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的套絲切管機通過採用專門設計的上下鉗板,可把其本體直接固定於需切制的鋼管上;還通過採用多級變速的傳動機構,因此可根據不同切制材料選用不同的套絲速度,從而提高了套絲切管機的套絲速度和質量。此外,可電動也可手動,即在有電的地方,本套絲切管機可藉助手槍電鑽來操作,在無電或用電不便的地方,如僻遠地區、野外、高空作業可用手工來操作。本機實際重量僅有7公斤左右,所以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體積小、可直接在管路上操作、便於攜帶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套絲切管機的局剖正視圖;圖2是-
圖1的俯視圖;圖3是-
圖1的後視圖;圖4是-安裝在蝸輪中的切管機構的透視圖;請參見
圖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套絲切管機包括一機架20,板牙(圖中未示出),蝸輪蝸杆1,11,一鉗板機構和一諸如圖4所示的切管機構。機架20可根據設計要求作適當的布置和部分,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做成箱形並把它分成下體部20′和上蓋部20″以便於用螺釘18、25等安裝和維修。蝸杆1通過支座孔中放置軸承6、8和密封墊9,安裝在機架20的左側部,與蝸杆1相嚙合傳動的蝸輪11安裝在機架20的近中心處。蝸輪11在本套絲切管機中作為板牙或切管機構的安裝和帶動體以完成對被加工的鋼管的套絲和切斷。
所述的鉗板機構安裝在蝸輪和蝸杆1,11所在機架位置的後部,如圖3所示。它包括一樞軸地安裝在機架20左側的絲杆13、一安裝在伸出機架外絲杆的頭端部上的夾緊手把26和一副上下鉗板16,17,其中所述上下鉗板的一端彼此重疊地與安裝在機架右側的上體部20′上的心軸19相絞接,所述上下鉗板的另一端則分別通過位於其端部的連接頭12,14與絲杆13螺接。在上下連接頭12、14通過絲杆13的轉動而在絲杆上作相對靠攏或離開運動時,同時帶動上下鉗板16、17(合成圓鉗口)將位於其中間的被加工鋼管件夾緊或鬆開。
所述的套絲切管機還包括一通過鍵7直接安裝在蝸杆1上的大齒輪4和二個安裝在機架20的上部且其中之一與大齒輪4嚙合的逐級嚙合傳動的小齒輪2和3。為防止大齒輪移動在其下設有固定檔圈5。小齒輪3也可設有彈簧靠檔機構,通過軸鍵與齒輪相對位移而使軸與其上齒輪保持連接和脫開(圖中未畫出)。
在本實用新型中,套絲切管機的切管機構可用已知的機構進行切割,但是,最佳使用的切管機構包括一可固定安裝在所述蝸輪上的半圓筒罩殼形外殼27,兩通過軸樞軸地安裝在外殼27下側且互作傳動接觸的滾輪30,31,一位於一滾輪31旁且與傳動接觸的帶有偏心輪的凸輪32,一通過軸樞軸地安裝在外殼上部且後端直接形成可與凸輪32相接觸的圓弧形部36的弧形切割刀架33,一安裝在弧形切割刀架33的前自由端上的刀片35和一安裝在外殼27前上部且其下端部對著切割刀架的上表面且可調節刀片35與滾輪相對距離的調節螺釘34。所述的刀片35與滾輪30,31在切割加工之前作為與被加工套絲後的鋼管的搭接部而圍成圓形狀。在切割加工中,可利用管子的轉動而帶動凸輪向左推動切割刀架33的圓弧形部36而使刀片35逐漸地向著被加工件的徑向向裡方向移動,最後把鋼管切斷。
在上文中,所述蝸輪11與切管機構的相互固定是在於所述蝸輪11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兩條相對平行凹槽(圖中未表示),所述的切割機構的外殼27的一側壁上設有兩條與蝸輪11的凹槽相對及對應的突出部28,29,所述切割機構可通過突出部28,29插入蝸輪11表面上凹槽而相互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中,外殼是用鋁合金壓鑄而成,傳動部分包括蝸輪蝸杆,大齒輪和二個小齒輪四級減速傳動,它們的速比i=60~100,最佳i=75.6可達到傳動平穩,無噪聲,扳牙的旋轉速度控制在9.35/min~15.8/min之間,故對鋼管的套絲每次只需1~2分鐘。不過,本實用新型的套絲切管機不局限上述實施例的結構和參數,例如可增加或減小齒輪數量而改變傳動速比等,而並未改變發明的實質內容的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套絲切管機,包括機架,板牙,鉗板機構,蝸輪蝸杆,切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鉗板機構安裝在作為傳動機構中蝸輪蝸杆相對外側的機架上,它包括一與蝸杆平行安裝在機架右側且可轉動的絲杆,兩它們的一頭通過心軸互疊地絞接在機架左側和它們的另一頭通過連接頭分別與絲杆的兩頭螺接的上下鉗板,所述套絲切管機還具有一安裝在蝸杆上部的大齒輪和1-5個安裝在蝸輪上部的機架上且其一與大齒輪相嚙合的逐級傳動的小齒輪。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絲切管機,其特徵在於與所述蝸杆上部的大齒輪相嚙合的逐級傳動的小齒輪為2個,它們組成蝸輪蝸杆和大小齒輪的四級傳動,傳動速比在i=60~100,最佳i=75.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絲切管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切管機構包括一可固定安裝在所述蝸輪上的半圓筒罩殼形外殼,兩通過軸樞軸地安裝在外殼下側且互作傳動接觸的滾輪,一位於一滾輪旁且作傳動接觸的帶有偏心輪的凸輪,一通過樞軸地安裝在外殼上部且後端直接形成可與凸輪32相接觸的圓弧形部的弧形切割刀架,一安裝在弧形切割刀架的前自由端上的刀片和一安裝在外殼前上部且其下端部對著切割刀架的上表面且可調節刀片與滾輪相對距離的調節螺釘,所述的刀片與滾輪在切割加工之前可作為與被加工套絲後的鋼管的搭接保持部而圍住鋼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套絲切管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蝸輪11的一側表面上設有兩條相對平行凹槽,所述的切割機構的外殼的一側壁上設有兩條與蝸輪11的凹槽相對及對應的突出部,所述切割機構可通過突出部插入蝸輪表面上凹槽而相對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可攜式電動手動二用套絲切管機包括機架,扳手,蝸輪蝸杆,鉗板和切管機構,鉗板機構包含一安裝在機架右側的絲杆,兩其一頭互疊鉸接在機架左側,其另一頭分別與絲杆兩頭螺接的上下鉗板,本機還具有一安裝在蝸杆上的大齒輪和1—5個安裝在機架上且其一與大齒輪嚙合的減速小齒輪。本機本體通過鉗板固定於需切制鋼管上,可用電動手動直接在管路上操作並採用多級變速提高套絲切管速度和質量,還具有結構合理,質輕體小,便於攜帶等優點。
文檔編號B23P23/02GK2191739SQ93220608
公開日1995年3月15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31日
發明者吳江南, 馮喬列, 俞宏東 申請人:上海凱特克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