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01:08:15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防門,尤其是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
背景技術:
消防門是指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定性、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的門。它是設在防火分區間、疏散樓梯間、垂直豎井等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消防門除具有普通門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勢蔓延和煙氣擴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時間內阻止火勢的蔓延,確保人員疏散。
在火災發生時,消防門只具備阻止火勢蔓延和煙氣擴散的作用,無法將防火門上的火撲滅,導致時間一長消防門失去作用,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包括消防門、水箱、進水口、出水管、多通道水管、電磁閥、噴水管和噴水孔,所述水箱固定安裝在消防門的內部上端;所述進水口設置在消防門的開合側邊,並通過管道連通水箱;所述出水管固定安裝在水箱的下端中心位置;所述多通道水管固定安裝在出水管的下端;所述電磁閥設置在多通道水管的上端;所述噴水管安裝在多通道水管上;所述噴水孔設置在噴水管上。
進一步的,所述消防門的內外兩側上均設置有溫度感應器,內部設置有控制器,且溫度感應器和電磁閥均和控制器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箱為塑料材料製成。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口上設置有保護蓋。
進一步的,所述噴水管呈放射狀設置在消防門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結構簡單,能有效的防止火勢的蔓延,同時能將消防門上的火撲滅,增強消防門在火災中的使用壽命,為用戶提供更長的逃生時間,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整體結構效果圖;
圖中:1-消防門、2-水箱、3-進水口、4-出水管、5-多通道水管、6-電磁閥、7-噴水管、8-噴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包括消防門1、水箱2、進水口3、出水管4、多通道水管5、電磁閥6、噴水管7和噴水孔8,所述水箱2固定安裝在消防門1的內部上端,能存儲水,在火災時滅火使用;所述進水口3設置在消防門1的開合側邊,並通過管道連通水箱2,可方便對水箱2進行加水;所述出水管4固定安裝在水箱2的下端中心位置;所述多通道水管5固定安裝在出水管4的下端;所述電磁閥6設置在多通道水管5的上端,能自動進行出水控制;所述噴水管7安裝在多通道水管5上;所述噴水孔8設置在噴水管7上,能有效的將消防門上的火撲滅,所述消防門1的內外兩側上均設置有溫度感應器,內部設置有控制器,且溫度感應器和電磁閥6均和控制器電性連接,通過溫度感應器設置的溫度,在火災時能自動進行滅火,所述水箱2為塑料材料製成,環保耐用,且在火災很大時,塑料融化能將其內的水更快的釋放出來,所述進水口3上設置有保護蓋,所述噴水管7呈放射狀設置在消防門1內部。
該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結構簡單,能有效的防止火勢的蔓延,同時能將消防門上的火撲滅,增強消防門在火災中的使用壽命,為用戶提供更長的逃生時間。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包括消防門、水箱、進水口、出水管、多通道水管、電磁閥、噴水管和噴水孔,所述消防門的內外兩側上均設置有溫度感應器,內部設置有控制器,且溫度感應器和電磁閥均和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水箱為塑料材料製成,所述進水口上設置有保護蓋,所述噴水管呈放射狀設置在消防門內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一種具有自動滅火功能的消防門,結構簡單,能有效的防止火勢的蔓延,同時能將消防門上的火撲滅,增強消防門在火災中的使用壽命,為用戶提供更長的逃生時間,適合推廣使用。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南通蘇通人防防護設備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7.26
技術公布日: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