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用鼠籠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05:06:15 1
專利名稱:實驗用鼠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器材。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用鼠籠。
背景技術:
現有實驗用鼠籠需要在籠底鋪墊料,以便保持大鼠舒適乾燥的環境,大鼠可直接在墊料上活動。一些常見的實驗要求在對大鼠禁食水的條件下進行(例如模擬某些自然災害和恐怖襲擊等事件中,所致建築物坍塌導致的掩埋環境),大鼠由於飢餓會啃食墊料,不能保證真正的禁食,而影響實驗結果。但是如果取出籠底的墊料,大鼠的糞便和尿液會汙染自身皮毛,導致身上的編號標記汙濁不清。因此,現有鼠籠已經無法滿足完全對大鼠進行禁食水的實驗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種有用的商業選擇。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實驗用鼠籠,該實驗用鼠籠具有能夠在對大鼠進行完全禁食水的實驗條件下保持大鼠生存環境乾燥的優點。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驗用鼠籠,該實驗用鼠籠包括:籠體,所述籠體內限定有飼養空間;籠蓋,所述籠蓋設置在所述籠體的頂部,用於封蓋所述飼養空間的上端開口 ;以及籠底網罩,所述籠底網罩設置在所述飼養空間內,並且與所述籠體的底部和側壁限定出墊料空間。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驗用鼠籠具有籠底網罩,將大鼠與墊料進行隔離,將大鼠置於籠底網罩的上部,墊料置於籠底網罩的下部,大鼠排洩物可漏於籠底網罩之下。如此,在對大鼠進行禁食水的實驗條件下能夠保證大鼠啃食不到墊料又不至於被排洩物汙染皮毛,方便觀察。由此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實驗用鼠籠進行實驗操作簡單,並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實驗效率及實驗精確度。另外,該籠底網罩是獨立的位於籠體的底部,可對其進行自由安裝和拆除,以滿足不同的實驗要求,由此,該實驗用鼠籠具有多種使用功能。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用於擠壓傷動物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籠體呈立方體,所述籠體的長度為480mm、寬度為300mm、高度為210mm。由此可以為大鼠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以便實驗員觀察。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籠蓋為長度485mm、寬度305mm的不鏽鋼網。由此,該籠蓋可恰好蓋住籠體開口。在本實用新型中,形成所述籠蓋的不鏽鋼網的網眼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寬度為5 10mm。由此可以防止大鼠逃出鼠籠,並且便於觀察。在本實用新型中,籠底網罩為不鏽鋼網,所述不鏽鋼網的網眼為長度為5 IOmm的正方形。由此可便於大鼠排洩物漏掉,並且方便大鼠活動。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籠底網罩的長度為475_、寬度為295_。由此可便於籠底網罩至於籠體底部。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籠底網罩四周垂直向下的方向焊有不鏽鋼板,所述不鏽鋼板沿籠底網罩垂直向下的長度為20 50mm。由此可保證有適當的放置墊料的空間。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籠蓋上形成有進料口。由此可為大鼠提供食水。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進料口的直徑為10 15mm。由此可便於為大鼠提供水的水瓶嘴進入。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實驗用鼠籠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
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下面參照圖1,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驗用鼠籠。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驗用鼠籠,該實驗用鼠籠能夠用於在大鼠禁食水的條件下對大鼠進行有效準確地實驗。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該實驗用鼠籠包括:籠體10,籠蓋20,以及籠底網罩30。具體地,籠體10內限定有飼養空間11 ;籠蓋20設置在籠體的頂部,用於封蓋飼養空間的上端開口 ;籠底網罩30設置在飼養空間11內,並且與籠體10的底部和側壁限定出墊料空間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驗用鼠籠具有籠底網罩30,將大鼠與墊料進行隔離,將大鼠置於籠底網罩的上部,墊料置於籠底網罩的下部,大鼠排洩物可漏於籠底網罩之下。如此,在對大鼠進行禁食水的實驗條件下能夠保證大鼠啃食不到墊料又不至於被排洩物汙染皮毛,方便觀察。由此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實驗用鼠籠進行實驗操作簡單,並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實驗效率及實驗精確度。另外,該籠底網罩30是獨立的位於籠體的底部,可對其進行自由安裝和拆除,以滿足不同的實驗要求,由此,該實驗用鼠籠具有多種使用功能。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籠體10呈立方體,籠體10的長度為480mm、寬度為300mm、高度為210mm。由此空間的籠體可適於同時對6 15隻大鼠進行實驗,為大鼠提供充足的活動空間,以便實驗員觀察。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上述籠體10可為聚丙烯材料製品,該製品表面較滑,由此可防止大鼠啃咬籠體,同時也可以防止大鼠向籠體10的上端開口攀爬。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籠蓋20為長度485mm、寬度305mm的不鏽鋼網。由此,該籠蓋20可恰好蓋住籠體10的上端開口。並且不鏽鋼網具有一定質量,可防止大鼠頂開籠蓋。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形成籠蓋20的不鏽鋼網的網眼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寬度為5 10mm。由此可以防止大鼠逃出鼠籠,並且便於實驗員對大鼠狀況的觀察。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籠底網罩30為不鏽鋼網,沿不鏽鋼網四周垂直向下的方向焊有不鏽鋼板,不鏽鋼板沿籠底網罩垂直向下的長度為20 50mm。由此籠底網罩30與所述籠體10的底部和側壁限定出墊料空間12,並且該不鏽鋼板可保證有適當的放置墊料的空間,以及為大鼠預留的足夠的上部活動空間。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可將墊料至於墊料空間12內,大鼠至於籠底網罩30的上方,將大鼠與墊料分開,可防止在對大鼠進行禁食水的條件下對墊料啃食,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形成籠底網罩30的不鏽鋼網的網眼為長度為5 IOmm的正方形。由此可便於大鼠排洩物漏掉,並且不至於大鼠的足部進入網眼,方便大鼠活動。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籠底網罩30的長度為475mm、寬度為295mm。由此可便於將籠底網罩30至於籠體10的內部。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如圖1所示,在籠蓋20的上方上形成有存料處21以及進水口 22。由此可為大鼠提供食水。根據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料口的直徑為10 15mm。由此可便於為大鼠提供水的水瓶嘴進入。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1.一種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包括: 籠體,所述籠體內限定有飼養空間; 籠蓋,所述籠蓋設置在所述籠體的頂部,用於封蓋所述飼養空間的上端開口 ;以及 籠底網罩,所述籠底網罩設置在所述飼養空間內,並且與所述籠體的底部和側壁限定出墊料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所述籠體呈立方體,所述籠體的長度為480mm、寬度為300mm、高度為21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所述籠蓋為長度485mm、寬度305mm的不鏽鋼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形成所述籠蓋的不鏽鋼網的網眼為長方形,所述長方形的寬度為5 1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籠底網罩為不鏽鋼網,所述不鏽鋼網的網眼為長度為5 10mm的正方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所述籠底網罩的長度為475mm、寬度為295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所述籠底網罩四周垂直向下的方向焊有不鏽鋼板,所述不鏽鋼板沿籠底網罩垂直向下的長度為20 50mm。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所述籠蓋上形成有進料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實驗用鼠籠,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料口的直徑為10 1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實驗用鼠籠。該實驗用鼠籠包括籠體、籠蓋以及籠底網罩。其中,籠體內限定有飼養空間;籠蓋設置在籠體的頂部,用於封蓋飼養空間的上端開口;以及籠底網罩設置在飼養空間內,並且與籠體的底部和側壁限定出墊料空間。利用該實驗用鼠籠具有在對大鼠進行完全禁食水的實驗條件下保持大鼠生存環境乾燥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K1/03GK203120656SQ20132009538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日
發明者郭曉明, 王德文, 崔海宏, 劉志瑞, 張俊紅, 曾春林, 左紅豔, 李楊, 曹桓熔, 李英俊, 任建平, 王靜雯, 楊蕾蕾, 彭瑞雲, 高亞兵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