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深松追肥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01 06:41:15 1
專利名稱:中耕深松追肥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機械工程技術領域,特別適用於玉米高產、高效栽培 方法。
技術背景我國現有的中耕深松機中多數為鏵式犁,鏵式深松犁帶有分土板,上口較 寬,多數為壟作,鏵式犁不好入土,深松的深度達不到技術要求;在乾旱年份 使用鏵式深松犁,不但起不到保水的作用,而且還會加重旱情。雨養農業區經常遇到伏旱,在作物生長其間遇到了旱災,通過中耕深松可 有效蓄集降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儘可能的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水分的 需求,達到高產高效的目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解決雨養農業區伏旱和降急雨造成的農田水土流失及打 破土壤犁底層等問題,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實現土壤資源和水資源永續利 閈,避免鏵式犁耕作造成土壤水分散失,影響產量,效益低等問題。本實用新型針對東北雨養農業區的自然特點,結合吉林省農村現有動力的 實際情況,設計的一款新型耕作機具。設計上力求多功能,深松、中耕與施肥 三者同步進行,它由施肥箱1、懸掛機架2、地輪3、傳動鏈條8、深松部件組 成,機架2上用緊固螺栓7固定深松犁4,分肥管5位於深松犁的後側,分肥管 5上面與輸肥管9連接,機架2的尾部固定屮耕犁6。深松犁採用的是刀踵式沐 松鏟,壁厚小於2cm,對土壤實行條狀深松,深松的深度可調,變幅為0—30crr^ 比現有中耕機工作的深度大幅度增加,不翻轉土壤,松後根據土壤墒情而定,
可以起壟也可以不起壟,使土壤處於良好的鬆軟狀態為目的。 機具性能-深松深度 可調 0-30cm —深松幅寬 5-10cm施肥量 可調 0-800kg/hm2作業速度 根據配套動力而定配套動力 要求25馬力以上適應壟寬 60-70cm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機具改變了鏵式深松犁入土淺,動土多的弊端,採用刀踵式窄幅深松技 術,有利於土壤乾旱條件下耕作。入土深,動土少,不翻轉土壤,又能多蓄水, 避免了水土流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創建耕層土壤水庫,做到夏雨秋用, 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求。該機具簡單可靠,實用性強,部件通用,提 高產量,節本增效。經過試驗測試證明,採用本機具與常規鏵式犁機具相比,6月25曰-一8月 25日0—40cm的耕層土壤含水率提卨0.1 — 1.0個百分點。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l,它由施肥箱l、懸掛機架2、地輪3、傳動鏈條8、深松部件組 成,機架2上用緊固螺栓7固定深松犁4,分肥管5位於深松犁的後側,分肥管 5上面與輸肥管9連接,機架2的尾部固定中耕犁6。深松犁採用的是刀踵式深 松鏟,壁厚小T2cm,對土壤實行條狀深松,深松的深度可調,變幅為0—30cm。本發明是深松、中耕、施肥複式作業機,主要用於玉米、高梁、大豆等旱 田作物的田間中耕。 一般在旱田作物的生育中期,根據當時的土壤水分條件和 降水情況確定深松的深度。當土壤水分充足時深松、中耕、追肥可以同時進行,
如果遇到伏旱時追肥的深度要適當淺些,也可以不上中耕犁,深松與追肥結合,避免動土多散失土壤水分,影響作物生長。實施例 例1:玉米生產田測試時間①農田中耕作業時間 2004年6月22日②土壤水分測定時間 第一次2004年7月15日第二次2005年9月10日; 地點 吉林省農科院耕作定位試驗田;實施方法①操作方法,採用的動力35-4拖拉機和深松中耕追肥機,深松、中 耕、追肥同時進行,深松的深度25—30cm,在施底肥的基礎上追氮肥(尿素400 公斤)。②土壤水分測定方法,土樣用土鑽採取,間隔10cm深度為--個採樣 點,共計分10—20—30—40cm4個採樣點,土壤水分含量測定採用烘乾法。 結果第一次(2004年7月15日)測定,採用此旱田中耕深松機的玉米生產田 0——40cm深的土壤含水率28.9。/。,常規玉米生產田的土壤含水率27.6%, 二者 比較採用此深松機的高1.3個百分點。第二次(2004年9月10)測定,和第一次測定相同區內的0—40cm深的土壤含 水率,採用此中耕深松追肥機的玉米生產田為19.8%,常規玉米生產田為19.1%, 二者比較採此機械的高0.70個百分點。 例2:玉米生產田測試時間①農田中耕作業時間 2005年6月24日 ②土壤水分測定時間 第一次2005年8月16日第二次2006年4月15日;
地點吉林省農科院耕作定位試驗田;方法①操作方法,採用的動力35-4拖拉機和深松中耕追肥機,深松、中耕、追 肥同時進行,深松的深度25—30cm,在施底肥的基礎上追氮肥(尿素400公斤)。②土壤水分測定方法,土樣用土鑽採取,間隔10cm深度為一個採樣點, 共計分10—20—30—40cm4個採樣點,土壤含水率採用烘乾法測定。結果第一次(2005年8月16日)測定,採用此機械的玉米田0——40cm 深的土壤含水率22.3%,常規玉米生產田的土壤含水率21.5%, 二者比較高0.7 個百分點。第二次(2005年4月15)測定,和第一次測定相同區內的0—40cm深的土壤含 水率,採用此機械的玉米生產田為20.8%,常規玉米生產田為20.2。/。, 二者比較 採用此機械的高0.60個百分點。本發明除了上述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和防止農田水土流失方面進行了 創新和改進外,其他栽培技術,如選擇優良品種,確定適宜的播種期,種植密 度,合理施肥,田間管理等技術措施都為現有的己知技術,這裡不在累述。實施條件可在平地、崗平地、崗地上實施。
權利要求1、一種中耕深松追肥機,其特徵是由施肥箱(1)、懸掛機架(2)、地輪(3)、傳動鏈條(8)和深松部件組成,機架(2)上用緊固螺栓(7)固定深松犁(4),分肥管(5)位於深松犁的後側,分肥管(5)上面與輸肥管(9)連接,機架(2)尾部固定中耕犁(6)。
2、 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耕深松追肥機,其特徵是深松犁(4)為刀踵式, 深松鏟臂厚小於2cm,深松的深度可調,變幅為0—3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中耕深松追肥機屬於農業機械工程技術領域。本機由施肥箱、懸掛機架、地輪、傳動鏈條和深松部件組成,機架上用緊固螺栓固定深松犁,分肥管位於深松犁的後側,分肥管上面與輸肥管連接,機架尾部固定中耕犁。本機入土深,動土少,不翻轉土壤,又能多蓄水,避免了水土流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創建耕層土壤水庫,做到夏雨秋用,滿足作物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求。該機具簡單可靠,實用性強,部件通用。
文檔編號A01B49/06GK201029263SQ20072010325
公開日2008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1月17日
發明者馮豔春, 劉鳳成, 劉武仁, 李偉堂, 楊偉澤, 洋 羅, 攸 裴, 邱貴春, 鄭金玉 申請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