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焊絲加工生產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1-31 22:56:15 2

本發明涉及焊絲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焊絲加工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焊接是目前工件連接中常用的生產工藝,已廣泛用於造船、車輛、電站設備、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重機、礦山、冶金、建築機械等部門,大多數焊接工藝要用到焊絲。
焊絲是用直徑較粗的特製金屬條經一系列的拉拔和其它處理工序後製成較細的各種規格的焊絲。在拉絲的過程中,需要對金屬絲進行潤滑,現有技術中的潤滑效果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焊絲加工生產裝置,效果好。
一種焊絲加工生產裝置,包括依次布置的放線機構、潤滑機構、定型機構、拉絲機構,潤滑機構包括箱體、噴灑組件、清理組件、潤滑組件、平整組件;
箱體上設有第一穿線孔、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第二穿線孔,第一穿線孔、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第二穿線孔同軸布置,箱體內設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一穿線孔、第一連接孔均與第一腔室連接;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均與第二腔室連接;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均與第三腔室連接;第三連接孔、第二穿線孔均與第四腔室連接;
噴灑組件包括水箱、多個噴頭、水管、氣泵,多個噴頭均置於第一腔室內,多個噴頭自第一穿線孔向第一連接孔的方向依次分布,多個噴頭均置於第一穿線孔的上方,多個噴頭均通過水管與水箱連接;氣泵與水管連接;
清理組件包括第一支撐管、第一柔性材料,第一支撐管置於第二腔室內,第一支撐管與第一連接孔同軸布置;第一柔性材料置於第一支撐管內,第一柔性材料沿第一支撐管的長度方向形成第一穿線通道;
潤滑組件包括潤滑管、動力單元,潤滑管置於第三腔室內,潤滑管與第二連接孔同軸布置,潤滑管與箱體轉動連接,潤滑管的兩端均設有通孔,潤滑管內具有容納空間;動力單元用於驅動潤滑管轉動;
平整組件包括第二支撐管、第二柔性材料,第二支撐管置於第四腔室內,第二支撐管與第三連接孔同軸布置;第二柔性材料置於第二支撐管內,第二柔性材料沿第二支撐管的長度方向形成第二穿線通道。
優選的,第一支撐管與箱體轉動連接;清理組件還包括第一驅動單元,第一驅動單元用於驅動第一支撐管轉動。
優選的,第二支撐管與箱體轉動連接;平整組件還包括第二驅動單元,第二驅動單元用於驅動第二支撐管轉動。
優選的,定型機構包括定型塊,定型塊上設有定型通道,定型通道與第二穿線孔同軸布置,自定型塊向拉絲機構的方向,定型通道的直徑先逐漸減小再保持不變,最後再逐漸增大。
優選的,潤滑機構還包括轉輪、彈簧、定滑輪,轉輪置於第一穿線孔靠近放線機構的一側,轉輪置於第一穿線孔的下方,轉輪通過彈簧與箱體連接;定滑輪置於轉輪和第一穿線孔之間,定滑輪轉動安裝在箱體上,定滑輪的軸線置於第一穿線孔的下方,定滑輪的軸線與第一穿線孔沿豎直方向的間距為定滑輪的半徑。
本發明中,利用放線機構釋放金屬絲,在拉絲機構的作用下,金屬絲經過第一穿線孔進入第一腔室內;利用氣泵向水管內通入高壓氣體,在氣壓的帶動下,水箱內的水也經過水管、噴頭噴出,高壓氣體和水混合形成高壓水霧,利用高壓水霧對金屬絲進行清洗。
金屬絲經過第一連接孔進入第二腔室內,金屬絲置於第一穿線通道內,利用第一柔性材料對金屬絲的表面進行摩擦清理,去除金屬絲表面的水分、汙漬。
金屬絲經過第二連接孔進入潤滑管內,在潤滑管內放置潤滑物質,讓潤滑物質塗抹在金屬絲表面;利用動力單元帶動潤滑管轉動,讓潤滑物質在金屬絲表面均勻分布。
金屬絲經過第三連接孔進入第四腔室內,金屬絲置於第二穿線通道內,利用第二柔性材料對金屬絲表面進行平整,讓金屬絲表面的潤滑物質均勻分布,去除多餘潤滑物質。
金屬絲經過定型機構進行減徑處理,以達到需要的尺寸。
本發明通過在金屬絲的表面塗抹潤滑物質,使金屬絲在拉拔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潤滑性,拉拔不易斷線;通過定型機構拉拔後的成品線徑均勻、表面光潔;也降低定型機構的磨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的結合;下面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焊絲加工生產裝置,包括依次布置的放線機構1、潤滑機構、定型機構、拉絲機構2,潤滑機構包括箱體3、噴灑組件、清理組件、潤滑組件、平整組件。
箱體3上設有第一穿線孔4、第一連接孔5、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第二穿線孔,第一穿線孔4、第一連接孔5、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第二穿線孔同軸布置,箱體3內設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一穿線孔4、第一連接孔5均與第一腔室連接;第一連接孔5、第二連接孔均與第二腔室連接;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均與第三腔室連接;第三連接孔、第二穿線孔均與第四腔室連接。
噴灑組件包括水箱6、多個噴頭7、水管、氣泵8,多個噴頭7均置於第一腔室內,多個噴頭7自第一穿線孔4向第一連接孔5的方向依次分布,多個噴頭7均置於第一穿線孔4的上方,多個噴頭7均通過水管與水箱6連接;氣泵8與水管連接。
清理組件包括第一支撐管9、第一柔性材料10,第一支撐管9置於第二腔室內,第一支撐管9與第一連接孔5同軸布置;第一柔性材料10置於第一支撐管9內,第一柔性材料10沿第一支撐管9的長度方向形成第一穿線通道。
潤滑組件包括潤滑管11、動力單元12,潤滑管11置於第三腔室內,潤滑管11與第二連接孔同軸布置,潤滑管11與箱體3轉動連接,潤滑管11的兩端均設有通孔,潤滑管11內具有容納空間;動力單元12用於驅動潤滑管11轉動。
平整組件包括第二支撐管13、第二柔性材料14,第二支撐管13置於第四腔室內,第二支撐管13與第三連接孔同軸布置;第二柔性材料14置於第二支撐管13內,第二柔性材料14沿第二支撐管13的長度方向形成第二穿線通道。
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管9與箱體3轉動連接;清理組件還包括第一驅動單元15,第一驅動單元15用於驅動第一支撐管9轉動;讓第一支撐管9帶動第一柔性材料10轉動,能夠有效的去除金屬絲上的水分、汙漬等,有效的保證後續塗抹潤滑物質。
本實施例中,第二支撐管13與箱體3轉動連接;平整組件還包括第二驅動單元16,第二驅動單元16用於驅動第二支撐管13轉動;有效的讓潤滑物質在金屬絲表面分布分布均勻,去除多餘潤滑物質。
本實施例中,定型機構包括定型塊17,定型塊17上設有定型通道18,定型通道18與第二穿線孔同軸布置,自定型塊17向拉絲機構2的方向,定型通道18的直徑先逐漸減小再保持不變,最後再逐漸增大;先對金屬絲進行逐漸減徑,讓金屬絲受力均勻,減徑效果好;而後,讓金屬絲保持固定的尺寸,讓金屬絲的尺寸固定,避免反彈,而後排出,對金屬絲有效的進行減徑處理。
本實施例中,潤滑機構還包括轉輪19、彈簧20、定滑輪21,轉輪19置於第一穿線孔4靠近放線機構1的一側,轉輪19置於第一穿線孔4的下方,轉輪19通過彈簧20與箱體3連接;定滑輪21置於轉輪19和第一穿線孔4之間,定滑輪21轉動安裝在箱體3上,定滑輪21的軸線置於第一穿線孔4的下方,定滑輪21的軸線與第一穿線孔4沿豎直方向的間距為定滑輪21的半徑;利用彈簧20、轉輪19對金屬絲施加一定的拉力,讓金屬絲繃緊,讓金屬絲有效的進行塗抹潤滑物質,有效的進行減徑處理,提供減徑效果;利用定滑輪21支撐金屬絲,讓金屬絲順利進入箱體3內,避免扭曲,保證處理效果。
利用放線機構釋放金屬絲,在拉絲機構的作用下,金屬絲經過第一穿線孔進入第一腔室內;利用氣泵向水管內通入高壓氣體,在氣壓的帶動下,水箱內的水也經過水管、噴頭噴出,高壓氣體和水混合形成高壓水霧,利用高壓水霧對金屬絲進行清洗。
金屬絲經過第一連接孔進入第二腔室內,金屬絲置於第一穿線通道內,利用第一柔性材料對金屬絲的表面進行摩擦清理,去除金屬絲表面的水分、汙漬。
金屬絲經過第二連接孔進入潤滑管內,在潤滑管內放置潤滑物質,讓潤滑物質塗抹在金屬絲表面;利用動力單元帶動潤滑管轉動,讓潤滑物質在金屬絲表面均勻分布。
金屬絲經過第三連接孔進入第四腔室內,金屬絲置於第二穿線通道內,利用第二柔性材料對金屬絲表面進行平整,讓金屬絲表面的潤滑物質均勻分布,去除多餘潤滑物質。
金屬絲經過定型機構進行減徑處理,以達到需要的尺寸。
本發明通過在金屬絲的表面塗抹潤滑物質,使金屬絲在拉拔過程中具有良好的潤滑性,拉拔不易斷線;通過定型機構拉拔後的成品線徑均勻、表面光潔;也降低定型機構的磨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