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梅州尋寶」之旅,查尋前世今生。
2023-04-01 10:41:54 3
作為文化家園,湄洲歷經了興衰,但文明卻歷經傳承,永不停息,留下了星辰般的文化瑰寶,藏在青銅、陶瓷、玉器、墳墓、壁畫、甚至瓦礫中。歷經幾千年的精英承載著湄洲文化的生命力,見證了湄洲的歷史變遷。
從今天起,南方日報湄洲天文臺就開展了一系列湄洲寶藏探險報導,派出記者深入湄洲文物神秘世界,開闢了湄洲文化寶藏搜尋和文化代碼探索之旅。通過對湄洲文化遺蹟的介紹與梳理,講述了湄洲文化遺蹟的過去與現在的故事,使湄洲文化遺蹟得以延續,讓更多的讀者真正領悟湄洲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引起公眾對湄洲文化的保護。烏拉爾文物,重視文明保護,請放棄。
湄洲素有文化底蘊深厚的文化名勝。唐代水川窯是湄洲的民間國寶,是廣東省最完整的一套帶有瑞釘徽圖案的銅鐘,葉劍英故居,邱鳳佳故居。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批文物是幾千年來的文化遺產。
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湄州市已登記的不動產文物2232件,列入保護名錄的有1646件,在全省地級市登記總量中排名第六。湄洲國立博物館(紀念館)農村文物。這些文物包括古建築、村落、街區、考古遺址和其他歷史文化遺蹟,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教育等領域。
梅州是世界客家之都。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是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廣東考古研究所所長曹進說,梅州在保護歷史文物的同時,也非常重視歷史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展示客家文化,不斷促進全社會對客家文化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自覺參與文物保護,努力建設廣東文化名城。
潞河和容魯迪位於湄州市東郊,是愛國詩人、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黃遵憲紀念堂是依託人情建成的。走進紀念堂,穿過隱蔽的走廊,可以看到一個明亮的朝廷。阿德。轉過身來,你可以在房子周圍走來走去。一股尊重的浪潮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從每一個對聯、每一個圖案、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
2013年3月,人居路和榮路迪被授予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湄州市五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到目前為止,湄州市已登記的不動產文物2232件,在全省地級城市中登記數量第六,其中古蹟131件,古蹟84件。其中古墓1327座,石窟寺廟和石刻65座,現代和現代重要歷史遺址和代表性建築623座,其他遺址2座,出版物1646件。
湄洲新文化局、廣州文物局工作人員介紹,在登記的不動產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歷史、藝術和目前,梅州市已成功申報文物保護單位484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個,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75個,居全省第一。
根據文物存在方式的不同,梅州文物可分為不可動文物和可動文物。古遺址、古建築和歷史文物等文物屬於前者。建築物、歷史遺址被列為不動產文物或者被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應當因地制宜。文物的管理和保護,由主管機關依照規定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未經許可,包括所有者。
目前,湄州登記的不動產文物大致可分為幾類:古遺址、古墓、古建築和石刻、近現代歷史遺址和代表性建築,其中古建築數量最多。包括葉建英故居、邱鳳嘉故居、任金路和榮路第、謝金元故居、李惠堂故居、林風眠故居等。
有關專家說,歷史名人是後世的影響力和榜樣。因此,根據歷史和科學價值,原住址被視為不動文物。一方面,由於不動產文物承載著珍貴的歷史信息,一旦被毀壞,就無法更新換代,因而起到了保護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參觀和了解這些名人的故居,使後人更好地繼承客家文化。永不忘根,永不忘根。
梅州歷來有優秀人才和優秀人才。湄州除了歷史名人的故居外,還有許多不動的文物具有教育意義,例如,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石父子紀念堂就是為了紀念老饒父子、中年學者而建的。它有400多年的歷史,位於大埔縣茶陽鎮大埔中學的入口處,是一所百年歷史名校。它把它的期望放在黃金學習者名單的標題上。
我們面前的青瓷藝術品是純釉,質樸典雅,造型優美。這是梅縣水河窯,2008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梅州民間國寶。省內專家說,水輪窯是唐朝最好的代表。梅州文物博物館協會副主席謝英明說,梅縣水川窯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據報導,MeixianShuicheKiln是客家祖先的日常生活用具。它盛行於唐中後期,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梅州手工業和對外貿易史上的裡程碑,也是客家文化史上的裡程碑。
梅縣水河窯是湄州數萬件可移動文物的重要代表之一,古文物承載著悠久的歷史,現代人通過這些文物,隱約感到:在那個遙遠的時代,古代人的生活是艱難的。
湄洲國立博物館(紀念館)現有文物46498件,其中一級文物26件,二級文物232件,三級文物1413件,萬餘件。cs可分為玉器、陶器、瓷器、青銅、磚瓦、書畫、印章等33類,其中硬幣所佔比例最大,有20656件。
湄洲八所國立博物館中,僅有三座國家一級文物藏品,即梅縣區博物館、興寧博物館和豐順縣博物館,其中興寧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是春天的鐘聲。和秋戰國時期,這是廣東發現的最完整的一套鍾。
據報導,這套鍾是六名兒童在新圍村古樹洞玩耍時發現的。後來,考古學家在鍾出土的山頂附近收集了一些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片。
鐘鳴是中國古代漢族的一種大型打擊樂器。它是西周青銅和玫瑰的象徵。它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繁榮到秦漢。根據興寧市博物館的介紹和興寧縣歷史文物的記載,這組六鍾是1984年3月27日在新威大村古樹巢中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鐘。它的形狀是平的和圓形的,鐘體的前部用雲紋、菱形和對角線裝飾。專家鑑定,這組鍾與湖北羅固敦出土的鐘相比,突出了嶺南和廣東的文化特徵。
有關資料表明,春秋戰國時期鐘的發現,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人類文明史、地方民族史、民族關係和民俗,都具有重要意義。春秋戰國時期新衛鎮鐘的發現,也顯示了秦漢時期興寧地區漢人南遷的足跡。
這些歷經滄桑的文物最終被保存在梅州各大博物館。幾千年前客家文化又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它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例如,奉順博物館的清朝同志給丁日昌的祖母取名為丁日昌第一夫人的石碑,為研究丁日昌的仕途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清代風順縣碑刻,刻於乾隆九年。為建朔宮而建,為豐順縣教育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專家認為,文物是各個時代的最好見證,通過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人們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歷史文明,使公眾接觸歷史更加直觀。
湄洲作為客家人的棲息地,散落在鄉村的大量不動文物,或者躲藏在山村的荒野裡,或者坐落在城市的喧囂之中。記錄著曾經輝煌的城市,承載著幾千萬湄洲人的懷舊和回憶。
為防止不動產文物隨意拆毀,梅州特聘廣東省文物協會專家,嚴格論證、科學評價規劃建設範圍內的古建築保護價值。湄州市江南新城範圍內加強古樹名木古民居管理與保護的通知。政府主導的社會保護機制。
同時,近年來,湄州市加強了對湄州市客家古民居的保護工作,頒布了《關於保護湄州市客家古民居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保護工程的意見》等規範性文件。梅州市歷史建築考察通過這些政策,具有高度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地方特色民居、現代歷史遺址和歷史遺址,代表性的建築物和其他不可移動的文物應該得到升級和保護,以便有規則可循,有明確的應對措施。梅州文廣文物局新局稱。
目前,湄洲已基本建成了歷史文化名城、城鎮、村落(街道)、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的點對點保護體系,為歷史文物保護提供了良好的資源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大部分文物保護工作者有這樣一種共識:保護不動文物,除了修復這些不動文物外,更重要的是恢復這些文物,喚醒人們的文化記憶。是的。
在我看來,保護的根本問題不是要改變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本體,而是要善用文物。曹晉說,例如,把古民居融入現代生活,保持不可動搖的文化活力,是非常重要的。文物。
因此,近年來,湄洲市努力把廢棄的威龍樓改造成一個文化俱樂部,激活和利用古民居,賦予古民居新的功能,同時利用歷史名人故居及其村落創建旅遊區。名人住宅的特色,是激活和利用不動文物的成功寫照。
博物館裡有珍貴的歷史遺蹟。梅州是客家文化的獨特代表,為了保護流動文物,梅州在博物館館藏中大力振興文物資源。主要博物館通過博物館展覽日等活動,使文物生機勃勃,激活了歷史文物的活力,利用專題展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更多的人樂於接受。主動進入博物館,了解文物知識,傳承客家文化,自覺參與文物保護。
文物是歷史遺留給城市的財富。保護文物就是留住城市的根。湄洲新文化局、廣州文物局局長說,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只有那些歷史建築和歷史文物,如遺產、遺址和遺址,才能保存文化傳統,留住懷舊的靈魂,人們的記憶才能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