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個關於生命循環的故事——《來喝水吧》導讀

2023-04-01 08:04:49 2

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309號

一個關於生命循環的故事——《來喝水吧》導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一、內容簡介

故事講的是許多動物來到水窪邊喝水,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動物過來,水窪裡的水越來越少,動物們甚至開起了水位危機的報告大會。最後,水一滴也沒有了,大地乾涸寸草不生,動物們都離開了。好在,最後的最後,雨珠落下,大地恢復生機。

二、繪本信息

書名:來喝水吧

文圖:[澳]葛瑞米·貝斯

譯者:影子

適讀年齡:3-6歲(僅供參考,並非絕對)

獎項: 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

出版社: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5月

三、繪本導讀

【封面】

解析:

封面畫面白框內是一個密集的叢林,其下方的水窪是畫面的主體,周圍一群動物在喝水,很直觀地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動物們來喝水的故事。封面中共有10個動物,它們就是後面正文中出現的全部主人公。

書名《來喝水吧》四個字的下半部分看起來像在水中一樣,還有一隻青蛙從水中跳出來,這也是後面故事的一個伏筆。英文書名《The Waterhole》,直譯過來是水窪,因為這是講述一個水窪隨著動物來來往往,氣候變化而引起的一系列變化的故事。

封面四周的邊框,按序號排列圍繞著10種動物,分別對應著正文中動物的出場順序和數量。可以說,封面幾乎包含了所有的故事情節。

書名下方那條橫貫的白線,就像是水窪的水線,而那隻驚恐的青蛙就像是從水窪中一躍而出。顯然這又是一個青蛙與動物喝水的故事。

這十類動物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共處的,顯然是水窪吸引它們而來,水成為關鍵的支點。怎樣的故事,一起來盡情品讀。

【環襯】

解析:

環襯是由紅色和黃色混合組成的棕色,是帶有細小顆粒混合而成的精細的棕色,而不是純色。給人以細膩、尊貴、玩味的體驗。這種棕色常被聯想到泥土、自然、簡樸。它給人可靠、有益健康的感覺,也是自然感覺的顏色。

這個顏色在封面、內頁及邊框,動物的鬃毛,森林樹木和土壤中隨處可見,顯然環襯的棕色提煉了故事的主色調,使故事畫面有整體協調感。

【扉頁】

原文:這是一個隱秘的水窪,隨著季節的變化,這裡的水時多時少。所有動物不約而同,全都來到了這裡,只想把水喝飽。它們和睦相處,不爭搶也不打鬧,因為共同生存最重要。在每頁書的畫面裡,還藏著更多的秘密,等著你來找!

解析:

扉頁中的文字就像是全書的序言,說明水窪與動物、動物間的關係,一個核心詞是在生命需要面前,一切都可以放下或忘卻。

切入映入眼帘的是右下方一個「隱秘的水窪」,那水窪還仿佛是立體狀的呢!這個水窪的重要性就在於,它是所有的動物喝水的場所。在這裡,所有的動物都能夠和睦相處,不爭搶也不打鬧。

隱秘的水窪在於它置身於密林深處,人跡罕至,只有青蛙護衛著它。青蛙穿上人類的衣服,成為具有高級情感和意識的人類的夥伴,蹲在石頭上默默的守候著,來監視著一切的來犯。

這本書,一拿到手裡,首先重量是相當足,版面也是相當大,比正常的繪本大了許多,更被作者匠心獨具的立體水窪設計給折服了,水窪的鏤空設計非常有趣,讓孩子每翻開一頁,都能看到水窪的變化。

而版權頁突出一個大大的墜落的水珠,落在乾旱的大地上。久旱知甘霖,這個水滴暗示著珍貴、生機和一切可能。

這本書寫了什麼?

寫了一個關於生命循環的故事,一窪清水從有到無,從大變小,最後又充沛豐盈起來。與之相關的動物對於這窪清水是甘甜是美味。生命於水而有活力,大地於水而滋生萬物。

同時,這是一本語文書,因為故事裡包含了阿拉伯數字、英語、中文還有數量詞、擬聲詞等文字;還是一本數學書,因為這個故事開始了從1-10的學習,並且讓孩子學會觀察每一頁的青蛙有多少只;還是一本美術書,因為這書中的圖畫實在太美了,把每一個細節都畫的那麼淋漓盡致,甚至於動物的表情和衣服都精彩絕倫的繪畫了出來;還是一本地理書,因為每一個動物都來自一個國家,可以讓孩子認識到這個世界,包括地理環境。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環保書,讓孩子了解了一個道理,水是生命之源。

這本書怎麼讀?

這本書很神奇,有太多的寓意在其中,親子共讀越讀越有滋味,找隱藏、找青蛙、找籤名。知美景、知名勝更在導讀中。

這本書讀十遍不算多,每一遍都是一個不同的故事,語文的故事、數學的、美術的、地理的、環保的、猜謎的、生物的、生命的、以及故事的故事。

《來喝水吧》給予了我們3個命題。

一個永恆的哲學命題——水是生命之源。

一個永恆的科學命題——水是可以循環的。

一個永恆的環保命題——水是大自然的,它不一定需要我們,但我們一定需要它!

【第1畫面】

原文:一隻犀牛(One Rhino),在水窪邊喝水。「哼呼,啪嗒!」(嗯,真甜!)

解析:

一隻碩大健壯的犀牛在喝水,還發出「哼呼、啪嗒」的聲音。「嗯,真甜!」這是犀牛的心聲。這個密林中的小水窪,相較於犀牛還不算小,對犀牛的用處不言而喻了。犀牛在喝水的時候,水邊很多小青蛙在看著,它們在想些什麼呢?這隻犀牛要喝多少水才能喝飽啊?能不能把水喝沒了呢!這是青蛙們賴以生存的生命之水啊!

這一頁圖畫背景是非洲大草原。非洲犀牛是非洲的標誌性動物,畫面的左上角,有一座雪山,還有稀疏的樹木。這座雪山是位於非洲坦尚尼亞東北部及東非大裂谷以南素有「非洲屋脊」之稱的乞裡馬扎羅雪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

在非洲草原樹林的水窪周圍,還有不止一隻的青蛙,它們都在看著犀牛忘我地喝水!青蛙們還是比較顯眼的。不同顏色、不同打扮的青蛙從不同的角度看著這個龐然大物有滋有味的舉動,青蛙的心情,是開心的。或許它們還有一份愜意,像那翹著二郎腿躺在水邊打盹的綠青蛙,或許它們沒有擔心水會影響它們的生存。

水窪中心有一個大大的扁扁的橢圓形的「洞」, 且一直延伸到很深,現在知道為什麼稱它為「洞洞書」的緣由了吧!

畫面左三分之一部分是數字與文字的豎向排列,碩大的阿拉伯數字1代表這是正頁的第一個畫面,一隻犀牛的中英文,文字的下方配有犀牛的「語言」,「哼呼,啪嗒!」滿足而歡快的聲音。這些擬聲詞,似乎隔著畫面都能感受到水的清甜可口。括號內的(嗯,真甜!)是來自犀牛的心聲。仔細看阿拉伯數字,你會發現它的顏色和質感來自本頁犀牛的身上哦!

每頁都是如此。

本書讀圖的總體脈絡和方法:

《來喝水吧》的圖畫部分也可分為多條線路進行閱讀:主體動物、隱藏動物、輔線動物、滅絕動物、全球美景和背景環境,以及作者籤名。

主體動物,是故事的「主角」,每一頁的主體動物很容易辨別,就是封面中看到的10類動物,且是按從1到10升序變化的,除了辨認動物的特點,還可以看到數量的變化。

隱藏動物,每一頁隱藏的動物都有10種。神奇的是書裡隱藏的這些動物,都具有地域性。譬如:犀牛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所以,這一頁裡其它的隱藏的動物也同樣居住在非洲大草原。

每一頁都有上下兩條邊框,作者把每一頁的「線索」做進邊條裡提供給讀者,他不希望任何讀者說:「我只找到了9隻動物,而我根本不知道我下一個要找的是什麼。」邊框保留了每個動物名字的英文,這又賦予了邊框以教育功能。

讀這本書最大的樂趣,就是尋找隱藏的動物了,而這些隱藏的動物並不是隨意地藏在了某一處大家不太容易找到的地方,而是和它們的習性相一致的。

譬如:隱藏動物中有花豹和獵豹,是非常容易被弄混淆的。花豹在樹幹上(因為花豹睡覺的時候棲息在樹上),獵豹在叢林中,正好體現出花豹與獵豹在真實環境裡的習性區別。仔細觀察獵豹,它的眼睛到嘴角處有兩道淚痕。

輔助動物,除了上述兩類動物,畫面上還隱藏著很多青蛙。它們作為與主體動物形影不離的夥伴出現,來詮釋水窪的變化和影響。

青蛙的數目也是逐漸銳減的。其實從一到十的每一頁裡都藏有21隻動物,它們的數量關係是:1種主題動物+10個隱藏動物+輔助動物(青蛙)。第一頁中有10隻青蛙,且按照10-1的降序遞減的,主體動物則是按照頁碼+1的升序遞增的。

還有每頁隱藏的作者籤名。作者非常尊重自己的作品,他在每一幅畫面中都留下了自己的籤名,當然,需要讀者去發現。

這些動物和籤名,本導讀都以圓圈的形式,分為三種顏色標註出來,青蛙為黃色,隱藏動物為綠色(或白色),其數字和上下框中的數字對應,籤名為藍色。這只是給讀者一個提示,親子閱讀時還是親自查找會更好,這樣會更有趣。

針對《來喝水吧》海量的信息和寓意,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讀到不一樣的內容。

3-5歲的孩子,一般只會注意到畫面中的主體動物,像犀牛、老虎、巨嘴鳥等。

6歲以上的孩子,會把隱藏動物、輔線動物、背景中的地域景觀,環境等看得更仔細、更透徹。

再大一些的孩子們,讀到的已經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數動物或找動物的書,而是體會到環境變化、生態變遷與這本書的關係。

通過第一頁的導讀,你對如何閱讀後續情節清晰了嗎?接著讀吧!樂趣就在閱讀中。

【第2畫面】

原文:兩隻老虎(Two Tigers),在水窪邊一舔一舔地喝水。「呼嚕嚕嚕!」(天哪天哪,實在太好喝了!)

解析:

其中一隻老虎在水窪邊一舔一舔的喝起了水,它一舔一舔喝水的樣子讓我們感覺這水對於它來說真是太美妙了,發出「呼嚕嚕嚕!」的喝水聲,內心卻叨咕著「天哪天哪,實在太好喝了!」

而另一隻卻顯得很暴躁,一腳踏入水中,險些把那隻帶帽子的青蛙踩在腳下,多虧青蛙反應靈敏倉皇躍起,帽子也不要了。它還呲牙咧嘴的看著對面的兩隻青蛙,太好喝了!

青蛙有很強的防衛機制,青蛙看到來訪者隨即處於防衛站立姿態,遇到危險時,其驚人的彈跳力令它們迅速跳到水中。那個身穿黑白條泳衣的是否跑得更快呢,那個身穿花上衣的是在偽裝嗎!還有兩個棕色青蛙,好像是雙胞胎姐妹,脖子上繫著珍珠項鍊,頭扎蝴蝶結。

這一頁,上頁大樹衩上白眼綠裸體青蛙沒有了。它去尋找更大的生存之地去了。

這一頁是印度的泰姬陵,這一頁裡面的動物當然都是富有印度特色的,比如說,大象、孔雀。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迴,生生不息。

在印度的熱帶闊葉林水窪裡,孟加拉虎是世界上存量最多的一種虎了,也是在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種老虎。人類無限制的捕殺以及對野外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導致老虎的數量減少和野外棲息地縮小,現孟加拉虎已成為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來自印度的十隻隱藏動物中,在畫面的最右邊有一隻獴和一條眼鏡蛇。大多數動物面對兇猛有毒的眼鏡蛇都是避之不及的,而獴和眼鏡蛇被畫在了一起,是因為獴是眼鏡蛇的天敵,它只要看見眼鏡蛇一定會發起攻擊,然後把它吃掉,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畫面。

在主頁中,找出它們的存在吧!

這一本語文書

書裡有3種文字,阿拉伯數字、英語和中文。

孩子雖然不需要去認識每一種文字,但他會對不同文字的表現形式感興趣,能夠進行初步感知,增加感性經驗。

書裡還有大量的詞彙:量詞、動物名詞、形容喝水動作的詞語和擬聲詞。

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豐富孩子的詞彙量,為他們完整的語言表達和以後小學時期的書寫做準備。

【第3畫面】

原文:三隻巨嘴鳥(Three Toucans)圍著水窪大聲地叫個不停。「啊咔,啊咔!啊咿咔!」(夥伴們,派對時間到!使勁喝吧喝吧!)這時候,有事情悄悄地發生了……

解析:

派對時間到,原來他們是來聚會的,圍著水窪大聲地叫個不停是在開會。這下好了,派對結束,開始使勁兒喝水吧!叫個不停口渴了吧!

三隻巨嘴鳥心情怎樣?鳥兒喝著水還唱著歌曲看來心情甚好,巨嘴鳥喝水的姿態很優美!

青蛙似乎對巨嘴鳥很熟悉,看兩隻青蛙和一隻巨嘴鳥還共在一根樹枝上,那黃色的青蛙一隻腳還踩著巨嘴鳥的爪子。其它青蛙是站立聽他們在唱歌嗎?

數字3上部是尖嘴的紅色,而下半部分卻是羽毛的黑色。

有事情悄悄地發生了……是水窪悄悄變小了嗎?

我們發現隨著動物數量的變化,水窪的水量則是隨著動物的增多而慢慢減少的。這時的青蛙受巨嘴鳥歡快情緒的感染,並沒有對自身生存棲息地的變換產生憂慮。

這一頁,黑眼裸體青蛙沒有了。

這是南美洲的溫帶闊葉林,背景主題是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裡約熱內盧基督山上,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伊瓜蘇大瀑布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位於阿根廷與巴西邊界上伊瓜蘇河與巴拉那河合流點上遊,為馬蹄形瀑布,高82米,寬4千米,平均落差75米。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南美洲十大最神奇的動物:美洲虎、吼猴、樹懶、毒箭蛙、軍蟻、水蟒、水虎魚、禿鷲、巨食蟻獸、海鬣蜥。本頁中有幾個現身了呢!

而南美洲熱帶森林中的巨嘴鳥,色彩豔麗和驚人的大喙使其觀賞價值極高。喙大而鮮豔的巨嘴鳥,比較容易受到異性的青睞。這一點與開屏的雄孔雀有些類似。

青蛙依舊,水窪依舊,但所處的環境和喝水的動物卻變化著。也就是說,環境來自五大洲,主體和隱藏動物也來自相應的自然環境中。兩者巧妙的結合在一切,既讓讀者體驗到世界的奧妙,也讓讀者思考著哲學的生命命題。不知道小讀者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水是世界性的主題。

這是一本數學書!

可以教孩子們認識1-10,每一頁有幾隻青蛙?每一頁有幾隻動物?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去發現,每發現一個,我都會在旁邊做出驚訝的表情,並誇獎「寶貝!你真的好厲害啊!」

光認識1-10才僅僅是開始,而每一頁有幾隻青蛙?每一頁一共有幾隻動物?你能數清楚嗎?

【第4畫面】

原文:四頭雪豹(Four Snow Leopards)眼睛緊緊盯著水窪。「噗 嚕 嚕 嚕!」(嗯,一定要小心啊,兄弟們。)水窪變小了……

解析:

四隻雪豹,感覺它們的表情是眼睛緊緊盯著水窪,因為這時的水窪已經變小了,「嗯,一定要小心啊,兄弟們。」雪豹們開始擔心了,它們擔心動物越來越多,不要把水喝完了。

動物比水哇大看起來就有危機感了,四個動物一起喝水是否能滿足它們的大胃口呢!

冬天來到了,就連小青蛙也穿上了厚衣服。那個拿著拐杖年長的青蛙,躲在很遠的樹枝上,密切關注著局勢的變化。感覺青蛙已經有些提心弔膽了。

水窪變小了……給人以無數的聯想,水是生命之源,而環境的惡化,水隨之變得可貴。怎麼樣才能讓水變得充盈成為世界的話題和難題。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啟示。

這一頁,戴白項鍊紅蝴蝶結的青蛙沒有了。

這是喜馬拉雅山脈高山灌木叢,位於青藏高原南巔邊緣,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達或超過海拔7350米。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樹林裡的麋鹿,是按照他們的生活習性和特徵隱藏的。

這是一本生物書!

除了主角動物和青蛙,每一頁還有許多隱藏的動物,它們在哪裡?它們先是藏在上下窄幅裡,然後又隱身在畫面裡。每一頁的隱藏動物你都認識嗎?你能把它們都找出來嗎?

【第5畫面】

原文:五隻駝鹿(Five Moose)在水窪裡打滾。「哞 ,哞,哞 —— 咿!」(嘿,把你的蹄子從我耳朵邊挪開!)……變得更小了……

解析:

五隻駝鹿在水窪邊打滾,水窪變得更小了,已經容不下它們的身軀了。駝鹿們很緊張,互相心裡有爭議了。糾結我們不能浪費水資源,地球媽媽不好惹。

水窪不足以容下它們巨大的身軀,爭執就難免了。「嘿,把你的蹄子從我耳朵邊挪開!」而「哞,哞,哞 —— 咿!」的叫聲是否有無奈的感覺呢!

這頁還有多少只青蛙呢?應該還剩下6隻。隨著主體動物的增加,水窪越來越小,青蛙不忍心看著水窪逐漸較少,而走開了。剩下的青蛙也只能憂心的看著自己賴以生存的水源在變小,而沒有辦法。

這一頁,黃眼裸體青蛙沒有了。

仔細看畫面的背景,這是美國的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俗稱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公園內有四座高達60英尺的美國前總統頭像,從左到右依次分別為喬治·華盛頓、託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這四位總統被認為代表美國建國150年來的歷史。場景中出現的代表性動植物和建築,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不同地區的地貌和文化。

《來喝水吧》是一本絕佳的「動物掛圖」,每一隻動物栩栩如生,筆觸極其細膩而生動。這樣的畫面,在讓孩子認知不同種類動物的同時,我想更大的作用在於對孩子的美的薰陶。

這是一本地理書!

作者帶領我們從非洲平原到亞馬孫叢林,再從北美洲森林到澳洲沙漠,豐富的畫面邀請我們探索每一種珍貴的棲地,其中愛護生命的意涵,更是隨處可見。

每一頁的主角動物和隱藏動物可不是隨便來的哦!因為從1到10,每一頁都代表著世界上某一個國家、地區或者某個典型的地理環境,這些動物都是該區域環境中的典型動物。

【第6畫面】

原文:六條鯰魚(Six Catfish)在水窪裡奮力撲騰。「啪 啦,啪 啦,啪 啦!」(嗚嗚,嗚嗚,嗚嗚!)……變得更小更小了。

解析:

六條鯰魚在水窪裡奮力撲騰。鯰魚們哭了,都不能讓它們的大塊頭撲稜了,好可憐的賴以生存的空間啊!魚類比其它動物更需要水,當下生存的危機對它們來說是首當其衝的。

鯰魚不能盡情的「啪啦,啪啦,啪啦!」 於是,心情變得 「嗚嗚,嗚嗚,嗚嗚!」哽咽起來。

這一頁是一張放大的水窪特寫鏡頭,青蛙和鯰魚都置身其中,卻有伸不開腿腳的感覺。

這隻戴著眼鏡的青蛙,嘴巴含著一根呼吸器,要知道,青蛙在水裡,哪會需要用到呼吸器這種東西呢?水量的減少已經讓青蛙生存變得艱難。

這一頁的背景是江河溪流,水是生命之源,它們流淌到哪裡,就把生命帶到哪裡。世界上有許多巨大的河流,亞馬孫河、剛果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長江、黃河等,更有無數涓涓流淌的小溪。各種各樣的魚、各種各樣的鳥都能在江河溪流找到。

這一頁,紅眼青蛙沒有了。

這是一本故事書!

一個水窪,許多動物來喝水,動物多了,水卻少了,然後水就沒了,水沒了,動物就走了,下雨了,水又有了,有水了,動物們又回來了!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篇恢弘的生命故事。簡單的故事卻告訴了孩子關於生命循環的永恆的命題!

【第7畫面】

原文:七隻大熊貓(Seven Pandas)在水窪邊小口小口地抿水。「噝 噝 ,噝 噝,噝 噝。」(您先請。不,不——還是您先請。)

解析:

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儼然出現在這本書上。七隻大熊貓好和諧的排著隊,並不緊張和著急,在水窪邊小口小口的抿水。發出「噝 噝 ,噝 噝,噝 噝。」的喝水聲。

熊貓們很紳士,很有禮讓意識啊。「您先請。不,不——還是您先請。」「您」這個字是我們中國人喜歡用的文明禮貌用語,熊貓恰好又代表中國。也是最讓人喜歡的一個字,中國文明的象徵這個用意好深啊!

遠處的標誌性建築,不正是中國的萬裡長城嗎?

這一頁,戴白項鍊黃蝴蝶結的青蛙沒有了。

長城,又稱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裡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數字7背景色是中國的長城,所對應的當頁動物也是對應國家的,這一頁的動物都是生活在中國的,是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徵和典型區別的。

基於主頁文字的地域文化傾向性、動物的來源地、地域景觀的出處。都選用了該區域最寶貴的動物,伴隨著水窪,有環保的寓意在其中。

這些背景環境在書中並沒有被明確地說明,留給小朋友們在延伸閱讀中去尋找相關的知識吧!

文字依然是和其他幾頁都截然不同的擬聲詞。讀起來是不是非常過癮?

這是一本解謎書!

有些動物你看得見,有些動物你好像看得見又好像看不見。所以,要好好考考你的觀察力!

【第8畫面】

原文:八隻瓢蟲(Eight Ladybirds)聚在水窪邊開大會。「嗡 嗡 嗡。」(最後,女士們,先生們,我提議成立小組委員會,在本財年結束之前報告水位危機的重要情況。同意的請說嗡嗡嗡。)

解析:

八隻瓢蟲聚在水窪邊開大會,商討著水位危機的重要情況。最後進行表決:「最後,女士們,先生們,我提議成立小組委員會,在本財年結束之前報告水位危機的重要情況。同意的請說嗡嗡嗡。」

這時,水窪已經和它們的身體同等大小了。

你會發現動物的語言很有趣,每一種動物表達的方式都不同。瓢蟲出現的時候,用開大會的方法解決問題。瓢蟲好有心機啊。瓢蟲那麼小的動物,顯得水更少了,要哭了。

他們來這裡不是來喝水的,因為水窪少的已經出現了水位危機,而是來開會的好有趣味。

這一頁,戴帽子青蛙沒有了。只剩下花格子青蛙和戴眼鏡青蛙。

縱觀全書,相比起正文,旁白在全書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增加了整本書的故事性和文字閱讀的畫面感。另一方面,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旁白用一種巧妙的邏輯,在結合了圖畫或被適當引導後,會很明確地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傾向,呼應每一頁所指代的所屬地域。

比如駝鹿說:「嘿,把你的蹄子從我耳朵邊挪開」;大熊貓說:「您先請。不,不——還是您先請」;瓢蟲說:「最後,女士們,先生們,我提議成立小組委員會,在本財年結束之前報告水位危機的重要情況,同意的請說嗡嗡嗡」。

性格張揚不掩飾的駝鹿,正如該頁指代的北美洲人;謙遜和藹的熊貓,與中國禮儀之邦的精神不謀而合;開會時耳邊嗡嗡作響的感覺,正如常年議會討論不休的歐洲。

這是歐洲的標誌性的建築,艾菲爾鐵塔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於1889年建成,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高300米,法國文化象徵之一,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 。

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位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蹟廣場上。是比薩城的標誌,以其塔身傾斜而出名。

伊莉莎白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的大報時鐘,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鐘樓,鐘樓高95米,每15分鐘響一次,敲響威斯敏斯特鐘聲。

這是一本美術書!

作為繪本,畫得好不好太關鍵了!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欣賞書中華麗的色彩、精細的筆觸和豐繁的畫面。數字的色彩與動物紋理是一致的,還有動物的豐富表情,你都發現了嗎?在這本書裡,有一群無處不在的青蛙,它們穿著什麼樣的衣服?它們的表情變化你發現了嗎?

【第9畫面】

原文:九隻象龜(Nine Tortoises)慢吞吞地圍到水窪邊。「呼 哧 ,呼 哧 ,呼 哧 。」(好吧,是你們哪個聰明的傢伙把水全部藏起來了?)

解析:

當九隻象龜慢吞吞的圍到水窪邊的時候,水窪已經變成了一碗水大小。象龜「呼 哧 ,呼 哧 ,呼 哧 。」喘著粗氣,憤怒地說:「好吧,是你們哪個聰明的傢伙把水全部藏起來了?」9隻象龜經歷了漫長的爬行,可看到是一碗清水,傷心和憤怒的神情指向最後那隻青蛙。

水危機到來時,青蛙越來越少,青蛙們開始焦慮而擔憂,青蛙無可奈何。

這一頁,打領帶的青蛙沒有了。

這頁背景是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位於南美大陸以西1000公裡的太平洋面上,群島面積7500多平方公裡,由海底火山噴發的熔巖凝固而成的13個小島和19個巖礁組成。因為島上有許多巨大的烏龜,又被稱為「加拉帕戈斯群島」為「巨龜之島」。

作者把來自相同地域的動物們,連接在了一起。並藉由不同的地域,將全書的動物串聯成一個大體系。每一頁背景中出現的地域景觀,再一次提升了孩子們的閱讀層次。

孩子們在看動物時,和它們生活的環境也關聯起來,將單純尋找動物的散點式、細節化閱讀,提升到整體性系統化閱讀的層次。

【第10畫面】

原文:十隻袋鼠(Ten Kangaroos)看著水窪。大家全都說不出話來。水一滴也沒有了。

解析:

當十隻袋鼠來到水窪邊的時候,已經一滴水都沒有了,水窪變成乾裂的土地。它們面面相覷,有種生不逢時之感。

最後留下的這隻花格子青蛙,不得不因為水的消失,拎著行李箱準備默默的離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一頁,穿泳衣的青蛙沒有了,而穿紅點外套的青蛙也要離開了。

這是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位於澳大利亞的正中央,艾爾斯巖高335米,長3000米,基圍周長約9.4公裡,東高寬而西低狹,是世界最大的整體巖石(體積雖巨,只是獨塊石頭)。它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全書十種主體動物,九種都有擬聲詞,但唯獨只有袋鼠這一頁是沒有聲音的。這也留給了讀者們一個很大的空白,去查找袋鼠發出聲音的方式,或想像這一頁沒有發出聲音的原因。

《來喝水吧》看似是一本簡單的喝水的故事。但細細看來,卻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故事從一個神秘的水窪揭開了序幕。一隻犀牛來到了水窪邊「哼呼,吧嗒」的喝起了水,旁邊的那隻小青蛙翹著腿兒沐浴著陽光是那樣的愜意。犀牛讓開位置給兩隻老虎,三隻巨嘴鳥縮著翅膀在一旁等候,一頁頁讀下去,愈來愈多動物來到水池旁飲水,動物的數字也愈變愈大,但戲水的青蛙卻慢慢減少,當9隻海龜來到水窪邊的時候,咦!是哪個聰明的傢伙把水全部的藏起來了呢?這時的小青蛙已經開始愁眉不展了。最後青蛙只好拎起行李箱準備離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青蛙的指向性:

青蛙在本書中起到的絕對不是簡單的配角或輔助作用,在作者的設計中,本書裡的青蛙代表「人類」——故事開始的時候,它們愉悅地享受生活,卻未曾意識到氣候的改變正悄然到來。

青蛙在本書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青蛙是一個生態系統的晴雨表。青蛙的生存狀態,決定了整個環境的好壞。

第一青蛙數量的變化,主體動物不斷增加,伴隨著的是不斷減少的青蛙。每一頁因為這樣的一增一減,而達到了動物數量上的平衡,總數是21隻動物。

第二青蛙狀態的變化,青蛙是唯一一種幾乎貫穿出現在全書每一個畫面裡的動物時。青蛙在這本書中的「主角」作用了。

仔細觀察會發現:每一隻的青蛙各自有著不同的姿態和裝扮。有沒有任何穿戴的「裸體」青蛙,有各有不同裝扮:戴眼鏡穿連體服的青蛙、穿小丑服的青蛙、穿藍色條紋海軍服的青蛙、戴珍珠項鍊的姐妹倆、穿花襯衫的青蛙。

那隻戴眼鏡穿白色襯衣的青蛙。它與其他青蛙相比,看起來年紀最大,戴著眼鏡像個智者,它在前十頁中共出現了八次。它從非常輕鬆閒適的狀態停在樹幹上,到停留在畫面左邊的樹幹旁窺探著什麼,一直到面色凝重地看著整個環境。而第九頁,我們再也看不到它的存在。最後一頁大團圓,它竟以化石的方式出現在畫面左上角的葉片中,依舊扶在樹幹上……

青蛙的心情和每次來喝水的動物們到來發生著變化,青蛙的心情一直在變。

每一副畫面中小青蛙的數量、形態、心情都是不一樣的,你發現了嗎?水量充足的時候,小青蛙的神態是輕鬆而悠閒的,它們享受著充足的水資源帶來的滿足感。

作者有意將小青蛙這個角色單獨拎出來,你是否感受到作者封面上的匠心獨具?你是否能感受到這個角色從頭到尾心裡的變化呢?

【第11畫面】

原文:所有小動物都離開了。

解析:

因為沒有了水源,所有的動物都離開了,這個原本生機盎然的綠色環境也變得枯萎、乾旱。我們不禁感慨,這就是不懂得保護水資源的結果,人類也是這樣,如果還是浪費水,一定也會像動物一樣。

大家能從這張圖中發現什麼嗎?從文字上看,只是因為水窪消失而導致動物遷徙。

但是如果你有一雙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十種隱藏在這幅荒蕪的場景中的動物。比如:羅德裡格斯巨龜、海濱灰雀,雷蛇,原牛,渡渡鳥,旅鴿……

這十種動物,都因為在人類文明史期間內,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和大量捕殺而從此滅絕!

仔細看這張圖勾勒出來的輪廓你會發現,輪廓描繪出來的輪廓是現在世界上已經滅絕了的生物,其中最中間的這個鳥叫渡渡鳥。

這本書記錄了渡渡鳥以及其他一些已經或瀕臨滅絕的生物,因為渡渡鳥的滅絕,右邊這顆卡伐利亞樹也瀕臨滅絕,原來這棵樹的種子落到地裡是無法發芽的,只有渡渡鳥吃了種子,排洩物落嘴裡,才能發芽長成。

它們再也回不來了……

作者最終想賦予這本書的想法之一,就是展示一批滅絕的動物——並不是那些像恐龍一樣在上億年前就已經滅絕的動物,而是在最近的歷史裡剛剛滅絕的動物。

像袋狼、渡渡鳥還有斑驢這樣的動物,它們都是在人類文明史期間內由於人類的活動而滅絕的。

該頁中,最讓我們獲得閱讀驚喜與觸動的,在整個畫面的正中間,兩顆樹的樹杆組合的佔據圖中央最大面積的渡渡鳥。

它曾經生活在模里西斯,現在是該國的國鳥作為紀念。它不會飛行,也不懂得怕人,被殖民者大量捕食。

渡渡鳥,是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下來,因為人類的緣故而滅絕的生物。1505年人類第一次見到它,到1681年宣布滅絕,在短短不到200年的時間裡,它就再也不見了。

西方有了一句成語:逝者如渡渡(像渡渡鳥一樣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有別於其他許多隱藏在《來喝水吧》裡動物,這隻渡渡鳥是以負形(註:平面正負形是一種藝術圖案,它可以給人以幻覺,使人產生兩種感覺)的方式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之所以採取這樣的藝術處理方式,作者的回答是:「我希望讀者閱讀到這一頁,一旦找到了這隻渡渡鳥,當他再次翻開這一頁時,眼睛就再也離不開它。」

這是一本環保書!

那一片水窪告訴我們: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循環的。生命的世界是多元的。它還帶給我們思考:誰來了?誰走了?誰回來了?誰再也回不來了?

它可以是故事書,是語文書,是數學書,是解謎書,是美術書,是生物書,是地理書,也是環保書!畫風精美,色澤明亮、色彩豐富的圖畫展現出無盡的細節待人發現,它出自澳大利亞最有天賦、最為成功的作家和插畫師之一,葛瑞米·貝斯。

【第12畫面】

原文:這時,一片陰影擋住了太陽,烏雲越來越多。一滴雨珠落下。

解析:

當故事讀到動物消失的頁面時,讀者會感到擔憂,甚至哀傷。不過翻過這一頁,是一滴雨滴從天空中落下。那一顆似「珍珠」的水滴裡,藏了些什麼呢?

這一頁似乎是全書中最「乾淨」的,看起來好像完全沒有隱藏任何元素。

但這一頁像什麼呢,會覺得雨滴像藍寶石,寓意著水滴的珍貴。像我們的眼淚,在哭訴沒有水的事實。

那雨滴裡到底藏了什麼呢?讓我們聯繫上下文來作出一些判斷吧!

【第13畫面】

原文:大雨一直下啊下啊下啊下啊……

解析:

大雨落下以後,在地面上流出的水紋,其實又透露出隱藏的重要信息一張世界地圖。

對這一頁的觀察需要成人引導的,孩子需要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識以後,才能獲得直觀的理解,和強烈的共鳴。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以及閱讀經驗、生活圈的逐步擴大,他不只會對書裡闡述的基本內容有興趣,也會開始將好奇心投向更廣闊的世界。

這就需要我們結合孩子的自身情況和成長特點,將獨立思考與引導閱讀相結合,把話題延展到更深入更廣闊的領域。

它有自然,它有層次,它有簡單,有高質量的畫面設計,有紙面工藝模切,有黑白剪影繪製,還有傳達出的信息:分享和重視我們的世界。

上佳的作品裡沒有一筆是白畫的,沒有一個細小的角色是隨意設定的,具有強大的拓展閱讀價值。

一本童書更應該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

【第14畫面】

原文:所有的動物都回來了!「嗚拉!喔亞!哇吼吼!」(太棒了!)

解析:

一天,天空下起了雨,水又有了,動物們又全部回來了。寥寥幾筆,勾勒出一篇恢弘的故事。而動物們也都回來了,恢復了以往美麗的景色和熱鬧的畫面。

從「1」數到「10」,從犀牛、老虎、巨嘴鳥、雪豹、駝鹿、鯰魚、大熊貓、瓢蟲、象龜再到袋鼠——它們逐一登場,從大口大口地喝到「小口小口地抿水」直至最後的「水一滴也沒有了」……「神奇的水窪」走到自己「終點站」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離開了」!直到「一滴雨珠落下」,直到「大雨一直下啊下啊下啊下啊……」,直到這時,「所有的動物都回來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嗚啦!喔呀!哇吼吼!」真是熱鬧之極!但只有一種動物沒有回來。

什麼叫做所有的動物?

作者在這一頁中,將所有主體動物都畫在了同一個頁面中,孩子們可以將這10種共55隻動物在這一頁中全部找到,而隱藏動物和滅絕動物是並沒有在這一頁中出現。我們也可以留出空間問問孩子,為什麼這一頁沒有出現這些動物呢?

因為水回來了,所有的動物就都回來了,作者的意圖是在最後一幅圖裡讓所有的動物齊聚一堂,儘管在自然狀態下,它們很可能相互為敵。

它們全都聚在同一個水窪邊,這個水窪代表著世界,因為它們是屬於全世界的動物。

輔線動物青蛙其實在這一頁是存在的,出現在上下邊框。邊框裡的十隻青蛙,正是前十頁中出現過的那些青蛙。

但是這一頁的隱藏動物有一個不同之處,之前頁面的上下邊框中,實際在畫面中找到的隱藏動物和邊框裡的形態是完全不同的。但在大團圓的頁面裡,隱藏的青蛙與邊框裡的青蛙姿態是一模一樣的。

在最後一頁中,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元素,那顆掛在空中的藍色星球。可以發現,這顆星球就像一顆反光鏡,我們做了什麼,在這顆星球上就反射出怎樣的狀態。

實際上它映出的是大地上動物們齊聚一堂的一個嶄新的地球,這個嶄新的地球是隨著大雨流成的世界地圖到來的。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出最初落下的雨滴裡隱藏了一整顆地球。在雨滴之中朦朧卻有力的地球影像。

這顆地球象徵著整個世界——它就在一滴水裡,意味著世界上所有的水都是相互聯繫的,每一個水分子都不例外。

本書的最後,僅僅三頁,就將全文的故事邏輯完整地串聯起來。而實際上,這三頁中每一頁的作用都意義匪淺。最後一頁動物的回歸,畫面的表現形式也再次回到元素多樣、畫面複雜的表現方式。

《來喝水吧》也是一本講述關於水和生命循環不息的故事書,作者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也說,希望給孩子傳達的不是悲涼的結局,所以他安排水降落,滋潤這片土地。

【封&底】

解析:

在這不斷的演繹過程中,隨著動物們的登場,非洲、印度、南美洲、喜馬拉雅山脈、北美洲、江河溪流、中國、歐洲、加拉帕戈斯群島和澳大利亞也逐一呈現在面前!注意到了嗎?

這裡用一片水窪貫穿全文,告訴我們,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有些動物來了又走了,有些動物回來了,有些動物卻走了就永遠消失了。當沒有水源,一切繁衍生息都將停止,珍惜水源,珍惜用水,就是珍惜我們的生命。通過這一片小小的水窪,闡述給我們的是如此多的大道理。

這本《來喝水吧》,是作者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去往非洲肯亞旅行時,看到動物們在雨水期和乾旱期的真實情景有感而發的。起初他想畫一本有關是非洲的書,可是他發現,水資源的問題並不是非洲一個地方存在的,而是全世界都應該關注的問題。

所以,他用「水窪」串聯了一整個世界。

【導讀手冊】

解析:

這本書是母子本,搭配一本更小的書來進一點解釋,讓你進一點讀懂這本書。

附贈的小冊子裡,封面上大大的一行字:「你讀懂這本書了嗎?」「這本書裡有整個世界」呢!

冊子裡有那10個主角的詳細情況,還有非洲、印度那些地方的小知識,還有像斑驢、渡渡鳥、袋狼這些「再也回不來了」的已經滅絕的動物!看到這裡,你知道這個繪本被稱為「環保書」的原因了吧!

在這本小書裡更是編入了一些童謠,來讓小朋友和大人更喜歡更容易理解。

小冊子的最後,是一個大大的地球,像極了一粒圓圓的水珠,「水珠」的下面是各種各樣的動物。上面的文字是這樣的:「最後,你發現了嗎?所有的動物都回來了!這滴水的『地球』映出了整個世界!」

還有一些已經滅絕讓人心痛的再也找不回來的動物們。

每一種動物都代表著每一個國家的稀有動物,以此來表達全地球一個共同的家,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她愛護她。

四、作者信息

葛瑞米·貝斯(Graeme Base),世界上最棒的兒童圖畫書作家之一。他早年創作的字母書《動物王國》(Animalia)於1986年一問世,就立刻受到了國際性的讚譽。此書300萬冊的全球銷量,奠定了其經典名作的地位。

貝斯的作品廣受歡迎,包括:《第十一個小時》(The Eleventh Hour)、《來喝水吧》(The Waterhole)、《阿吉的許願鼓》(Jungle Drums)、《阿諾的花園》(Uno's Garden)、《魔法失竊之謎》(Enigma, a Magical Mystery)、《卡納克神廟的寶石魚》(TheJewel Fish of Kamak)、《小不點大象》(Little Elephants)、《吳哥窟的最後一個國王》(The Last King of Angkor Wat)等等。

同类文章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什麼樣的神仙會被貶下凡?神仙世界和我們的制度差不多,頂多是因為法術,多了一點生活上的方便。那些不服從管理,犯了事情的,或者塵緣未了,需要再歷劫難的,或者下界需要一個代表性人才的。此時,天庭就會安排神仙下凡。有的是奉命解救世人,有的則是純粹的磨練。一般來說,他們都具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在某一個行業成為佼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說到餃子,許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但蛇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傳說蛇在成蛟生活了500年,龍在龍的體內生活了1000年。一般來說,在餃子上行走時,伴隨著具有巨大破壞力的自然現象,如狂風、暴雨和洶湧的河流。當在餃子上行走時,餃子不會飛起來,而是會用大河跑到海裡。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會引起巨大的波浪和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在古時候,民間是有著很多恐懼殘忍的封建習俗存在,而今日我們要講到的打生樁便是其間一件。 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打生樁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便是古代時期修建上的一種用「兒童來祭祀」的辦法,在古時候是真實存在過的,並且這種辦法聽說還是」修建開山祖師」魯班所發明創造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具體了解一 下!」打生樁」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是澳門賭王何鴻燊與藍瓊瓔所生的女兒,在美國聖克萊大學畢業的何超瓊,具有超卓的市場管理才華,在三十多歲的時分,何超瓊現已接管了多個公司,並且成為了董事的何超瓊,也展現出超卓的投資眼光,所以何超瓊才會被譽為賭王何鴻燊的接班人,高品位高人氣的何超瓊,現已是超越了許多女明星的存在了,當年何超瓊與前夫許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開    本16開出版社未來出版社作    者湯姆·亞當斯/文 託馬斯·弗林薩姆/圖書    名奇趣大物理出版時間2012-6-1裝    幀精裝目錄1基本信息2編輯導讀3內容簡介4作者簡介5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奇趣大物理奇趣大物理叢書名:奇趣大物理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一說到夏天許多人的腦海裡便浮現出自己面朝大海吹著海風聞著海水的鹹味肌膚觸及海水時冰涼舒服的感覺,湛藍的大海和銀色的沙灘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是你知道沙灘還有粉色的嗎?現在51區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粉色沙灘。粉色沙灘在哪裡粉色沙灘地處於巴哈馬群島上的哈勃島,它的長約三英裡,海水至清且沙子十分柔軟令人心曠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通常是指驚奇動聽的本身就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人們對奇怪的事或有趣的事物都有一種好奇心理。在報紙上、電視中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見到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情,習慣歸類為奇聞趣事。類型趣味的事拼音qí wén qù shì含義有趣味的事目錄1釋義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是2011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志晶。本書講述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件。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頁數255 頁開本大16開裝幀平裝ISBN9787546344973目錄1內容簡介2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美國魔術師程連蘇怎麼死的?是因為徒手抓子彈失誤嗎?子彈的威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徒手抓子彈就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就有這樣一位美國魔術師程連蘇將徒手抓子彈作為自己的拿手好戲,51區小編帶你一起揭秘歷史上程連蘇徒手抓子彈的奧秘。 程連蘇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在程連蘇的魔術表演過程中,具有助手假裝成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基本信息書名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作者安洪民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定價18.8 元開本16 開ISBN9787541436222目錄1內容簡介2圖書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對外太空的好奇更是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初的探尋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