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4:53:11 2

專利名稱:一種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輸送固體活性 成分或其製劑的滴管或吸管輸送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以被動方式給與固體活性成 分或其製劑的滴管或吸管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在給藥系統中,藥物可以被製成各種各樣的劑型,例如片劑、膠囊、注射 劑等,增加了病人選擇的餘地。但由於藥物活性成分的性質不同,表現出的穩定
性也大為不同,例如有些藥物極其不穩定,遇到溶劑就容易分解而失去療效,因 此必須將其製成固體製劑保存。
另外,不同的病人其自身的情況也不同,需要不同的劑型和給藥方式來滿 足自身的需要,例如對於老年病人或者年幼,因為吞咽功能不足的原因,在服用 普通片劑或者膠囊方面存在困難,必須製成液體製劑來服用,但有些藥物,製成 液體製劑時非常不穩定,在短時間內就容易分解而失去藥效,需要現配現用,這 給病人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因此針對以上的情況,世界各國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研 究,以製備適合於特定人群的藥物劑型和給藥系統。
例如,美國Alza公司提出了將藥物置於一個管中,採用吸入的方式將藥物 吸入病人口腔中,在吸入的過程中,固體藥物和溶媒混合,部分溶解和分散,既 解決了藥物的穩定性要求,又適合於吞咽困難的患者和兒童使用,同時由於在工 廠之內,即實現了單劑量包裝,因此給藥劑量非常準確。但該裝置存在的缺陷在 於,該裝置為一主動給藥裝置,只有當患者意識清醒時,才能使用;且需要患者 有足夠的控制吸吮的肌肉力量和控制消化道與呼吸道開合的技巧,否則容易造成 藥物被吸入呼吸道而造成嗆咳和給藥劑量不準確,或造成藥物溶解後返流回溶媒 容器中,造成藥物的浪費、給藥量的不確定和服用水量的大大增加,特別是對於 6歲以下的嬰幼兒患者、主動服藥能力較弱的老年患者和腦卒中、肌無力等患者 來說,該問題尤其嚴重;該裝置在設計中,由於患者是主動服藥,且裝置設計未能考慮服用過程中溶媒與載有活性成分的固體顆粒的有效混合和溶解,會在服藥 的同時大量服用溶媒,這在一些情況下會影響患者依從性,甚至會影響藥物療效 本身,例如對腫瘤放化療之後須服用止吐藥物的患者而言,大量溶媒攜帶藥物 對咽喉和消化道的刺激會反射性的造成嘔吐反應,使得藥物給藥劑量和患者依從 性都難以得到保證;該裝置中的固體藥物在長時間的運輸途中,由於摩擦和碰撞 等原因,可能會造成顆粒粉碎為細小粉塵,這在主動吸入的過程中會造成粉塵入 肺,引起嗆咳或肺部副反應以及給藥劑量的不準確;同時該裝置由於只能採用主 動給藥方式,故對服藥體位有一定要求,患者不能夠以仰臥方式服用藥物,這對 於行動不便的心血管病患者、中風患者等都造成了服藥的困難。因此該給藥裝置 臨床上存在難以被病人和醫生接受的缺陷。 發明內容
面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的發明人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種活性成 分或其製劑的輸送裝置,尤其是一種輸送固體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滴管或吸管輸 送裝置,特別是一種以被動方式輸送固體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滴管或吸管輸送裝 置。
本發明輸送裝置既能保持現有技術中的優點,又解決了如下技術問題;即 通過輸送裝置中的活性成分或其製劑從生產完成後到患者使用前的過程中,始終 保持固體狀態,而在服用時,通過附加裝置使輸送裝置中的活性成分或其製劑與 溶媒迅速混合,成為溶液或混懸液製劑,同時觸發可觸發封閉部件而完成對患者 口腔或相應腔體的給藥。
如此既可以滿足臨床服用普通片劑或者膠囊等固體製劑存在吞咽困難患者 的臨床要求,有效地將活性成分以固體保存,又在服用前形成液體狀態,保證老 年患者、嬰幼兒、吞咽困難患者和特殊服藥不便人群的服藥依從性。
同時本發明還同時解決了以下技術問題
與普通顆粒劑和幹糖漿劑型相比,由於溶媒直接衝刷帶有活性成分或其制 劑的輸送裝置管狀容器內壁,且溶媒在較小腔體一管狀容器內與活性成分或其制 劑混合後,很快在壓力作用下,通過原本被可觸發性封閉部件阻擋的第二端進入 到患者相應腔體中,從而避免藥物附著於包裝上和配製糖漿或溶液過程中的浪費 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給藥劑量不準確和大量溶媒的服用;與溶液劑型,如糖漿劑、口服液劑等相比,由於活性成分或其製劑從生產 完成後到患者使用前的過程中,始終保持固體狀態,因此可以提高藥物穩定性, 避免在溶液中加入穩定劑,如助懸劑、增稠劑、抗氧化劑等,同時避免因防腐劑 的加入帶來的毒副反應和與藥物的相互作用,與溶液劑型相比,輔料添加量少, 總包裝體積小、重量大大減輕,使得儲藏、運輸佔地小,從而降低總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使傳統的顆粒劑在生產、包裝、儲藏、運輸過 程中產生的粉塵和碎粒在給藥前的過程中得以消除,避免這些粉塵和碎粒形成塵 霧通過患者口腔,直接剌激患者呼吸道。
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藥物給藥的方便輸送裝置,通過附 加裝置給予溶媒,同時伴隨正壓或者負壓,將使得藥物在管狀容器內的配製過程 大大縮短,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使得醫生、護士和護理家屬在給患者餵服藥 物過程中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時間顯著縮短。
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提供一種急救盒或試劑盒,優選的是預混裝形式, 所述預混裝形式的急救盒或試劑盒為在附加裝置中預先裝好溶媒,經單鍵觸發即 可完成溶媒輸送入管狀容器、溶媒與活性成分混合、觸發封閉部件成為非封閉性 的,從而將混合了活性成分的溶媒注入患者口腔或相應腔體中,其可以便利地供 患者使用,尤其是供急救人員給如中風、心臟病急性發作等需急救的患者使用, 或由患者自行使用。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以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製劑的輸送裝置包括設有觸發性封閉部件 12的管狀容器11;觸發性封閉部件12可因溶媒或壓力的觸發而變成非封閉部件。 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位於管狀容器11內,並被觸發性封閉部件12封閉於管狀 容器ll內(參見圖1)。
本發明中使用的管狀容器11具有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所述第一端16和 第二端17通常具有一個開口。但是根據需要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也可以具有 多個開口,數量可以多達1000個甚至更多。開口數量和位置並不是決定性的, 只要開口分別位於管狀容器的兩端近端部即可。
本發明中使用的管狀容器11可以是一段管子或一種中間膨出或縮窄、內徑 可變、或內徑具有螺旋形花紋的管狀容器,其材料優選為塑料、橡膠、玻璃、紙、金屬或其它複合材料,該塑料、橡膠、玻璃、紙、金屬或其它複合材料具有一定 的硬度。管狀容器11的長度和粗細根據活性成分13的量加以確定。其長度可以 為0.5—100釐米,優選0.5—50釐米、l一40釐米、1.5—30釐米、2—20釐米, 最優選2—15釐米。其直徑可以為0.1— IO釐米,優選0.2—5釐米、0.3—3釐米、 0.4—2.5釐米、0.4—2釐米,最優選0.4—1.5釐米。
本發明的觸發性封閉部件12,其位置設在管狀容器11內或與第二端17相 連。在未觸發狀態下,封閉住管狀容器ll的第二端17,可防止活性成分或其制 劑13從第二端17漏出,並可因溶媒或壓力或其它原因的觸發而變成非封閉部件, 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在觸發狀態下可以從第二端17排出。優選採用溶媒或壓 力引起觸發。觸發封閉部件12的溶媒或壓力可以來源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 16或第二端17,通常在使用該裝置進行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時,以第二端17 放入接受者或患者的口中或相應腔體中。
溶媒可以是人可食用或飲用的各種液體,如水、牛奶或果汁等。 壓力可以是從第一端16以附加裝置給予的負壓,造成溶媒溶解可溶性封閉 部件和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也可以是從第一端16由溶媒帶來的正壓或以附加 裝置直接給予的正壓,從而一方面保證溶媒能夠和管狀容器11內活性成分或其 製劑13快速混合, 一方面可使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失去密封性,從而使混合 液得以從被該部件密封的第二端17流出,同時壓力還可使得藥物溶液直接進入 喪失主動吸吮能力的患者或是對藥物沒有吸吮意願的嬰幼兒患者的口腔內,完成 給藥過程。
當可觸發性封閉部件12為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時,所述溶媒觸發性封閉部 件可以全部由速溶性材料製成,也可以一部分由速溶性材料製成,其餘部分由不 溶於所述溶媒的材料製成。
所述速溶性材料可以是由各種糖、糖醇、胺基酸和脂類形成的速溶性材料, 例如各種類型的糖果、巧克力等,優選為速溶性微孔材料。所述速溶性微孔材料 具有微孔,其大小可允許空氣自由流通,可以使用凍幹、真空乾燥、糖剪切、真 空攪拌或充氣攪拌以及壓片等方法製備,其具體可以是棉花糖、膨化材料(如膨 化食品等)、充氣巧克力、速溶膜,速溶片劑、口崩片劑等(此處所列的速溶性 微孔材料的製備方法以及具體的實例只是舉例,食品或製藥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可根據本發明想到的速溶性微孔材料的製備方法以及符合本發明精神的速溶性微 孔材料都在本發明保護範圍之內)。
所述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的位置可以在第二端17內或與第二端17相連,但 是能夠在未觸發時,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封閉於管狀容器11內而不會從第二 端17漏出,同時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不會與活性成分13發生反應,遇到溶媒後 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的速溶性微孔材料可以迅速溶解,溶解時間為O.OOl — lOO 秒,優選0.01 —10秒、0.1—5秒、0.3—4秒、0.4—3.5秒、最優選0.5—2秒或 0.5—3秒。溶解後使溶媒和活性成分13形成的溶液或混懸液得以從第二端17 進入患者相應腔體內。(如圖2所示)
當可觸發性封閉部件12為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時,其位於第二端17的下方, 與第二端17相連。其可以有至少兩種不同的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I.如圖3-圖5所示
結構設計I的所述壓力觸發部件12由三個核心部件構成板狀物98、壓力 敏感部件96、控制板狀物98運行軌跡的套筒35。
第一個核心部件是板狀物98,其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密封於管狀容器的第 二端17,其大小和形狀沒有特殊限定,只要與第二端17相適配,防止活性成分 或其製劑13從第二端17漏出即可。
板狀物98可以是多種形狀,只要能夠在未觸發狀態下,密封住管狀容器ll 的第二端17,而觸發後可以輕易脫離第二端17即可,材料可以是金屬、塑料、 橡膠或纖維素等,也可以是複合材料或組合材料。
第二個核心部件是壓力敏感部件96,其自身具有一定彈性,在沒有外界壓 力時,將與其相連的板狀物98頂起,使板狀物98密封住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 17;而在有外界壓力施加於板狀物98時,壓力敏感部件96受到該壓力,因自身 彈性而產生形變,使板狀物98離開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
所述壓力敏感部件96可以是彈簧321或者含有一段壓縮空氣的套筒322。 所述套筒322包括以下結構收納壓縮空氣的套筒、壓氣活塞和推桿。所述收納 壓縮空氣的套筒底部固定於活塞套35的底部;壓氣活塞大小和形狀沒有特殊限 定,只要與收納壓縮空氣的套筒相適配即可;推桿為杆狀物,由剛性材料製成, 其一端固定於壓氣活塞,另一端固定於板狀物98。機械行業的專業人員可以通過本描述設計出利用壓縮空氣、壓縮液體等方式 實現壓力敏感性部件的要求,這均應被視作是本發明的組成部分。
第三個是控制板狀物98運行軌跡的套筒35,其一端封閉,壓力敏感部件96 固定於該封閉端,優選壓力敏感部件96同時固定於板狀物98。活塞套35的另 一端固定連接於第二端17,固定方式可以採用本領域常規的技術手段,例如焊 接、卡接、榫卯等。活塞套35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個開口。開口位置優選位於介 於活塞套35與第二端17的連接部至活塞套35中部1/2處。開口數量為I一IOOO 個或更多,開口的直徑大小不是關鍵的,只要可以使溶液或混懸液自開口流出即 可,具體可以是l一5um,l-50um,l-200um,l-500um,l-1000um,l-2000um,l-5000 um等,使壓力和其載體(液體或氣體)得以從第二端17側面的開口釋出。(參 見圖3)
結構設計I的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還可以包括控制板狀物98向第一端16行 程的第一終止點33和向套筒35封閉端行程的第二終止點34。(如圖4所示)
在未觸發時,壓力觸發部件12以板狀物98密封第二端17,停留在控制板 狀物98行程的第一終止點33處,將活性成分13封閉於管狀容器11內而不會從 第二端17漏出,板狀物98連結壓力敏感部件96 (如彈簧321或壓縮空氣腔體 322)等在受到與溶媒一同帶來的壓力時,發生形變,帶動板狀物98沿控制板狀 物運行軌跡的活塞套35向控制板狀物行程的第二終止點34位移,露出活塞套 35的側壁設有的開口 38,使溶媒和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形成的溶液或混懸液得 以從活塞套35的側面設有的開口 38處進入患者相應腔體內。(如圖4)
也可參見圖5。沒有壓力時,板狀物98,此處具體表示為可移動活塞31, 受壓力敏感性部件(此處表示為壓縮空氣套筒322)作用,停留於活塞行程控制 部件第一終止點33處,擋住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 不會從第二端17漏出。
壓力足夠大時,壓力敏感性部件(此處表示為壓縮空氣套筒322)發生形變, 產生收縮,可移動活塞31沿控制活塞31運行軌跡的活塞套35向活塞行程控制 部件第二終止點34方向運動,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和溶媒混合物從活塞套 35的側面設有的出口 38進入到接受者或患者口腔及其他腔體中。
結構設計IL如圖6所示結構設計II的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包括封閉第二端17的具有開口的 第一密封部件71、與第一密封部件的開口相嚙合的第二密封部件72和連接第一 封閉部件71和第二封閉部件72使其不會掉入患者口腔和其他相應腔體中的連接 部件73。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71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密封於管狀容器的第二端17, 其大小和形狀沒有特殊限定,只要與第二端17相適配,防止活性成分或其製劑 13從第二端17漏出即可。第一密封部件71設有至少一個開口。開口數量為1 一IOOO個或更多,開口的直徑大小不是關鍵的,只要可以使溶液或混懸液自開 口流出並且其中 一個開口可以通過連接第二密封部件72和第一密封部件71的連 接部件73即可,具體可以是1 —5um,l-50 um,l-200 um,l-500 um,l-1000 um, 1-2000 um, 1-5000 um等。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72可以有至少兩種形式
形式1:第二密封部件72為能夠密封住第一密封部件71的開口的塞子狀部 件,其數量可以為1-1000個或更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需要以及第一密 封部件71的開口的數量適當選擇塞子72的數量,優選1 —10個,更優選l一5 個,最優選1一2個。l個塞子狀的第二密封部件72的情形如圖6a所示。
形式2:第二密封部件72為板狀物,其上設置有凸起,凸起的大小和形狀 與第一密封部件71的開口相嚙合,其數量可以為1一1000個或更多。未觸發時 封合住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從而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不會從第二端17 漏出。l個具體的實例如圖6b所示。
所述連接部件73,連接第一密封部件71和第二密封部件72使第二密封部 件72在觸發後不會掉入患者口腔和其他相應腔體中。連接部件73所起的總體作 用是防止第二密封部件72與第一密封部件71脫離後落入患者的口腔或其他腔體 內。其可能有兩種結構類型, 一種結構類型如圖6a和圖19所示連接部件73 為一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密封部件71和第二密封部件72上的彈性絲狀物或有孔 彈性薄膜,材料可採用天然橡膠、合成橡膠等。所述彈性絲狀物此處優選為數根 對稱排列的橡皮筋,數量為1-1000根,優選2-10根,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密封 部件71和第二密封部件72上;.所述有孔彈性薄膜包覆第二密封部件72,使其 與第一密封部件71的開口相嚙合。另一種結構類型如圖6b、圖6c和圖15所示,剖面形狀優選為大體為杆狀 物,其具有細長端和膨大端。細長端與第二密封部件72,例如有凸起的篩板72 或塞子相固定連接,能穿過第一密封部件的開口 (77),因此其直徑應略小於第 一密封部件71上的開口的直徑,可因外力的作用在第二密封部件72和第一密封 部件71之間自由滑動。連接部件73的膨大端位於第一密封部件71的上方,其 直徑大於第一密封部件71上的開口的直徑,不能穿過第一密封部件的開口(77), 因此保證第二密封部件72,如有凸起的篩板72或塞子的運動觸發後不會脫離管 狀容器11的整體結構而掉落到患者的口腔或其他腔體中。
優選地在第一密封部件71上有保護連接件膨大端75自由運動且不與活性 物質或其製劑13發生接觸的保護罩76,如圖6c所示。
在未觸發時,第一密封部件71和第二密封部件72貼緊在一起,第二密封部 件72自身或其上設置的突起與第一密封部件71的開口相嚙合,封合住管狀容器 11的第二端17,從而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不會從第二端17漏出。
當壓力觸發時,壓力作用於第二密封部件72和第一密封部件71的相嚙合 處,使第二密封部件72和第一密封部件71分離,現出第一密封部件71的開口 77,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溶媒91的混和液從第一密封部件71的開口 77 進入患者相應腔體內。(參見圖6和圖15) '
以上分別舉例介紹了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的兩種不同的設計。可以理解的 是,很多類似的結構都可以起到如上描述的效果,本描述只是為了理解的方便, 並不能視為對本發明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結構的限制,凡是從事本領域工作的專 業人員,都可以很容易的根據所描述的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的功能,設計出與此 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結構,所形成的結構都應被視為本發明的一部分。
術語"活性成分"是指試劑、藥物、化合物、組合物或其混合物,它們可提供 某些藥理、通常是有益的作用。這包括食品、食品添加劑、營養劑、維生素和/ 或其他有益藥劑。本文中所用的該術語進一步包括任何可對患者產生局部或系統 作用的生理或藥理活性成分。可傳送的活性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劑、抗癲癇 藥、止痛藥、消炎藥和支氣管擴張藥,也可以是無機和有機化合物,包括但不限 於作用於末梢神經、腎上腺素能受體、膽鹼能受體、骨骼肌、心血管系統、平滑 肌、血液循環系統、神經節、神經效應器連結部位、內分泌和激素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骨骼系統、自體有效物質系統、消化和排洩系統、組胺系統和中 樞神經系統的藥物。合適的製劑可選自,例如聚糖,類甾醇,安眠藥和鎮靜劑, 精神興奮劑,安定藥,抗驚厥藥,肌肉鬆弛劑,抗帕金森氏症劑,止痛藥,消炎 藥,肌肉收縮劑,抗微生物劑,抗瘧疾藥,激素藥包括避孕藥,擬交感神經藥, 多肽以及能夠引起生理反應的蛋白質,利尿藥,脂類調節劑,抗雄激素劑,抗寄 生物藥,新生物藥,抗新生物藥,降血糖藥,營養劑和添加劑,成長添加劑,脂 肪,眼藥,抗腸炎劑,電解質和診斷劑;單味中藥材提取物;複方中藥提取物等。 本發明所使用的活性劑的實例包括
化學藥物嗎啡、哌替啶、可待因、二氫埃託啡、右旋丙氧芬、二乙醯嗎啡、 雙氫可待因、美普他酚、納絡酮、美沙酮、納布啡、丁丙諾啡、布桂嗪、奧沙普 秦、阿洛普令、金諾芬、阿扎丙宗、二氟尼柳、依託度酸、芬布芬、非諾洛芬鈣、 氟比洛爾、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甲芬那酸、雙氯滅痛、萘丁美酮、羥 布宗、吡羅昔康、舒林酸、美洛昔康、秋水仙鹼、羅痛定、丙磺舒、別嘌呤醇、 苯溴馬隆、苯磺唑酮、洛非可司、尼美舒利、塞來西布、萘丁美酮、金諾芬、索 米痛、咖啡因雙氫麥角胺、麥角胺酒石酸鹽、馬來酸二甲麥角新鹼、舒馬普坦、 苯噻啶、佐米曲普坦'氟吡汀、氯唑沙宗、噴他佐辛、羅痛定、曲馬多 [抗抑鬱藥]阿米替林、丙咪嗪、帕羅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多慮平、 噻奈普汀、阿莫沙平、苯嘧吲哚、馬普替、去甲替林、曲唑酮、三甲丙咪嗪、賽 樂特五氟利多、氯氮平、硫必利、 利培酮、阿普唑侖、艾司唑侖、安定、氯普唑侖、佐匹克隆、三唑侖、異戊巴比 妥、司可巴比妥、苯他西泮、溴西泮、溴哌利多、溴替坐倉、正丁巴比妥、卡溴 脲、利眠寧、氯美噻唑、氯丙嗪、氯巴佔、氯噻西泮、奧氮平、安定、氟哌利多、 炔己蟻胺、氟硝基安定、三氟丙嗪、癸酸三氟噻噸、氟奮乃靜、氟安定、氟哌啶 醇、氟哌利多、蘿拉西泮、氯甲西泮、去氧安定、眠爾通、安眠酮、咪唑安定、 硝基安定、去甲羥安定、戊基巴比妥、奮乃靜、丙氯拉嗪、舒必利、替馬西泮、硫利達嗪、氯美扎酮、卡馬西平、丙戊醯胺、丙戊酸鈉、奧卡西平、苯妥英、貝 克拉胺、氯硝西泮、氯美噻唑、乙苯妥英、甲妥英、甲琥胺、甲基苯巴比妥、對 甲雙酮、苯乙醯脲、拉莫三嗪、託吡酯、苯琥胺、撲米酮、硫噻嗪、奧沙西泮、 丁螺環酮、氟嗎西尼、氯美扎酮匹莫林、氯苯咪吲哚、哌甲酯、甲氯芬酯、貝美格、多沙普侖、甲氯芬 酯 — [抗帕金森氏症藥]苯海索、左旋多巴、丙環定、吡貝地爾、培高利特、溴隱亭、 麥角乙脲、羥苄利明阿託品、苯海索、比哌立登、愛普巴嗪、東茛菪鹼、莨菪鹼、 溴美噴酯、鄰甲苯海拉明、依酚氯銨、多奈哌齊、新斯的明、加蘭他敏、溴新斯 的明、溴吡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石杉鹼甲、腦活素、雙氫麥角毒鹼、醋穀氨、卡巴拉汀 [擬腎上腺素藥]多米君、多巴胺、酚苄明、甲氧明、間羥胺醋丁洛爾、阿普洛爾、阿替洛爾、拉貝洛爾、比索洛爾、噴 布洛爾、噻嗎洛爾、卡維地洛、美託洛爾、納多洛爾、萘多醇、氧烯洛爾、吲哚 洛爾、普萘洛爾、阿夫唑嗪、布那唑嗪、多沙唑嗪、酚妥拉明、哌唑嗪、特拉唑 嗪、烏拉地爾胺碘酮、丙吡胺、奎尼丁、美西律、莫雷西嗪、普魯卡因胺、普 羅帕酮、雙氫奎尼丁、索他洛爾、阿普林定、艾斯洛爾地高辛、C毛花甙、銥諾昔酮、甲地高辛、氨力農、毒毛花甙K、去乙
醯毛花甙氨氯地平、比尼地平、達羅地平、硫氮卓酮、二氮嗪、非洛地平、 胍那苄、吲哚拉明、依拉地平、米諾地爾、尼卡地平、硝苯地平、尼莫地平、酚 苄明、哌唑嗪、利血平、特拉唑嗪、維拉帕米、阿尼帕米、阿拉普利、福辛普利、 卡託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苯那普利、喹那普利、 氯沙坦、替米沙坦、沙坦、硝普鈉、地巴唑、二氮嗪、肼屈嗪、米諾地爾、甲基 多巴、可樂定苯扎貝特、非諾貝特、氯貝特、吉非貝齊、丙丁酚、阿西莫斯、泛硫 乙胺、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煙酸[抗心絞痛藥]亞硝酸異戊酯、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曲美他嗪、曲匹地爾蘆丁、磷酸肌酸、環磷腺苷、泛癸利酮、尼麥角林、七葉皂苷、 三磷酸腺苷、伊洛前列素、桂利嗪、己酮可可鹼、尼可佔替諾、氟桂利嗪 [內分泌系統用藥]倍他米松、醋酸可的松、地塞米松、氟米龍、去氧米松、氟美松、 氯地米松、醋酸氟氫可的松、丙酸氟替卡松、氫化可的松、甲基氫化潑尼松、潑 尼松龍、潑尼松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格列齊特、氯磺丙脲、 甲苯磺丁脲、妥拉磺脲、甲磺丁脲、羅格列酮、瑞格列奈、二甲雙胍、苯乙雙胍 [抗甲狀腺藥]丙硫氧嘧啶、卡比馬唑、甲巰咪唑阿伐斯汀、美喹他嗪、腦益嗪、鹽酸賽庚啶、茶苯海明、阿司咪唑.、 腦益嗪、賽克利嗪、賽庚啶、氟桂利嗪、氯雷他定、美克洛嗪、奧沙米特、特非 那定、曲普利啶、咪唑斯汀、安他唑啉、去氯羥嗪、西替利嗪、左卡巴斯汀、異 丙嗪地諾前列酮、前列地爾、倍他司汀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多肽及其衍生物、降 鈣素及其合成修改物、腦啡肽、幹擾素、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及其類似物、
生長素釋放激素、胰泌素、四氫葉酸、甲狀腺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IGF、 CGRP、加壓素、賴氨酸加壓素、第V1II因子、G-CSF、 EPO [麻醉用藥]地氟烷、恩氟垸、氟烷、七氟垸、氧化亞氮、異氟垸、丙泊酚、硫噴 妥鈉、氯胺酮、羥丁酸鈉、依託咪酯、丙美卡因、布比卡因、加哌卡因、利多卡 因、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羅哌卡因、普魯卡因、鹽酸丁卡因、阿庫氯銨、阿曲 庫胺、巴氯酚、漢肌松、琥珀膽鹼、加拉碘胺、哌庫溴胺、泮庫溴胺、替扎尼定、 維庫溴銨、乙哌立松、阿芬太尼、芬太尼各種胺基酸、各種維生素,包括骨化二醇、骨化三醇、甲鈷胺、維生 素A、維生素B!、維生素B2、維生素Bn、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B6、維 生素C、維生素E煙酸酯、維生素K、胺基酸螯合鈣、磷酸氫鉀、、阿法骨化醇、 胡羅卜素、肌醇、煙酸、牛磺酸、賴氨酸[呼吸系統用藥]羧甲司坦、溴己新、鹽酸氨溴索、乙醯半胱氨酸、枸櫞酸噴託維 林、磷酸苯丙哌林、磷酸可待因、偽麻美沙芬、依普拉酮、右美沙芬、二羥丙茶 鹼、異丙託溴銨、富馬酸福莫特羅、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氫溴酸非諾 特羅、妥洛特羅、鹽酸班布特羅、鹽酸丙卡特羅、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孟 魯司特鈉、奈多羅米鈉、曲尼司特、色甘酸鈉、酮替芬、扎魯司特、二甲磺酸烯 丙哌三嗪、哌西替柳法莫替丁、比沙可啶、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尼扎替丁、羅沙替 丁、奧丹西隆、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泮託拉唑、哌侖西平、柳氮磺 胺吡啶、米索前列醇、甘珀酸鈉、吉法酯、艾索拉定、替普瑞酮、乳酸菌素、多 潘立酮、西沙必利、丁溴東莨菪鹼、格隆溴銨、阿託品、曲美布汀、匹維溴銨、 山莨菪鹼、鹽酸屈他維林、阿立必利、大麻隆、甲氧氯普胺、昂丹司瓊、格拉司 瓊、雷莫司瓊、託烷司瓊、阿撲嗎啡、比沙可啶、酚酞、地芬諾脂、洛哌丁胺、 美沙拉嗪、7-氨酪酸、促肝細胞生長素、多烯磷脂醯膽鹼輔酶A、甘草酸二銨、 甘草甜素、肝得健、穀胱甘肽、胱氨酸、核糖核酸、肌苷、精氨酸、聯苯雙酯、 硫普羅寧、鳥氨醯門冬氨酸、葡醛內酯、齊墩果酸、水飛薊素、腺苷蛋氨酸、苯 丙醇、丁醚二醇、鵝去楊膽酸、肝膽能、茴三硫、亮菌甲素、牛磺酸、羥甲煙胺、 曲匹布通、熊去楊膽酸、奧利司他、西布曲明、澳曲肽、穀氨醯胺、羥苄利明、 硫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生長抑素十四肽、特利加壓素、烏司他丁。 [血液系統藥]EPO、腺苷鈷胺、亞葉酸鈣、葉酸、胺肽素、利血生、鯊肝醇、腺 嘌呤、G-CSF、 GM-CSF、胺甲苯酸、胺基己酸、胺甲環酸、酚磺乙胺、甲奈氫 醌、卡巴克絡、硫酸魚精蛋白、凝血酶、凝血酶原複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蛇 凝血素酶、亞硫酸氫鈉甲奈醌、抑肽酶、茶多酚、雙香豆素、苯茚二酮、低分子 肝素、華發林、氯吡格雷、伊諾肝素、蚓激酶、藻酸雙酯鈉、阿替普酶、冬菱精
純抗栓酶、降纖酶、鏈激酶、尿激酶、澳扎格雷鈉、貝前列素、曲克蘆丁、雙嘧 達莫、西洛他唑、噻氯匹定、沙格雷酯、補血康阿佐塞米、呋塞米、阿米洛利、胺苯蝶啶、螺內酯、苯噻嗪、泊利 噻嗪、環噻嗪、氯甲氫氧噻嗪、氫氯噻嗪、澳昔布寧、醋輕胺酸、醋酸去氨加壓 素、非那吡啶、鞣酸加壓素、鹽酸黃酮哌酯、乙醯唑胺、苄氟噻嗪、布美他尼、 氯噻嗪、氯噻酮、依地尼酸、美託拉宗、吲達帕胺、雙氫克尿噻。[生殖系統藥]雌激素、苯丙酸諾龍、卡比米特、丙酸睪酮、達那唑、氟他胺、睪 酮、甲睪酮、十一酸睪酮、司坦唑醇、非那雄胺、舍尼通、坦洛新、依立雄胺、
枸櫞酸西地那非、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雌三醇、枸櫞酸氯米酚、己烯雌酚、 康力龍、尼爾雌醇、普瑞馬林、炔雌醇、炔雌醚、替勃龍、戊酸雌二醇、戊酸雌 二醇-醋酸環丙孕酮、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羥孕酮、甲羥孕酮乙醯酯、黃體酮、 己酸孕酮、米非司酮、炔諾酮、左炔諾孕酮、苯扎氯銨、壬苯醇醚、孕三烯酮、 垂體後葉素、催產素、硫酸普拉睪酮鈉、馬來酸甲麥角新鹼、依沙丫啶、卡前列 甲酯、卡前列素、達那唑阿苯達唑、坎苯達唑、奧芬達唑、噻苯達唑、二氯酚、吡喹酮、奧 克太爾雙羥萘酸鹽、奧沙尼喹、甲苯咪唑、硫氯酚、氯硝柳胺、哌嗪、雙羥萘酸 噻嘧啶、噻嘧啶、依維菌素、乙胺嗪、左旋咪唑、苯荷醇、伯氨喹、蒿甲醚、咯 萘啶、哌喹、青蒿琥酯、青蒿素、雙氫青蒿素、乙胺嘧啶、雙碘喹啉、依米丁、 噴他脒、葡萄糖酸替鈉、阿莫地奎、氨酚喹、氯喹、氯丙胍、滷泛群、甲氟喹、 鹽酸氯胍、乙胺嘧啶。氨魯米特、安吖啶、硫唑嘌呤、白消安、環孢菌素、甲氮咪胺、依託 泊甙、美法侖、巰基嘌呤、絲裂黴素、米託坦、鹽酸丙卡巴肼、枸櫞酸他莫昔芬、 氮芥、苯丁酸氮芥、卡莫司汀、六甲蜜胺、洛莫司汀、司莫司汀、異環磷醯胺、 阿糖胞苷、呋喃氟尿嘧啶-尿嘧啶、氟尿苷、氟尿嘧啶、氨甲蝶呤、甲胺蝶呤、 卡貝西他濱、卡莫氟、羥基脲、去氧氟尿苷、替加氟、鹽酸吉西他濱、阿納託唑、 胺魯米特、福美司坦、戈舍瑞林、枸櫞酸他莫昔芬、來曲唑、亮丙瑞林、依西美 坦、阿黴素、阿柔比星、吡喃阿黴素、博來黴素、放線菌素D、平陽黴素、柔紅 黴素、鹽酸表柔比星、斑蟊素、高三尖杉酯鹼、磷酸依託泊苷、硫酸長春地辛、 硫酸長春鹼、硫酸長春新鹼、羥喜樹鹼、替尼伯苷、喜樹鹼、鹽酸託泊替康、 伊立替康、依託泊苷、重酒石酸長春瑞賓、紫三醇、利妥昔單抗、特拉珠瑪、保 爾佳、奧沙利鉑、卡鉑、美司鈉、門冬醯胺酶、來託蒽醌、米託蒽醌、三氧化二 砷、順鉑阿莫西林、苯明西林、阿帕西林鈉、氨節西林、巴氨西林、苯唑西 林、呋布西林鈉、氟氯西林、磺苄西林鈉、卡茚西林、氯唑西林、侖氨西林、美 洛西林、美西林、哌拉西林、青黴素V鉀、羧苄西林鈉、酞安西林、替卡西林、頭孢氨苄、頭孢丙烯、頭孢布坦、頭孢呋辛鈉、頭孢克定、頭孢克洛、頭孢克肟、 頭孢克拉、頭孢美唑、頭孢孟多鈉、頭孢哌酮鈉、頭孢匹胺鈉、頭孢羥氨苄、頭 孢噻吩鈉、頭孢噻肟鈉、頭孢沙定、頭孢他啶、頭孢他美匹酯、頭孢特侖匹酯、 頭孢替安、頭孢西丁、頭孢乙腈鈉、頭孢唑啉鈉、頭孢唑南鈉、頭孢唑肟、頭孢 匹肟、氨曲南、氟氧頭孢鈉、拉氧頭孢、美洛培南、帕尼培南、貝塔米隆、頭孢 拉宗、頭孢米諾鈉、亞胺培南、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舒他西林、多西環素、 金黴素、去甲金黴素、米諾環素、四環素、土黴素、阿奇黴素、琥乙紅黴素、交 沙黴素、克拉黴素、羅紅黴素、依託紅黴素、氯黴素、鹽酸大觀黴素、利福平、 依替米星、異帕米星、替考拉寧、二硝託胺、磺胺苯醯、磺胺多辛、磺胺甲基嘧 啶、磺胺醋醯磺胺嘧啶、磺胺甲基異惡唑、磺胺吡啶、磺胺嘧啶銀、磺胺異噁唑、 甲氧苄啶、氟羅沙星、環丙沙星、盧氟沙星、羅梅沙星、諾氟沙星、地考喹酯、 二碘羥基喹啉、安特醯胺糠酸酯、奎諾仿、培氟沙星、司帕沙星、氧氟沙星、依 諾沙星、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奧消唑、苄硝唑、尼莫唑、呋喃西林、 呋喃唑酮、烏羅託品、十一烯酸、氟康唑、三康唑、克黴唑、噻康唑、酮康唑、 米糠唑、曲康唑、硫康唑、益康唑、氟胞嘧啶、阿糖腺苷、阿昔洛韋、伐昔洛韋、 泛昔洛韋、更昔洛韋、噴昔洛韋、甘昔洛韋、布康唑、氯苯甲氧咪唑、氟胞嘧啶、 伊曲康唑、咪康唑、那他黴素、拉米夫定、利巴維林、奧司他韋、膦甲酸鈉、嗎 啉胍、利福噴定汀、利福平、帕司煙肼、乙胺丁醇、氨本碸、醋氨苯碸、沙利度 胺、黃連素、魚腥草素、拉米夫定、利巴維林、奧司他韋、膦甲酸鈉、嗎啉胍、 利福噴定汀、帕司煙肼、乙胺丁醇、乙煙肼、氨本碸、醋氨苯碸、沙利度胺、特 比奈芬、惡噌酸、氯苯吩嗪、乙硫異煙胺、萘啶酸。 [其他]司來吉蘭、西地那非等包括但不限於用於預防和減輕以下疾病症狀的口服疫苗 流感、結核病、腦膜炎、百日咳、脊髓灰質炎、破傷風、白喉、傷寒、瘧疾、霍 亂、皰疹、傷寒、HIV感染者、麻疹、萊姆病、旅行腹瀉、A型肝炎、B型肝炎、 C型肝炎、中耳炎、登革熱、狂犬病、副流感、風疹、黃熱病、痢疾、軍團病、
弓形體病、Q熱病、出血熱、水珍魚出血熱、骨疽、流行性腮腺炎 弧菌屬、沙門菌屬、博代菌屬、嗜血桿菌屬、弓形體病、巨細胞病毒、衣原體屬、鏈球菌屬、諾瓦克病毒、腺病毒屬、輪狀病毒、大腸桿菌、幽門螺旋桿菌、奈瑟 菌淋病、日本腦炎病毒、肺孢子蟲隆脊、單純皰疹、呼吸道合胞體病毒、克雷白 菌屬、志賀菌屬、綠膿假單胞菌屬、細小病毒、彎曲桿菌屬、立克次體、水痘、 耶爾森菌屬、羅斯河病毒、馬紅球菌、莫拉[杆]菌屬黏膜炎、博氏疏螺旋體、溶 血巴斯德菌如枯草熱、哮喘、類風溼關節炎、癌症 等如新城病、貓白血病、萎縮性鼻炎、丹毒、口蹄疫、 肺炎等如燈盞花素、神衰果素、巖白菜素、天麻素、葛根素、 水飛薊素、人參皂甙Rgl,青蒿素、威麥寧、魚腥草素、金絲桃甙等 [單味中藥材提取物]如丹參酮、丹參酚酸、人參皂甙、三七皂甙、穿心蓮提
取物、銀杏葉總黃酮、穿龍薯蕷提取物、山楂總黃酮、祖師麻浸膏、刺五加浸膏、 絞股藍總皂甙、冬凌草浸膏、西紅花多甙、葛根提取物、夏枯草提取物、羅布麻 提取物、人參糖肽、絞股藍總皂甙、金蕎麥提取物、燈臺葉提取物、暴馬子提取 物、益母草提取物、瓦松提取物、北豆根提取物、獨一味提取物、金蓮花提取物、 苦參提取物、貫葉連翹提取物、等;如複方丹參滴丸提取物、牛黃上清丸複方提取物、速效救 心丸複方提取物、六味地黃丸複方提取物、冠心蘇合丸複方提取物、藿香正氣丸 複方提取物、四逆散複方提取物、安神補心丸複方提取物、生脈散複方提取物、 參附強心丸複方提取物、心痛舒噴霧劑複方提取物、心痛康片複方提取物、山海 丹片複方提取物、參芍片複方提取物、通心絡膠囊複方提取物、大川芎顆粒複方 提取物、天舒膠囊複方提取物、通天口服液複方提取物、腦血康片提取物、參芪 片提取物、黃梔花口服液複方提取物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發明裝置中的活性成分或其製劑中可混合不止一種活性 成分。可以是各種形式的,如可溶的和不溶的、帶電荷或不帶電荷的分子,分子 配合物的成分,或無剌激性的、藥學上可接受的鹽。
活性成分的製劑可以是含有活性成分的易溶於水的或不溶於水的顆粒或微 粒,使用時與溶媒混合,形成溶液或混懸液輸送到患者病人口腔或其他腔體中,優選為營養物質或藥物。活性成分的製劑可以是液體、固體或半固體(優選凝膠) 形式。含有活性成分的製劑也可含有其他物質如粘合劑、包衣物質或穩定劑,以 使該製劑形成一個或多個分散單元。可用多種方式設計該分散單元以使其能提供 特定的藥物傳送曲線。有一個實施方案包含微粒形式的製劑。這些微粒的直徑一 般為約l-2000pm,通常為約100-500拜。當微粒的口味不好時,可用本領域熟 知的方法來掩蓋微粒的味道。可將微粒設計成能立即傳送活性劑的,也可用樹脂 吸附,也可將它們包衣以使活性劑長時間釋放或延遲脈衝釋放,或者將它們設計 成能使活性劑立即、脈衝和/或長時間傳送相結合的形式。還可用腸溶包衣來包
覆微粒以使活性劑靶向釋放。另外還有含有一種以上活性成分的活性劑製劑。 為了進一步方便患者使用,本發明的裝置還包括附加部件。 附加部件包括本體93和夾持部95,所述本體93的功能是向管狀容器11的 第一端16提供溶媒或壓力(正壓或者負壓),所述夾持部95密封固定本體93 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從而保證本體93所提供的壓力或溶媒定嚮導入管 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 (參見圖10)。
所述本體93和夾持部95可以是一個附加部件具有兩個功能部分,如膠頭 56的膠頭體部55和膠頭出口部58。本體93和夾持部95也可以是兩個獨立的部 件,如類注射器結構65和將類注射器結構6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密封連 接的密封圈85 (參見圖11)。
膠頭體部55或類注射器結構65是形成壓力(負壓或正壓)、吸取或擠出溶 媒的功能部件93的實例,其能夠以一個動作具備吸取溶媒或空氣的能力,而另 一個與前一個動作反向的動作能夠具有擠出溶媒或空氣的能力,例如通常用的醫
用注射器、滴管膠頭或類似功能的計量、化學等領域人員使用的手動、半自動、 自動加樣器等。(如圖10和圖11)
膠頭體部55在向內擠壓時,會從其出口部58向外產生正壓;而放開擠壓 力時,又因其橡膠類材料的自身彈性作用,回復原有形狀,從而在其出口部58 向外產生負壓。負壓可將溶媒吸入膠頭體部55內,而正壓可將溶媒從膠頭體部 55內排出。
類注射器65的結構包括具有出口61的管體69、活塞66、與活塞相連的推 拉杆68,,用其產生負壓時,向上拉起推拉杆68,帶動活塞66向上移動,使管體69內產生負壓;如果將管體69開口端浸入溶媒,負壓即可將溶媒91吸入管 體69內;管體69內如含有溶媒91,向下推動推拉杆68,帶動活塞66向下移動, 即可將帶有壓力的溶媒91從開口端61釋出。(見圖ll、圖12)
膠頭出口部58或將類注射器結構6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密封起來的 密封環狀部件85是夾持部95的實例,形狀如圖llb所示的膠頭56的出口部58, 或者如圖Uc所示的部件85。材料可以是天然橡膠乳膠、矽膠等具有一定彈性 的材料,只要起到將本體93與第一端16之間的縫隙填滿,不造成壓力或者溶媒 91在兩者連接部漏出即可。
密封環狀部件85的形狀為環狀物,內有一貫通上下的小孔,可與類注射器 結構65的出口61形成密封,外與第一端16的內壁或外壁形成密封,可參見圖 11的85a和85b。
兩個部件,本體93和夾持部95合二為一或者連接在一起,就可以利用溶媒 91或壓力,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混合或將其溶解,觸發可觸發性封閉部件12, 將溶媒91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或製劑的混合液,通過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 17輸入患者口腔或相應腔體。
當可觸髮式封閉部件12為溶媒觸發性時,可觸發性封閉部件12可以阻止 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從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內漏出,但可以允許空氣自由 通過可觸髮式封閉部件12,有兩種方式使用這種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或其制 劑的裝置
第一種方式是採用膠頭體部55或類注射器結構65通過出口部58或者連 接部件85,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施加負壓,同時將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 17浸入溶媒中,使溶媒由第二端17進入管狀容器,觸發封閉部件12變為非封 閉部件,使溶媒得以進入到管狀容器ll內部,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混合,使 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溶解或分散於溶媒內;再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施加 正壓,使管狀容器11內已經溶解或分散了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的溶媒從管狀容 器11的第二端17進入到接受者或患者的口中或相應腔體中,完成活性成分或其 製劑的輸送。(參見圖2)
第二種方式是採用附加裝置55 (膠頭體部)或附加裝置65 (類注射器) 吸取溶媒,通過連接部分58或連接部件85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注入管狀容器11內,或者直接將溶媒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注入管狀容器11內,與 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混合,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溶解或分散於溶媒內,接著 觸發封閉部件12變為非封閉部件,使管狀容器11內已經溶解或分散了活性成分 或其製劑13的溶媒從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進入到接受者或患者的口中或相 應腔體中,完成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輸送。(參見圖12和圖13)
當可觸髮式封閉部件12為壓力觸發性時,使用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或其 製劑的裝置的方法為
採用附加裝置55 (膠頭體部)或附加裝置65 (類注射器)吸取溶媒,通過 連接部分58或連接部件85,將帶有溶媒的附加裝置與管狀容器的第一端16密 閉連接之後,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將溶媒91注入管狀容器11內,與活性 成分或其製劑13混合,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溶解或分散於溶媒內,接著因附 加裝置向管狀容器11內注入溶媒而在管狀容器11內形成的正壓觸發封閉部件 12變為非封閉部件,使管狀容器11內已經溶解或分散了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 的溶媒從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或其開口 38進入到接受者或患者的口中或相 應腔體中,完成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輸送。(參見圖14和圖15)。
可以理解的是,很多類似的結構都可以起到如上描述的效果,本描述只是為 了理解的方便而採用類注射器樣結構的描述,並不能視為對本發明附加裝置結構 的限制,凡是從事本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員,都可以很容易的根據所描述的附加裝 置的功能,設計出與此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結構,所形成的結構都應被視為本發 明的一部分。
本發明吸管或滴管輸送裝置結構可進一步包含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封 閉的第一封閉部件18 (參見圖7)和/或第二封閉部件181 (參見圖8)。
第一封閉部件18可以由塑料、玻璃、橡膠、紙、天然或合成纖維製成,其 固定於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之間,為一篩板型結構, 其直徑與管狀容器11內徑相同(如圖7所示18a);第一封閉部件18也可以位 於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之間,有一定彈性,其直徑 如經過壓縮,略小於管狀容器11內徑,可隨著壓力或溶媒推動活性成分或其制 劑13向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移動,為一海綿樣結構(如圖7所示18b)。第 一封閉部件18上有小孔,小孔可以允許空氣和溶媒自由通過,但是可以阻止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從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漏出。
第二封閉部件181可以由塑料薄層、紙薄層、橡膠薄層、鋁薄層或前述材料 的複合薄層製成,固定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上。
第一封閉部件18或第二封閉部件181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在裝置生產完成之 後到患者使用之前,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從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漏出,同 時第二封閉部件181也可防止在這一段時間內,汙染物質汙染管狀容器11的第 一端16,或通過其進入管狀容器ll內,汙染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
對於第二封閉部件,則需要在使用之前將其取下或採用附件部件上設置的尖 銳部件52將其破壞。所述尖銳部件52形狀為錐形,錐形底面一端有孔,直徑小 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內徑,可置於滴管膠頭下緣58或連接部件85下緣, 錐形尖銳一端有開口,與底面的孔相通,內部中空,可允許空氣和溶媒自由通過, 材料可為塑料、玻璃、紙、金屬或者複合物。圖8所示就是採用在滴管膠頭下緣 58和連接部件85上分別加入尖銳部件52,在使用時將第二封閉部件181破壞的 一禾中方案。
本發明吸管或滴管輸送裝置結構還可進一步包含管套隔離部件19 (形狀為 類管狀物, 一端封閉, 一端有開口,開口端直徑略大於管狀容器ll的兩端16和 17,材料可以為塑料、橡膠、紙、金屬和複合物等)。管套隔離部件19於裝置使 用前取下,管套隔離部件19可分別套在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上, 使其免受外界物質汙染,更可進一步防止外界物質通過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 進入管狀容器11,汙染管狀容器兩端16和17,並通過這兩端進一步汙染活性成 分或其製劑13和可觸發性封閉裝置12 (參見圖9)。
本發明輸送裝置既能保持現有技術中的優點,既可以滿足臨床服用普通片 劑或者膠囊等固體製劑存在困難患者的臨床要求,有效地將活性成分以固體保 存,又在服用前形成液體狀態,保證老年患者、嬰幼兒、吞咽困難患者和特殊服 藥不便人群的服藥依從性。
同時還能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
與普通顆粒劑和幹糖漿劑型相比,能避免藥物附著於包裝上和配製糖槳或 溶液過程中的浪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給藥劑量不準確和大量溶媒的服用;與溶液 劑型,如糖漿劑、口服液劑等相比,提高了藥物穩定性,避免在溶液中加入穩定劑,如助懸劑、增稠劑等,還可避免因防腐劑的加入帶來的毒副反應和與藥物的 相互作用,同時因液體在生產環節的剔除,也降低了生產、包裝、運輸和倉儲成 本;
與Alza公司的吸管給藥裝置相比,本發明裝置的優勢在於無需患者主動吸 入,且溶媒是在裝置內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混合後流出裝置,不會造成藥物顆粒、 粉塵入肺;對於對吸吮動作控制能力不強的嬰幼兒和老年患者提高了方便性,尤 其是在驚風、中風和心血管病急性發病期等特殊情況時,患者牙關緊咬,主動給 藥無從談起,注射劑又需有醫護專業人員使用,口服被動給藥會凸現其在急救方 面的優勢;且溶媒服用量大大小於主動服藥系統,藥物分散與主動給藥方式相比, 藥物濃度更高但是分散更均一,有利於藥物的吸收並降低局部藥物濃度過高所形 成的各種副作用。
因此本發明輸送裝置應用於臨床,將有非常大的適用範圍和廣闊的應用前 景,不但適宜於臨床年老和年幼患者服用藥物製劑,也是適合作為野外和臨時急 救使用的新劑型。

圖1是本發明裝置結構的示意圖 '
圖2是本發明第一種使用方式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功能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一種結構圖、
圖6是本發明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另一種結構圖
圖7是本發明裝置基本結構上可加第一封閉部件18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本 發明實施例3的附圖
圖8是本發明裝置基本結構上可加第一封閉部件181和尖銳部件52的結構 示意圖,也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附圖
圖9是本發明裝置基本結構上可加管套隔離部件的結構示意圖,也是本發 明實施例IO和實施例11的附圖
圖io是本發明附加部件的功能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附加部件兩種結構56和65的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第二種使用方式的示意圖,也是本發明實施例5的附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三種使用方式的示意圖,也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附圖 圖14是本發明一種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使用示意圖,也是本發明實 施例6的附圖
圖15是本發明另一種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使用示意圖,也是本發明 實施例7的附圖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附圖 圖17是本發明實施例8的附圖 圖18是本發明實施例9的附圖
其中ll為管狀容器、16為第一端、17為第二端、13為活性成分、12為 可觸發性封閉部件、55和56為附加裝置的溶媒吸取或正負壓產生部件,即體部、 58和85為附加裝置的夾持部、18為第一封閉部件、181為第二封閉部件、52 為尖銳部件、19為管套隔離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用於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應當理解的是,本發明所闡述的結構和使用 方式是為了更好的對本發明進行理解,而不構成對本發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吸管,結構包括內部有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管狀容器11,管狀容 器11有兩端,分別為第一端16和容納可溶性封閉部件12的第二端17 (參見附 圖1的圖la);
使用時,將第二端17放入患者口中,然後將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從第一 端16 —側放入管狀容器11內,接著將溶媒從同一側倒入管狀容器11中,溶媒 溶解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後,溶解水觸發性封閉部件12,將管狀容器11內的活性成分13和液體一起送入口腔,從而完成輸送。(參見附圖13) 實施例2
一種滴管,結構由管頭56、管狀容器11、第一端16、第二端17、溶媒觸 發性封閉部件12構成;其中管頭體部55的下端夾持部58密閉套在管狀容器11 第一端16處外側;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置於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內;第 二端17向管狀容器11內側收緊而不閉合,其間距小於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 直徑;管狀容器ll內含有活性成分13,活性成分13之間留有空隙;溶媒觸發 性封閉部件12隔離活性成分13與第二端17 (參見附圖16);
使用時,先擠壓自然膨鬆的管頭體部55,產生正壓,裡面的空氣通過管狀 容器11從第二端17排出,管頭14處於壓癟的狀態;再將第二端17浸入溶媒中, 放鬆管頭,原本壓癟的管頭體部55逐漸膨脹,向自然狀態恢復,液體因管頭體 部55與管狀容器11形成的負壓,沿著第二端17向管狀容器11內流動,溶媒觸 發性封閉部件12遇到溶媒後迅速溶解;當管頭體部55恢復到自然狀態時,溶媒 將管狀容器11內的活性成分13覆蓋,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 解到液體中;將第二端17從液體中取出放入口腔中,擠壓管頭體部55,將管狀 容器ll內的活性成分13和液體一起輸送到口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2) 實施例3
一種滴管,結構包括實施例2所述管狀容器11的結構,在管狀容器11的 第一端16和活性物質及其製劑13之間設有第一封閉部件18;附加結構為滴管 膠頭56,在使用前與管狀容器11分離。(見附圖7的圖7a);
使用時,先將自然膨鬆的管頭56的夾持部58密閉套在管狀容器11第一端 16外側處,擠壓管頭體部55,產生正壓,裡面的空氣通過管狀容器ll從第二端 17排出,管頭體部55處於壓癟的狀態;再將第二端17浸入液體中,放鬆管頭, 原本壓癟的管頭體部55逐漸膨脹,向自然狀態恢復,液體因管頭55與管狀容器 11形成的負壓,沿著第二端17向管狀容器11內流動,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 遇到液體後迅速溶解;當管頭體部55恢復到自然狀態時,液體將管狀容器ll內 的活性成分13覆蓋,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到液體中;將第 二端17從液體中取出放入口腔中,擠壓管頭體部55,將管狀容器11內的活性 成分13和液體一起輸送到口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2)實施例4
一種滴管,結構包括實施例2所述管狀容器11的結構,在管狀容器11的 第一端16上含有完全密閉不容許空氣透過同時隔離活性成分13從第一端16內 漏出的第一封閉部件181;附加結構為滴管膠頭56內含尖銳部件52,在使用前 與管狀容器11分離。(見附圖8的圖8a);
使用時,先用尖銳部件52尾部的尖銳頭使第一封閉部件181破裂,將自然 膨鬆的管頭56的夾持部58密閉套在管狀容器11第一端16外側處,擠壓管頭體 部55,產生正壓,裡面的空氣通過管狀容器11從第二端17排出,管頭體部55 處於壓癟的狀態;再將第二端17浸入溶媒中,放鬆管頭,原本壓癟的管頭體部 55逐漸膨脹,向自然狀態恢復,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遇到溶媒後迅速溶解, 液體因管頭體部55與管狀容器11形成的負壓,沿著第二端17向管狀容器11內 流動;當管頭體部55恢復到自然狀態時,溶媒將管狀容器ll內的活性成分13 覆蓋,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到溶媒中;將第二端17從溶媒 中取出放入口腔中,擠壓管頭體部55,將管狀容器11內的活性成分13和溶媒 一起輸送到口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2)。 實施例5
一種滴管,結構由附件65、密封件85、管狀容器11、第一端16、第二端 17、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構成;其中附件65與管狀容器11分離;溶媒觸發 性封閉部件12置於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內;第二端17向管狀容器11內側 收緊而不閉合,其間距小於溶媒觸發性性封閉部件12直徑;密封件85可在附件 65和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之間形成密封。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內含有 容許空氣透過但隔離活性成分13從第一端16內漏出的第一封閉部件18a;管狀 容器ll內含有活性成分13,活性成分13之間留有空隙;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 12隔離活性成分13與第二端17 (參見附圖12);
使用時,先用附件65吸取溶媒,之後通過密封件8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 端16相連接,第二端17放入接受者或患者口腔或其他腔體中;推動附件65的 推桿使所吸取溶媒通過第一端16進入管狀容器11內,穿過第一封閉部件18a與 活性成分13混合,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到溶媒中;溶媒繼 續沿著管狀容器ll前行,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遇到溶媒後迅速溶解,活性成分13和溶媒一起通過第二端17輸送到口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12) 實施例6 '
一種滴管,結構由附件65、密封件85、管狀容器11、第一端16、第二端 17、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構成;其中附件65與管狀容器11分離;壓力觸發 性封閉部件12與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直接相連。
此處的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由可移動活塞31、壓力敏感性部件322 (此 處表示為壓縮空氣套筒)、固定壓力敏感型部件34另一端的固定點36、控制活 塞31運行軌跡的活塞套35、控制活塞行程的第一終止點32和第二終止點33和 開口組38構成。
密封件85可在附件65和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之間形成密封。管狀容 器11的第一端16內含有容許空氣透過但隔離活性成分13從第一端16內漏出的 第一封閉部件18;管狀容器11內含有活性成分13,活性成分13之間留有空隙 (見附圖14);
沒有壓力時,可移動活塞31受壓力敏感性部件322 (此處表示為壓縮空氣 套筒)作用,停留於活塞行程控制部件第一終止點32處,擋住管狀容器ll的第 二開口端17,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不會從第二端17或其開口組38漏出。
壓力足夠大時,壓縮空氣套筒322發生形變,產生收縮,可移動活塞31沿 控制活塞31運行軌跡的活塞套35向活塞行程控制部件第二終止點33方向運動, 打開管狀容器11的第二開口端17,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和溶媒混合物從出 口組38進入到接受者或患者口腔及其他腔體中。(圖5)
使用時,先用附件65吸取溶媒,之後通過密封件8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 端16相連接,第二端17放入接受者或患者口腔或其他腔體中;推動附件65的 推桿使所吸取溶媒通過第一端16進入管狀容器11內,穿過第一封閉部件18與 活性成分13混合,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到溶媒中;溶媒繼 續沿著管狀容器11前行,活性成分13和溶媒的混合物觸發封閉部件12露出第 二開口端17的開口組38,活性成分13和溶媒一起通過第二端17輸送到口腔中, 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14) 實施例7:
一種滴管,結構由附件65、密封件85、管狀容器ll、第一端16、第二端17、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構成;其中附件65與管狀容器11分離;壓力觸發 性封閉部件12與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直接相連。
此處的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由帶有凸起的篩板72、有篩孔的篩板71、 固定於有凸起的篩板72,同時穿過有篩孔篩板71的連接件73共同構成;有篩 孔的篩板71固定於管狀容器11第二端的開口 17上,將第二端17密封住,只留 有篩板71上的篩孔組77為開口 ;有篩孔的篩板71和有凸起的篩板72因連接件 73的存在而貼緊在一起,結構設計上篩板72上的凸起78與篩板71的篩孔77 互補,封合住管狀容器ll的第二端17;同時為了更好的保證壓力觸發性封閉部 件12正常性能的發揮,還可使連接件73的另一端75略為膨大,保證有凸起的 篩板72的運動不會脫離管狀容器11的整體結構而掉落到患者的口腔或其他腔體 中,且在有篩孔的篩板71上有保護連接件膨大端75自由運動且不與活性物質 或其製劑13發生接觸的保護罩76。
密封件85可在附件65和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7之間形成密封。管狀容 器11的第一端16內含有容許空氣透過但隔離活性成分13從第一端16內漏出的 第一封閉部件18;管狀容器11內含有活性成分13,活性成分13之間留有空隙 (見附圖15);
在未觸發時,有篩孔的篩板71和有凸起的篩板72因連接件73的存在而貼 緊在一起,結構設計上篩板72上的凸起78與篩板71的篩孔77互補,封合住管 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從而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不會從第二端17漏出。
壓力觸發時,壓力作用於有凸起的篩板72上,使有凸起的篩板72離開有 篩孔的篩板71,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溶媒91的混和液從第二端17通過篩 板71的篩孔組77進入患者相應腔體內。(圖6)
使用時,先用附件65吸取溶媒,之後通過密封件8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 端16相連接,第二端17放入接受者或患者口腔或其他腔體中;推動附件65的 推桿使所吸取溶媒通過第一端16進入管狀容器11內,穿過第一封閉部件18a與 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混合,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 到溶媒中;溶媒繼續沿著管狀容器11前行,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溶媒形成的 混合物觸發封閉部件12,壓力使篩板72和篩板71的嚙合部分離,有凸起的篩 板72離開有篩孔的篩板71,露出篩孔77,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和溶媒一起通過第二端17從篩孔77輸送到患者口腔或相應腔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 15)
實施例8
一種滴管,結構由附件65、密封件85、管狀容器11、第一端16、第二端 17、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構成;其中附件65與管狀容器11分離;溶媒觸發 性封閉部件12置於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內,由不溶性部分12a和可溶性部 分12b共同構成,其不溶解部分12a為剛性結構篩板,與第二端17緊密相連並 將其封擋,使第二端17的開口只能通過其剛性結構篩板孔才能釋出固體和液體, 可溶性部分12b將剛性結構部分中的篩板孔全部密封,使活性物質或其製劑13 不能從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釋出;密封件85可在附件65和管狀容器11的 第一端16之間形成密封。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內含有容許空氣透過但隔離 活性成分13從第一端16內漏出的第一封閉部件18b,其有一定彈性,直徑如經 過壓縮,略小於管狀容器ll內徑,可隨著溶媒或壓力推動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 向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移動,為一海綿樣結構;管狀容器11內含有活性成 分13,活性成分13之間留有空隙。(參見附圖17)
使用時,先用附件65吸取溶媒,之後通過密封件8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 端16相連接,第二端17放入接受者或患者口腔或其他腔體中;推動附件65的 推桿使所吸取溶媒通過第一端16進入管狀容器11內,穿過第一封閉部件18b與 活性成分13混合,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到溶媒中;溶媒繼 續沿著管狀容器ll前行,第一封閉部件18b受到溶媒和壓力作用,也推動活性 物質或其製劑13和其溶解液沿著管狀容器11向第二端17方向運動,溶媒觸發 性封閉部件12中的可溶性部分12b遇到溶媒後迅速溶解,活性成分13和溶媒一 起通過固定於第二端17的封閉部件12的不可溶部分12a的剛性結構篩孔輸送到 口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17) 實施例9
一種滴管,結構由附件65、密封件85、管狀容器ll、第一端16、第二端 17、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12構成;其中附件65與管狀容器11分離;壓力觸發 性封閉部件12與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直接相連。
此處的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12由有篩孔164的篩板161、與篩孔164形狀互補,可將其密封的塞子162,固定於篩板161,擋住162使其密封住164的橡 皮膜樣結構163共同構成;有篩孔的篩板161固定於管狀容器11第二端的開口 17上,將第二端17密封住,只留有篩板161上的篩孔164為開口;篩板161上 的篩孔164和塞子162因橡皮膜樣結構163的存在而貼緊在一起,兩者因結構設 計時互補而封合住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橡皮膜樣結構163上有孔166。
密封件85可在附件65和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7之間形成密封。管狀容 器11的第一端16內含有容許空氣透過但隔離活性成分13從第一端16內漏出的 第一封閉部件18;管狀容器ll內含有活性成分13,活性成分13之間留有空隙 (見附圖18);
在未觸發時,有篩孔的篩板161固定於管狀容器11第二端的開口 17上, 將第二端17密封住,只留有篩板161上的篩孔164為開口;篩板161上的篩孔 164和塞子162因橡皮膜樣結構163的存在而貼緊在一起,兩者因結構設計時互 補而封合住管狀容器11的第二端17,從而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不會從第二 端17漏出。
壓力觸發時,壓力作用於塞子162上,使託住塞子162的橡皮膜樣結構163 發生形變,塞子162離開篩板161的篩孔164,使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溶媒 91的混和液從第二端17通過篩板161的篩孔164,再進而通過橡皮膜樣結構163 上的開孔166進入患者相應腔體內。(圖6)
使用時,先用附件65吸取溶媒,之後通過密封件85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 端16相連接,第二端17放入接受者或患者口腔或其他腔體中;推動附件65的 推桿使所吸取溶媒通過第一端16進入管狀容器11內,穿過第一封閉部件18與 活性成分13混合,活性成分13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溶解到溶媒中;溶媒繼 續沿著管狀容器11前行,活性成分13和溶媒混合物觸發性封閉部件12的塞子 162離開篩板161,露出篩孔164,活性成分13和溶媒一起通過第二端17從篩 孔164,再進而通過橡皮膜樣結構163上的開孔166,輸送到患者口腔或相應腔 體中,從而完成輸送(見附圖18) 實施例10
在實施例1-10的基礎上,在其第二端17的外邊設有一個隔離部件19,自 由取下或套上於第二端17處,隔離部件19用於阻止觸發性封閉部件12被汙染;使用時,將隔離部件19取下,餘下的歩驟就和實施例1-6—樣,從而完成輸送 (見附圖9)。
實施例11
在實施例11的基礎上,在其第二端17與第一端16的外邊各設有一個隔離 部件19,自由取下或套上於第二端17與第一端16處,隔離部件19用於防止管 狀容器兩端16和17、觸發性封閉部件12、第一封閉部件18和活性成分13被汙 染;使用時,將兩個隔離部件19取下,餘下的步驟就和實施例8—樣,從而完 成輸送(見附圖9) '
權利要求1、一種被動方式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具有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的管狀容器(11),所述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具有開口,並且在所述第二端(17)設有觸發性封閉部件(12),其位置設在管狀容器(11)內或與第二端(17)相連;所述觸發性封閉部件(12)是指該部件在未觸發狀態下,為封閉第二端(17)的封閉性部件;而在滿足觸發條件的狀態下,成為對第二端(17)的非封閉性部件。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由觸發性封閉部件(12)封閉於管狀容器(11)內的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 述觸發性封閉部件(12)為溶媒或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所述溶媒或壓力觸發部 件未觸發時,為封閉管狀容器的(11)的第二端(17)的封閉性部件,阻礙活性 成分或其製劑(13)從第二端(17)漏出,而當與溶媒或壓力接觸後溶解或變形 成為對第二端(17)的非封閉性部件,允許活性成分或其製劑從第二端(17)釋 放。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觸 發華封閉部件(12)為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所述溶媒觸發性封閉部件全部由速 溶性材料製成。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速 溶性材料為速溶性微孔材料。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速 溶性微孔材料為棉花糖、膨化材料、充氣巧克力、速溶膜,速溶片劑或口崩片劑。
7、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觸 發性封閉部件(12)為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所述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包括如下 部件板狀物(訴)、壓力敏感部件(96)、控制板狀物運行軌跡的套筒(35), 所述套筒(35)—端封閉,壓力敏感部件(96)固定於該封閉端,套筒(35)另 一端與管狀容器的(11)的第二端(17)相連接,套筒(35)的側壁設有開口 (38)。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壓力敏感部件(96)為彈資或壓縮空氣套筒(322)。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控制板狀物(98)向第一端(16)行程的第一終止點(33)和向套筒(35)封閉 端行程的第二終止點(34)。
10.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觸發性封閉部件(12)為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所述壓力觸發性封閉部件包括如 下部件封閉第二端(17)的具有開口的第一密封部件(71)、與第一密封部件 的開口 (77)相嚙合的第二密封部件(72)和連接第一封閉部件(71)和第二封 閉部件(72)使其不會掉入患者口腔和其他相應腔體中的連接部件(73)。
11.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第二密封部件(72)為塞子狀部件或其上設置有與第一密封部件的開口 (77)相 嚙合的凸起的板狀物,所述連接部件(73)為彈性絲狀物、有孔彈性薄膜或杆狀 物,所述杆狀物具有能穿過第一密封部件的開口 (77)的細長端和不能穿過第一 密封部件的開口 (77)的膨大端。
12. 如權利要求1-11任一項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 在於還包括能夠向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提供溶媒或壓力的附加部件, 所述附加部件包括本體(93)和夾持部(95),所述本體(93)能夠向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提供溶媒或壓力,所述夾持部(95)能夠將所述本體密封 固定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所述本體(93)和夾持部(95)是一個 附加部件具有的兩個功能部分或者本體(93)和夾持部(95)是兩個獨立的部件。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附加部件為滴管膠頭(56)。
14.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本體(93或65)包括具有出口部(61)的管體(69)、活塞(66)、與活塞相連 的推拉杆(68),所述夾持部(95)是能夠將所述本體(93或65)密封連接於管 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的部件(85)。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本體(93)為注射器類結構(65)和所述夾持部(95)為能夠將所述注射器類結 構(65)密封連接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的部件(85)。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能夠 將所述本體(93或65)或注射器類結構(65)密封連接於管狀容器(11)的第 一端(16)的部件(85)為密封環狀部件(85a 、 85b或85c),其形狀為環狀物, 其內部具有貫通上下的小孔,小孔與所述本體(93或65)或所述類注射器結構(65)的出口部(61)形成密封,密封環狀部件(85a 、 85b或85c)的外側與 第一端(16)的內壁或外壁形成密封。
17、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附加部件本體(93)或夾持部(95)的下端還包括一個尖銳部件(52),所述尖 銳部件(52)形狀為錐形,錐形直徑小於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內徑, 錐形尖銳一端有開口,內部中空,所述開口允許空氣和溶媒自由通過。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 置中還包括位於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之間 的將管狀容器(11)中的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第一端(16)隔離的第一封 閉部件(18a或18b),所述第一封閉部件(18a或18b)允許空氣和溶媒通過, 其處於固定狀態或能夠在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 )與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 之間自由移動。
19、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 置中還包括對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進行封閉的第二封閉部件(181), 第二封閉部件(181)位於第一端(16)的開口上,所述第二封閉部件(181)空 氣不能透過,使所述活性成分或其製劑(13)與外界在物理和化學上隔離。
20、 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 括套在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上的管套隔離部件(19); 所述管套隔離部件(19)為管狀物, 一端封閉, 一端有開口,開口端直徑略大於 管狀容器(11)的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管套隔離部件(19)能夠防止 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被汙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送活性成分或其製劑的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具有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的管狀容器(11),所述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具有開口,並且在所述第二端(17)設有觸發性封閉部件(12),其位置設在管狀容器(11)內或與第二端(17)相連;所述觸發性封閉部件(12)是指該部件在未觸發狀態下,為封閉第二端(17)的封閉性部件;而在滿足觸發條件的狀態下,成為對第二端(17)的非封閉性部件。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滴管或吸管輸送裝置能有效地將活性成分以固體保存,使用時該活性成分可迅速與液體一起給藥,能有效地控制給藥劑量,尤其適宜於臨床年老、年幼和急救患者使用。
文檔編號A61J3/00GK201235076SQ200720128380
公開日2009年5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日
發明者玲 董 申請人:玲 董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