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2023-04-01 08:51:58 1
化學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
一、學習任務概述
二、學習對象特徵分析
(一)教學對象
初中三年級學生,經過之前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掌握了一定的化學學習方法,有一定的分析以及總結歸納能力,但是對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可能還是會有困難。
(二)教學背景
本課是初中三年級的一堂化學基礎知識課,本節課主要是學習有關化合價的一些知識,根據幻燈片展示出的一系列上節課學習的化學式的實例,提出化合價的概念,總結化合價的規律。
(三)知識基礎
本節課是主要介紹一個化學基礎概念,學生在學習了化學式之後,通過具體實例來學習化合價的概念,並通過練習與小組同學進行討論總結出化合價的規律。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重要性質,這種性質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時才表現出來。就是說,當元素以游離態存在時,即沒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結合成化合物時,該元素是不表現其化合價的,因此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
(四)能力基礎
1. 學生思維活躍,不怕困難,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先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去請教別人。
2. 在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下,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五)學習風格分析
1.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感,並積極去探索新事物,發現新現象。 2. 和別人的比較,得出強有力的結論有強烈的爭強好勝心,推動學習。 3. 想得到老師的好評,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六)情感態度
1. 學生能夠認識到化學的趣味性,並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對化學基礎
知識之間的.聯繫做出合理的解釋。
2. 學生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識。
三、學習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理解化合價的本質;
2、讓學生掌握化合價中元素化合價的一些規律,熟記一些常見的化合價,並學會根據化學式計算化合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來學習化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整理、尋找規律的學習能力,並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
2、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形成規律性認識的能力,在課堂練習中培養鞏固學生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中,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教育;
2、滲透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
3、形成從現象到本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
4、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四的內容,本單元的內容是初中化學「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是初中學生進行探究的基礎和結果,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而且本單元基本概念比較集中,這些概念是初中化學中最核心的一些念, 所以,本單元的內容對於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後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單元課題四中的內容化合價是初中化學的基礎知識,新教材對化合價這一部分內容不要求認識化合價的定義,不要求認識化合物中化合價的數目和正負是根據什麼得到的。這部分知識點和舊教材相比理解的程度變了。只可以簡單的
知道離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是該元素的一個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而共價化合物只能一字不提。所以化合價這部分內容只能要求學生知道在化合物裡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在單質裡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在化合物裡,元素的化合價只能靠記憶解決。建議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熟記幾種元素如:氫、氧、鈉、鉀、鎂、鋁、鐵、硫、氯等的化合價和常見的變價。這是必要的。但沒有必要讓他們一下子熟記表列所有元素的全部化合價。應該通過實際運用在不斷練習中達到熟記的程度。對於那些短期內背熟而長期不用的元素的化合價,到用時可能又記不清了;相反,通過練習抓住化合價、化學式的相關聯繫和初中化學裡最常見元素的化合價,便可很快地推算出一些未知元素在給定化合物中的化合價。
根據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寫出它們的組成物質的化學式,或根據化合物的化學式判斷出各組成元素的化合價。這實際是讓學生通過關於化合價的命題進行練習。以熟練掌握相關化學用語的一種手段。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次飛躍。對於根據化合價寫化合物化學式的解題,課文給出的比較清晰,明了解題步驟、方法。所以課堂教學應以講練結合、練習為主的方式進行。
五、教學重難點分析
(一)教學重點
1、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2、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
(二)教學難點
1、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價規則確定物質的化學式。
六、評價量規
七、學習資源與環境
近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並且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極大的豐富了教與學的手段,使學習的觀念、方法得到了更新,學習的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學習中引入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更好地豐富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利用幻燈片、圖片、網上相關資料等資源,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學生通過課前調查,略讀,詳讀,課堂討論,分組討論,資料查詢,課後交流等活動方式,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1)教師利用PowerPoint製作課件,從網絡上下載圖片及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討論,課後通過網絡查詢整理交流,更加深入的了解所學的知識。
八、問題情景創設
在複習化學式及周圍數字的含義的基礎上,創設問題情境:化學式中的這些數字是由什麼決定的?引出本節的主題:化合價。通過舉例分析化合價和化學式。通過舉例分析硫化氫的形成過程,了解化合價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