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2023-04-01 16:05:23 3
楚國攻打韓國的雍氏(地名),韓國向西周調兵徵糧,周天子感到十分苦惱,跟蘇代(戰國洛陽人,蘇秦弟)商量。蘇代說:「王不必煩惱,臣能替大代王解決這個難題,臣不但能使韓國不向西周調兵徵糧,還能讓王得到韓國的高都(又作郜都,在今河南省洛陽縣西南)。」周王聽了這話,非常高興的說:「如果賢卿能為寡人解難,那麼以後寡人的國事都聽從賢卿的意見。」
於是蘇代前往韓國,拜見相國公仲侈說:「難道相國沒有聽說楚國的計劃嗎?楚將昭應曾對楚懷王說:『韓國因連年爭戰,兵疲馬困,倉庫空虛,沒有力量固守城池。假如我軍乘韓國糧食不足時,率兵攻打韓國的雍氏,那麼不用一個月就可以佔領雍氏了。』如今楚國圍雍氏已有五個月,可是仍然沒能攻下蘇代是誰,這也證明楚國已疲憊不堪,而楚王也開始懷疑昭應的說法。現在相國竟然向西調兵徵糧,這不是明明告訴楚國,韓國已經精疲力竭了,昭應知道以後,一定會請楚王增兵包圍雍氏,雍氏就守不住了。」
公仲侈說:「先生的見解很高明,可是我派的使者已經出發了。」
蘇代說:「相國為什麼不把高都送給西周呢?」
公仲侈很生氣的說:「我不向西周調兵徵糧已經夠好了,憑什麼還要送給西周高都呢?」
蘇代說:「假如相國能把高都送給西周,那麼西周一定會與韓國邦交篤厚,秦國知道後,必然大為震怒,而焚毀西周的符節(在春秋戰國時代,使者出使都要帶符節,以便核對驗證,所以焚燒符節,就代表兩國斷絕邦交),斷絕使臣的往來。換句話說,相國只要用一個貧困的高都,就可以換一個完整的西周,相國為什麼不願意呢?」
公仲侈說:「先生的確高明。」
於是公仲侈決定不但不向西周調兵徵糧,並且把高都送給西周,楚國也就退兵而去。
魏相田需死了,楚相昭魚(即昭奚恤)對蘇代說:「田需死了,我擔心張儀、薛公(戰國趙人,曾隱居於賣槳人家,為魏公子無忌所敬重)、公孫衍等人中有一人出任魏相。」
蘇代說:「那麼你認為由誰作魏相,對你比較有利呢?」
昭魚說:「我希望由太子(即後來的魏昭王)自己出任宰相。」
蘇代說:「我為你北走見魏王,必能使太子出任宰相。」
昭魚說:「先生要怎麼說呢?」
蘇代說:「你當魏王,我來說服你。」
昭魚說:「那我們現在就試試。」
蘇代說:「臣這次由楚國來時,楚相昭魚非常擔憂,臣問他:『相國擔心什麼?』昭魚說:『魏相田需死了,我擔心張儀、薛公、犀首(原為古官名,因公孫衍曾任此官,後為公孫衍別稱)等人中必有一人出任宰相。』臣說:『相國不用擔心,魏王是位明君,一定不會任用張儀為相,因為張儀出任魏相蘇代是誰,就會親秦而遠魏;薛公為魏相,必會親齊而遠魏;犀首為魏相,必會親韓而遠魏。魏王是明君,一定不會任命他們為相。』臣又說:『最好由太子自己出任宰相,因為他們三人知道太子早晚會登基為王,出任宰相只是暫時性的,為想得到宰相的寶座,他們必會極力拉攏與自己親近的國家與魏結交,憑魏國強大的國勢,再加上三個萬乘之國的盟邦極力靠攏,魏國必然安全穩固,所以說不如由太子出任宰相。』 」
於是蘇代北去見魏王,惠王果然任命太子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