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 1996年3月20日,英國狂牛症恐慌震全球
2023-04-02 02:32:27 1
24年前的今天,1996年3月20日,英國政府首次承認,吃狂牛症可能會導致致命的腦衰竭疾病。到目前為止,英國已經發生了10種這樣的疾病,其中8種已經死亡。這個消息傳開了,在英國和全世界引起了恐慌
2000年10月26日,英國政府終於鼓起勇氣發表了《狂牛症調查報告》,該報告長達10卷,記錄了狂牛症至今的傳播情況。許多內容令人震驚令英國人民更加憤怒的是,當時的內閣部長和其他官員一再誤導公眾,讓他們認識到英國牛肉產品和人類感染狂牛症的危險。10月25日晚7點左右,比利·麥卡蒂爾像往常一樣離開了他在北部城市阿比丁的家,驅車10分鐘來到市郊山坡上的市立皇家醫院。他和21歲的女兒唐娜坐了一個半小時。今年9月,唐娜在被診斷出患有克羅伊茨菲爾德-雅各布病後住進了醫院。比利像往常一樣和女兒聊天,撫摸她的頭髮,想盡一切辦法讓她開心。第二天下午12: 32,他打開收音機,聽到英國農業大臣尼克·布朗宣布政府對狂牛症的全面調查結果。事後,比利生氣地說,「聽到布朗宣布結果時,我非常激動。」當然,有一點寬慰。畢竟,結果出來了,但更多的是憤怒,因為調查報告的結果太令人震驚了。部長們提交了這樣一份報告,我不會祝賀他們,因為這一悲劇永遠不會重演,我不會接受他們的道歉。據醫生說,比利的女兒最多能活半年。
布朗宣布的調查報告給英國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賠償壓力,每一個狂牛症的受害者都有望獲得至少100萬英鎊的賠償。花了兩年半時間完成的調查報告一發布,公眾的批評就接踵而至,指責前保守黨政府在處理牛海綿狀腦病危機時犯了致命的嚴重錯誤。為了避免引起消費者恐慌和牛肉出口造成的外匯損失,它毫不猶豫地發起了一場虛假的宣傳運動來安撫人心。
英國在1986年證實了第一頭牛感染了牛海綿狀腦病(BSE)症狀,但政府一直引用1989年的一項研究結論,聲稱狂牛症不會傳染給人類。直到1996年,英國政府才承認人類也可能感染狂牛症,這使英國人民感到被欺騙了。英國首相布萊爾表示,政府正計劃賠償狂牛症的受害者。農業大臣布朗說,英國政府已經撥款數百萬英鎊建立一個信託基金來解決賠償問題。在英國,已知至少有70人死於新型克雅氏病,醫學界懷疑克雅氏病可能與食用由患有狂牛症的牛製成的肉製品有關。然而,另一項研究指出,在最壞的情況下,英國可能有134,000名狂牛症患者。
由於狂牛症潛伏期極長,工黨政府承認無法預測最終受害者人數,因此賠償總額可能遠遠高於信託基金。英國政府計劃首先與受害者家屬舉行會談,討論賠償計劃的細節。梅傑是英國狂牛症危機最嚴重時期的首相,得知報告內容後,他深感內疚,稱保守黨必須為其疏忽承擔全部責任。
199調查報告公布後不久,英國又傳出了兩個令人震驚的消息。10月28日,克雅氏病奪去了一名14歲女孩的寶貴生命死者的名字是佐伊·傑弗裡斯。她在英格蘭北部威根鎮的家中去世。她的母親海倫告訴第四頻道:「一天早上,當她起床時,她什麼也沒做,就像她上床時,她是一個人,當她起床時,她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人。」海倫不再吃肉了,她說她對女兒的死感到非常內疚,因為她很久以前就給女兒買了一些便宜的牛肉漢堡,她懷疑是肉讓她女兒感染了這種奇怪的疾病。「那是最便宜的漢堡,」她說。從兩歲半到五歲,佐伊大約一周吃三次飯。「傑弗裡斯在12歲時被診斷患有克雅病,是英國第86例狂牛症患者由於克雅氏病的發病率大多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前人們認為老年人不太可能感染這種致命的疾病。然而,就在年輕的傑弗裡斯去世前幾天,英國一名74歲的老人也奪去了克羅伊茨菲爾德-雅各布病的生命,從而使醫學界擔心該病的潛伏期可能比原先預計的要長,受感染的人數可能比先前估計的要多得多。
英國流行病學家羅伊·安德森說,在此病例之前,所有患有克雅病的人都是年輕人。因此,這位老年患者的死亡意味著這種致命疾病的潛伏期可能會更長。
第三世界受害者
狂牛症再次威脅英國人。10月29日,英國媒體披露了進一步詆毀英國政府的消息。當瑪格麗特·柴契爾上臺時,英國曾向第三世界出口大量類似於被狂牛症汙染的飼料牛肉。
1988年3月,當時的保守黨政府了解到,當時英國牛的狂牛症感染可能源於用類似動物(所謂的MBM)的肉、血、凝膠和脂肪製成的飼料。因此,1989年7月,英國政府禁止在英國本土使用。一周後,英國政府正式通知歐盟,然後是歐洲共同體(EEC),告知英國政府對這種牲畜飼料的疑慮。然而,直到八年後的1996年3月,全球才正式禁止這種飼料的出口。
目前,最令人不安的是,沒有人知道有多少個國家,有多少頭牛食用,以及有多少英國牛飼料可能導致狂牛症。據英國海關統計,以1989年為分水嶺,在此之前,英國向歐盟國家出口了約2.5萬噸MBM,向歐盟以外的國家(主要是中東和非洲)出口了約7萬噸1991年,MBM對歐洲國家的出口突然降至零,但與此同時,MBM對第三世界的出口增加到3萬噸。英國媒體透露,在英國政府得知該問題後,仍購買該飼料的國家包括捷克共和國、阿爾及利亞、泰國、南非、肯亞、土耳其、利比亞、黎巴嫩、波多黎各和斯裡蘭卡。
狂牛症極其頑固。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狂牛症極其頑固。牛屍體在高溫下燃燒後,帶有病原體的蛋白質保留在灰燼中,隨著灰燼的掩埋,蛋白質逐漸滲入土壤。
消息人士此前透露,英國環境署非常擔心林肯郡焚化爐(該焚化爐於今年4月啟用,每天焚燒250噸牛)未能完全摧毀牛身上感染牛海綿狀腦病(BSE)的蛋白質(即足以將疾病傳播給人類的物質)。對焚化爐灰燼的測試顯示,這些潛在的致命蛋白質仍然留在裡面。根據操作流程,含狂牛症蛋白的骨灰將通過卡車運送到英格蘭北部的斯堪索普,然後傾倒在林肯郡北部的溫特頓村。英國環境署已要求焚燒廠的所有者採取措施改善焚燒效果,並開始設計和安裝新設備。
還有消息稱,環境署正在調查林肯郡布萊頓鎮一個廢棄的保齡球館,裡面有數千噸牛的屍體。根據當地居民自己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可以看到卡車離開堆滿牛屍體的垃圾場。其中一張照片還顯示卡車上有蛆。
,根據已制定的計劃,這些牛的屍體應該在被放入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的焚化爐以破壞狂牛症蛋白質之前被煮沸並搗碎成肉醬但是直到2000年4月,英國只有一個焚燒爐可以在如此高的溫度下焚燒牛的屍體。結果,成堆的牛屍體被藏在全英國的秘密倉庫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