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作者是誰朝代(吳承恩是哪個朝代的)
2023-04-01 23:58:40 1
《西遊記》是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那麼吳承恩為什麼要寫西遊記?
吳承恩為什麼要寫西遊記
首先,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小說發展的繁榮階段,這為吳承恩寫《西遊記》提供了更多的素材積累和更好的文化氛圍。當然,朝代的文化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更多的還是與作者自身的緣由分不開。
吳承恩自幼家境清貧,但他非常聰慧,勤奮好學,閱讀過非常多的稗官野史、志怪小說,熟悉各種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早年博覽群書的基礎造就了他深厚的文學底蘊。
吳承恩雖然在讀書時期憑藉自身的努力,得到了當時龍溪書院創建人葛木的賞識,但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生活的困頓和多年科考不中,讓他加深了對官場、考場腐敗的認識。直到1550年,吳承恩補得一個歲貢生,然而那時他已年近五十。好景不長,吳承恩自身性格上的清廉耿直讓他不容於官場。1558年,他因被人誣告,憤而辭官,拂袖歸去。
官場科舉和封建社會的黑暗,使得吳承恩更多的寄情於創作志怪小說,表達內心的憤懣,抒發鬱結。《西遊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抱負和在官場上的理想。吳承恩本身的性格其實和唐僧有著不少的共同點,比如耿直、善良、寬容、慈愛,但奈何前往西天取經靠著唐僧一個人是絕對完不成的,這正如吳承恩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個人政治理想。所以,他在小說中幻想著感化敵人,有了徒弟三人護送並求得正果。
吳承恩與西遊記介紹
吳承恩作為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流傳於後世的作品其實並不多,最膾炙人口也最經典的當數他的《西遊記》了,其餘的作品只有《射陽先生存稿》四卷以及志怪小說集《禹鼎記》,後者目前已經失傳,這不得不說是古代小說文學發展的一大遺憾。
吳承恩寫《西遊記》並不是偶然的,他自幼喜歡搜奇獵怪,每每喜愛涉獵一些稗官野史、志怪小說,從而內心對於神話傳說、神仙鬼怪、民間故事都特別熟悉。後來,生活和官場上的失意讓吳承恩加深了對官場腐敗、社會黑暗的認識,他更願意用創作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對現實的失望和不滿。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西遊記》誕生了。一開始,吳承恩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中間則因故停止多年未能繼續寫下去,直到晚年被人誣告而辭官歸來才得以完成《西遊記》的後續部分。
作為中國四大經典名著之一,《西遊記》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它的出現,無論是在其故事本身、表現形式,還是背後蘊含的深意,都是值得很多學者去認真研究的。
《西遊記》不僅僅只是一本師徒四人歷盡磨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它也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抱負和在官場上的理想。吳承恩本身的性格其實和唐僧有著不少的共同點,比如耿直、善良、寬容、慈愛,但奈何前往西天取經靠著唐僧一個人是絕對完不成的,這正如吳承恩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個人政治理想。所以,他在小說中幻想著感化敵人《西遊記》的作者是誰,有了徒弟三人護送並求得正果。
2010年,為紀念吳承恩與《西遊記》,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播出,讓觀眾能更深刻地了解到他們之間的故事。
吳承恩的作品
吳承恩是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文學家,他一生創作頗豐,但由於家境清貧,且他唯一的兒子早喪,膝下再無其他子女,導致他的作品多數都遺失了。
吳承恩曾寫下了《二郎搜山圖歌》這首著名的詩篇,諷刺痛斥當時隨明世宗南巡承天府的文武大臣大撈民眾的錢財,使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之事。
在吳承恩編著《西遊記》時,除了自幼看各類志怪小說和神話故事打下的文學基礎,他還遊覽名山大川,以此積累更多的感性素材,最終完成了這本家喻戶曉的《西遊記》。這部小說中的故事與人物都寫得生動有趣,含義深刻,逐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流傳出去,馳名世界。
《射陽先生存稿》是吳承恩的一本詩文集。其詩歌的內容佔了絕大多數,主要是吟詠歌頌各類的山川景物以及抒發作者內心的情懷,也有一部分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除了上述這些作品之外《西遊記》的作者是誰,吳承恩還曾參考唐代小說《酉陽雜俎》、《玄怪錄》等書而寫下了一本短篇志怪小說合集——《禹鼎志》,但後來因為生活動蕩不安而散失了,僅存一篇原序。還有一本《花草新編》,是吳承恩編輯過的一本詞集,同樣也失傳了。
因此,吳承恩雖創作了不少的作品,但是保存下來被世人所知的卻並不多。他散失的文稿可能是現今存稿的十倍、百倍,甚至更多,這不得不說是文學史上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