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5篇
2023-04-02 15:49:43 1
《西遊記》是我從小到大在四大名著裡最喜歡的一本,裡面的人物形象描寫得生動有趣,一些其中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最令我難忘的還要數《三打白骨精》。下面是範文模板網推薦的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僅供大家借鑑。
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 (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編寫而成,在這麼多豐富多彩的故事中,我最喜歡《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孫悟空去摘桃子,回來時,用火眼金睛發現白骨精變成了一位花容美貌的女子,給唐僧送齋飯,孫悟空連忙向白骨精打去,她用法術走了真身,變了個假屍。後來由又變成了老婆婆和老公公來騙唐僧,孫悟空三番五次地將他們打死,唐僧被他們耍得團團轉,不分青紅皂白就念緊箍咒,趕走了孫悟空。
我覺得唐僧的本意是好的,出家人不能行兇,平白無故打死好人,但是他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再加上豬八戒,好吃好色,在一旁搬弄是非。可後來,我就覺得唐僧有點偏激,畢竟孫悟空是保他西天取經,武藝高強的人,怎麼這麼容易就趕孫悟空走呢?白骨精她陰險狡猾,善於變化,利用唐僧的善良和迂腐,使唐僧師徒最終反目成仇。
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詭計,可見孫悟空是多麼的警覺。在唐僧一再誤會下,他仍然忠誠地對待師傅,寧可忍受緊箍咒的折磨也要降妖除魔,這是難得可貴的鬥爭精神。甚至在最後被唐僧趕走時對師傅的最後一拜可以看出孫悟空對師傅的情深意重。
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大家千萬不要被表面現象和虛情假意所矇騙。特別是現在的壞人很多,為了利益四處騙人,不擇手段。他們是虛偽的,內心是陰暗的,常常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利益引誘你,挑撥你和朋友之間的友情,讓你失去財產等。要記住:防人之心不可無。
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二)
今天我看了《西遊記》第十四回《三打白骨精》。它講了白虎嶺上有一個妖精,叫白骨夫人,十分想吃唐僧肉,就變為少女、老婆婆、老公公來騙取唐僧肉,最後被孫悟空打敗的故事。
看了它,我有三大感受。
白骨精真狡猾!
白骨精為了得到唐僧肉,她變化多端。一會兒變少女來給八戒他們送飯,一會兒變老婆婆來找女兒,一會兒又變成老公公來找妻子和女兒,卻每次都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被「打死」。結果狡猾的白骨精每次都用解屍法把屍首留在地上,自己化作一縷青煙逃跑了。她是個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
八戒自私又不負責任。
悟空被唐僧念緊箍咒,後來又被趕走,八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他明明知道悟空本領高強,還有火眼金睛,能識破妖怪,僅是因為沒有吃到妖怪給的飯,就誣陷悟空,讓唐僧不要相信悟空,害得悟空被師父趕走。後來唐僧被妖怪抓走,八戒救不出,只好請回悟空。為了讓自己出口氣,就是非不分,不調查清楚就隨便斷言,說話不負責任,誣陷別人,結果一定害人又害己。
悟空堅守職責、知恩圖報。
悟空臨走前告訴沙僧:「以後遇到妖怪,就說齊天大聖是師父的大徒弟,這樣妖怪們就不敢害師父了。」說完,給唐僧磕了個頭,才依依不捨地駕雲回花果山。可是他一聽八戒說師父有難,儘管肚子裡有怨恨,可還是馬上去妖怪地方救出唐僧,使得師徒二人重新和好。因為,當年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是唐僧把他救了出來,所以他感恩圖報。我懂得了,人要堅守職責,而且要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這就是我對《三打白骨精》的看法。
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 (三)
在這個假期裡,我讀了一本書,它既有趣又好看,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這個故事主要寫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的故事。
當我讀完「三打白骨精」這個小故事的時候,我覺得,作者描寫孫悟空三次將白骨精打死,一定有他的意味在裡面,孫悟空三次打白骨精,師傅唐僧和孫悟空之間的矛盾,一開始是「頓生嫌隙」,從而發展到「恩斷義絕」。在這一回合中,我可以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充分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的第一號人物。從這一回合中,我可以明顯地看出他的樂觀、聰明、靈活、除惡務盡和充滿了鬥爭精神。儘管唐僧對他的誤會很深,但是他還是對師傅忠心耿耿。無論白骨精如何變化,都瞞不過他,他的火眼金睛能夠看透一切,金箍棒也是威力無窮。
唐僧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他不畏艱險去西天取經,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雖然他心地善良,堅定信仰,但他又是非不分,以致孫悟空打死白骨精這個問題上,受豬八戒的挑撥而趕走孫悟空。
豬八戒在這一回合中,受第一次變化後的白骨精的美色誘惑,顯示了他的好色,富有嫉妒心,喜歡搬弄是非的性格特點。
白骨精的三次變化,使師徒反目成仇,可見她是一個狡猾、陰險和善於變化的妖魔。
通過對「三打白骨精」的閱讀,我大致了解了《西遊記》的藝術特點。其中,最顯著的藝術特點是:(一)奇幻。小說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故事情節引人入勝,為讀者創造了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同時又富有生活氣息。(二)奇趣。《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小說中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孫悟空的樂觀主義;豬八戒農民式的憨厚樸實、懶惰自私、貪吃好色、自作聰明,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的結合起來,這也是《西遊記》中奇趣的重要原因。如孫悟空身上的猴子屬性,豬八戒身上具有的現實生活中豬的一些屬性,一一地展現出來。
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 (四)
「妖怪,哪裡跑!」這句話一定感到耳熟吧?沒錯,這是《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口頭禪。《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章節就是《三打白骨精》。
《三打白骨精》的主要內容是: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取經途中遭遇白骨精。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保自己長生不老。
一開始她變成了一個送飯的年輕女子故意接近他們。幸好及時趕回的孫悟空火眼金睛發現了她的真面目一棒把她打死了。白骨精見情況不妙,丟了一堆白骨在那裡,真身逃走了。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不甘心的白骨精又變成一個找尋女兒老奶奶,在唐三藏面前故意裝可憐。悟空定睛一看,又是白骨精!一棒子掄過去,一個屍體倒在棒下。唐僧不識妖怪,反而責怪孫悟空連傷母女二人,恣意行兇,念起了緊箍咒!白骨精第三次化身為一個老爺爺,再次來到唐僧面前,孫悟空一眼認出妖怪,為保師傅安全,強忍緊箍咒的痛苦,再次將他打死!唐三藏一氣之下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
有些人就像唐三藏一樣,在沒搞清楚事情之前就亂下結論,這很容易冤枉好人。倘若不是孫悟空重情重義,在唐三藏再次遇難時毅然前往救助,他又如何能到得西天?又如何能取得真經順利返唐?在咱們生活中也一樣不能在不明真相的時候隨便冤枉人。如果警察也和唐僧一樣,亂下結論,好人也可能變成壞人,壞人更可能逍遙法外!
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我自己受到的冤枉!昨天淘氣表弟來我家了,他閒著無聊就開始找我的麻煩。他拿了根小木棍鑽到桌子底下開始偷偷攻擊我,不明真相的我腿部多處被打!一怒之下,我把他從桌子底下拉出來踢了他一下,沒想到他竟然委屈的哭了起來!更過分的是跑到媽媽面前告狀。不明真相的「唐三藏」上來就開始念「緊箍咒」!「緊箍咒」念完就開始一頓「竹筍炒肉」。我真想問一問:糊塗的「唐三藏」,你了解「孫悟空」的感受嗎?
讀了《三打白骨精》我想說的是: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因果再下結論,不然可能會給別人的心理造成難以估量的傷害。
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 (五)
《西遊記》主要講述了唐僧及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中降妖除魔,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
其中《三打白骨精》這一章,我印象深刻。這一章主要講: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變成少女、老奶奶和老爺爺,接二連三欺騙唐僧,而唐僧善惡不分,一再上當,幸虧有孫悟空的火眼金晴識破妖怪及陰謀。唐僧卻執迷不悟反而把孫悟空趕走,險些被白骨精吃掉的故事。
看完這篇故事,我從孫悟空身上感受到了他的責任心:因為只有他具備看穿妖魔的能力,所以不管唐僧念不念緊箍咒,孫悟空的原則都是:見妖魔就打。即使唐僧有錯怪他的時候,孫悟空還是在默默地保護著唐僧。最終孫悟空完成除妖任務,保護唐僧去西天取得了真經。
我從豬八戒身上感受到:做事要講究方式方法,它去花果山請孫悟空回來解救師傅,遭受碰壁時,運用了激將法:「孫猴子,那個妖精說你的法力不過如此,就是個弼馬溫嘛!」激發了悟空的鬥志,順利請回猴哥,當然,孫悟空內心也是放不下師傅的。
我從唐僧身上看到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作風。孫悟空救出師傅後,唐僧對悟空道歉:「對不起,悟空,我不該懷疑你的!」作為師傅,錯了能承認,能道歉!那麼徒弟的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這個團隊肯定會更加的團結。
我覺得,以後我在學習上也要講究學習方法,做任何事情,要有責任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要實事求是的對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西遊記中,每個人物的優點,爭取做最好的自己!
三打白骨精讀後感500字5篇相關文章:
1.三打白骨精觀後感500字範文5篇分享
2.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讀書心得600字五篇
3.精選《西遊記》讀後感500字5篇
4.《西遊記》讀後感5篇500字優秀範文
5.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讀書筆記五篇
6.三打白骨精讀後感範文模板五篇
7.三打白骨精讀後感讀書心得300字五篇
8.《西遊記》讀後感範文500字優秀5篇
9.《西遊記》讀書心得500字5篇優秀範文
10.西遊記讀後感500字範文賞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