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中國在南海新發現可燃冰但商業開採難度大
2023-03-31 20:25:18 2
港媒稱,靠近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的南中國海海域日前發現了新的「可燃冰」儲量,這意味著開發高純度燃料作為新能源又邁出了重大的一步。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27日援引《廣州日報》消息稱,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該海域的海底發現了這一成果。
報導稱,政府在3年前就證實了廣東沿海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存在可燃冰。該區域的儲量可能相當於1000億到15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調查發現,冷泉區位於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水深為1350至1430米,其中已探查發現有冷泉活動的區域約350平方千米。
政府還沒有公布這一新的儲量能產生多少天然氣。
調查報告說,去年5月和10月以及今年3月的三次調查任務證實了海底存在大量可燃冰。
可燃冰或者說甲烷水合物是指內含天然氣的冰晶。
報導稱,它一般是在海床急劇降至深海海底的大陸架邊緣發現。
由於其高能量密度,可燃冰是一種很具吸引力的潛在能源。
因為壓縮程度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內含約164立方米的常規天然氣。
報導稱,要挖掘這種燃料作為商業用途還面臨著巨大挑戰。
這其中包括在海底收集可燃冰時可能出現的融冰和氣體散發,以及土地滑動和坍塌的危險。
調查使用的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海馬」號4500米級非載人遙控潛水器。因為這是「海馬」號研發成功後第一次應用於海洋地質調查,故將該「冷泉」命名為「海馬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