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的9大謎團!秦始皇遺體完好嗎?
2023-03-31 16:30:05 3
傳說秦始皇死後,他躺在一個純金製成的棺材裡,在墨丘利河裡漂浮。秦始皇的身體完好無損,並用他的靈魂統治著一切。中國考古學家從1974年春天就發現了秦始皇陵,也發現了秦始皇陵的埋葬地,但在檢測中發現汞含量嚴重超標。
神秘1:秦始皇的身體狀況好嗎?
20世紀70年代中期,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女屍」的發現震驚中外。骨頭保存完好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因此,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將會保存完好。
雖然客觀上有可能保護這些遺蹟,但秦始皇的遺蹟是完整的嗎?如果僅僅從屍體保護技術的角度來看,西漢離秦朝不到100年的女屍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秦朝也應該有防腐技術來保護屍體。
問題是秦始皇在外出旅遊的途中去世了,更糟糕的是,在炎熱的夏季,在「屍體」被運到很遠的地方之前,它就散發出一股惡臭。為了防止臭味的擴散,趙高和胡海立即派人從河裡撈起一筐筐鮑魚,把鮑魚和「屍體」放在一起,使之變得臭烘烘的。
就這樣,經過50多天的長途顛簸,9月,這些屍骨終於被運回鹹陽參加葬禮。秦始皇去世和安葬之間的時間間隔將近兩個月。根據當代遺體保護的經驗,一般遺體保護必須在死者死後立即進行。如果有輕微的延遲,身體本身已經開始改變,恐怕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
秦始皇的屍體在途中開始腐爛。恐怕它在被送回鹹陽之前會面目全非。根據這一點,人們推測秦始皇的遺蹟不太可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神秘2:埋藏在地下宮殿中的水銀之謎
帝王陵墓中關於水銀作為河流和海洋的記錄可以在韓曙的《歷史學家記錄》和類似的文獻中找到。然而,墳墓裡是否有水銀一直是個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汞葬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地質專家常勇和李兩次來此考察。經過反覆試驗,人們發現在被秦始皇陵墓密封的土壤樣本中確實發現了「水銀異常」。相反,其他地方的土壤樣本幾乎沒有汞含量。因此,科學家們得出初步結論,《歷史學家》中關於第一個皇帝墓中埋藏大量水銀的記錄是可靠的。
現代技術終於解開了埋藏在地下宮殿裡的「水銀」的永恆之謎。至於為什麼地下宮殿埋有大量的水銀?北魏學者李道源解釋說:「水銀被認為是河流和海洋,水銀被認為是九州的四大聖器、百條河流和五座山,它們有一個地理趨勢。」原來,水星象徵著山脈和河流的地理位置,相當於「地球上的天文學」。
神秘3:昏暗的地下宮殿有多深?
根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秦陵地下宮殿東西長260米,南北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最大的地下宮殿,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
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了這個又深又大的地下宮殿是垂直洞穴型的。司馬遷說「穿三泉」,而韓久益說「已經很深了」。解釋挖掘有多深到無法再挖掘的程度,地下宮殿有多深到極限?這座神秘的地下宮殿曾引起中國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興趣。
他利用現代高科技和陳明等三位科學家的研究和文章,推測秦陵地下宮殿的深度為500至1500米。
現在看來,這種猜測幾乎是不可能的。假設地下宮殿被挖掘到1000米,它超過了墳墓位置和北邊的渭河之間的距離。不僅很難排乾地下水,甚至會使渭河的水回流到秦墓的地下。
雖然這個推論過於寬泛,但這是第一次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的奧秘。中國文物、考古和地質領域的專家學者也對秦陵地下宮殿的深度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始皇陵的地下宮殿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深。
實際深度應接近智陽秦公一號墓。根據這一計算,從地下宮殿的坑入口到底部的實際深度約為26米,而到秦朝表面的最深深度約為37米。這個數據應該說不會有大的錯誤,這是根據目前的勘探結果計算出來的。然而,是否如此仍取決於考古勘探的進一步驗證。
神話4:地下宮殿有多少扇門?
2002年9月17日,世界見證了考古學家通過電視直播探索金字塔內部0+空間的過程。當考古學家把機器人放入第一個石頭入口時,他們沒有想到機器人會遇到另一個石頭入口。
世界聞名的金字塔考古項目不得不擱淺。地下金字塔可能有兩個以上的門。那麼,在秦陵的地下宮殿裡建了多少座墓門呢?秦陵地宮的門道數量問題,在《史記》中早已有所解答。它只是沒有引起學者的注意。
《史記》明確指出:「當偉大的事件結束時,我們就把它隱藏起來了。我們已經閉上了我們的心,並欽佩它。我們已經關閉了我們的門,並欽佩它。我們已經封閉了工匠的藏身之處。沒有回頭路。」棺材和隨葬品都放在中央大門內。工匠正在中門內忙碌,突然他「關上中門,欣賞外面」工匠「沒有回來」,也成了陪葬品。
這包括中間門和外門,其中內門是不言而喻的。地下宮殿的三門似乎無可辯駁。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用「關」字作中門,用「下」字作外門,說明中門是一個活動門,可以開合,外門是從上到下的。
忠縣門可能是一扇無法打開的大石門,水平嵌在兩堵牆的卡槽中。內門可以類似於中間門。三扇嫉妒之門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神秘5:如何解釋「地球上的天文學」?
《史記》中關於秦陵地宮「上有天文,下有地理」的記載是什麼意思?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推斷:「上半部為天文,下半部為地理」,應畫在墓室頂部或刻有日、月、星盤的線條上,這可能至今仍保存在臨潼帝陵中。"
近年來,在Xi交通大學漢墓中發現了類似「天文學」和「地理學」的壁畫。上部是象徵天空空的太陽、月亮和星星,而下部是代表山脈和河流的壁畫。由此可以推斷,秦陵地下宮殿的上部可能有一張更完整的28顆星的地圖,而下部則是以水星為代表的山川地理。
在這個象徵天地的地下「王國」裡,秦始皇的靈魂仍然可以「觀察天文和地理」,統治這裡的一切。
神秘6:你對地下宮殿的寶藏了解多少?
「奇物、奇寶、奇物、奇移皆藏」這句話是司馬遷寫的。司馬遷之前的學者劉向曾感嘆:「自古以來,沒有人像先帝那樣被埋葬。」那麼,這座神奇的地下房子有什麼迷人的寶藏呢?
《史記》中明確記載了「金鵝」、「珍珠和玉石」以及「祖母綠」。沒人知道還有什麼其他的稀世珍寶。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末,考古學家在地下宮殿的西側出土了一大群彩繪青銅車馬。車馬造型精確,裝飾精美,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此前,考古學家還出土了一組木製的車馬。除了車馬和皇家俑,其餘的車馬和戰車都是用金、銀、銅製成的。地下宮殿的外側有如此精緻的隨葬品,因此地下宮殿中隨葬品的豐富性和收藏的精緻性是可以想像的。
神話7:秦始皇是用銅棺還是木棺?
秦始皇用的是什麼棺材?《史記》、《漢書》記載不清。司馬遷只留下了「銅被扔進棺材」的模糊記錄。因此,一些學者斷定秦始皇使用了銅棺。然而,根據文獻記載,秦始皇不一定使用銅棺。
《史記》、《漢書》中有明確的記載:「煉銅遮內,畫外。」「佩戴珍珠和玉石,佩戴祖母綠」,「棺木的美麗無法與原作相比。」恐怕這裡的「畫在外面」和「用玉裝飾」的棺材只能是木製的。
如果它是一個銅棺材或石棺,絕對沒有必要用土漆來漆它,只有木製棺材可以用土漆。從先秦和西漢對棺木製度的考察來看,當時的皇帝有特權使用「黃腸子刻在一起」的大型木棺。秦始皇自稱比三皇五帝更有信用,他不能放棄「黃昌帝甲」的木棺而改用另一個棺材。
神秘8:地下宮殿裡有房間嗎?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下宮殿屬於垂直洞穴型。墳墓裡可能有一個帶有「黃色腸子」的大木頭棺材。如果這是一個垂直的洞郭牧墓,墓通道和郭牧的上部是用夯土密封的。因此,墳墓內外都被嚴密密封,就不會有更多空。
然而,陵墓的主人之一裡斯說:「鑿子進不去,火也燒不著,敲門空空。以下是不正確的。」如果裡斯的話被正確記錄,地下宮殿顯然有一個外殼。這篇文章不應該是假的。因為李斯作為丞相左親自主持陵墓工程,對地下宮殿的結構了如指掌。
此外,這段話應該向聖者報告。應該說不會有摻假的嫌疑。根據李斯的說法,可以推斷秦墓是一座密封的、真正的空大型碉堡式的地下宮殿。否則,怎麼能「敲門空空」呢?
它怎麼能「不燒就燒」?根據文獻記載,推斷地下宮殿為空且有大量空的。然而,由於考古勘探尚未到達地下宮殿的主要部分,地下宮殿的內部是虛擬的還是真實的仍然是一個謎。
神話9:自動發射器?
秦始皇也煞費苦心地防止盜墓。據《史記》記載,秦陵的地下宮殿「命令工匠製作弩和箭,並讓有穿的人來射。」這是指安裝一套自動發射弩。
如果記錄屬實,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報警器。秦朝曾經連續生產了三支箭的弩。但是藏在地下宮殿裡的弩應該是一套自行弩。
當一個外部物體接觸到弓,它會自動發射。2200多年前的秦朝為什麼會製造出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機,這也是一個大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