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解繩玩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20:42:44 2
專利名稱:一種解繩玩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玩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解繩玩具。
背景技術:
智力玩具主要分為拼裝玩具和解繩玩具,其中的解繩玩具大多具有一定的難度, 需要手腦子並用,特別能培養兒童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也適合成人消磨閒暇時光,因此深受消費者的喜歡。目前市場上的解繩玩具種類不多,且多數的解繩玩具已經存在相當長的時間,結構玩法已經被眾人熟知。因此,有新意的解繩玩具面世,將可能成為人們對解繩玩具的新需求。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狀況,為了豐富解繩玩具的種類,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結構新穎,可玩性強的解繩玩具。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解繩玩具,由底座、左立柱、左環一、左環二、左環三、右立柱、右環一、右環二、 右環三和四組繩子構成;左立柱和右立柱縱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別設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左環一、左環二和左環三由上至下套在左立柱上,右環一、右環二、 右環三由上至下套在右立柱上;四組繩子均是各自兩端封閉相連;右環二套在繩子一的中間處,繩子一的上端穿過左通孔繞在左環一上,下端穿過左通孔繞在左環三上;左環二套在繩子二的中間處,繩子二的上端穿過右通孔繞在右環一上,下端穿過右通孔繞在右環三上; 繩子三左端繞在左環三上,繩子三右端繞在右環三上;繩子四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的底座上;繩子一、繩子二和繩子三的長度均小於繩子四。作為優選,右通孔內側的右環二套在繩子一上,繩子一的上端繞在左通孔外側的左環一上,繩子一的下端繞在左通孔外側的左環三上;左通孔內側的左環二套在繩子二上, 繩子二的上端繞在右通孔外側的右環一上,繩子二的下端繞在右通孔外側的右環三上。作為優選,左立柱和右立柱形狀相同;繩子一和繩子二的長度相同;左環一、左環二、左環三、右環一、右環二、右環三的形狀相同,美觀且製造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技術方案所採用的結構和部件,使得其最終效果是在僅調整繩子四位置關係且不損壞上述結構部件,通過繩子四穿梭迴繞等方法將繩子四取出。因此,該解繩玩具的優點主要表現在結構新穎,可玩性強,也豐富了解繩玩具的種類。
圖1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2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圖一。圖3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是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舉例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此。實施例如圖1所示的一種解繩玩具,由底座1、左立柱2、左環一 21、左環二 22、左環三23、右立柱3、右環一 31、右環二 32、右環三33和四組繩子構成。左立柱2和右立柱3 縱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1上,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上分別設有左通孔M和右通孔34。左環
一21、左環二 22和左環三23由上至下套在左立柱2上,右環一 31、右環二 32、右環三33由上至下套在右立柱3上。四組繩子均是各自兩端封閉相連的繩圈。右通孔34內側的右環
二32套在繩子一 41上,繩子一 41的上端繞在左通孔M外側的左環一 21上,繩子一 41的下端繞在左通孔M外側的左環三23上;即繩子一 41繩圈的上端部從左通孔M內側穿至外側並套在左環一 21上,繩子一 41繩圈的下端部從左通孔M內側穿至外側並套在左環三 23上,繩子一 41繩圈的中部兩股均穿在右環二 32內側並處在右通孔34內側。左通孔M 內側的左環二 22套在繩子二 42上,繩子二 42的上端繞在右通孔34外側的右環一 31上, 繩子二 42的下端繞在右通孔34外側的右環三33上;即繩子二 42繩圈的上端部從右通孔 34內側穿至外側並套在右環一 31上,繩子二 42繩圈的下端部從右通孔34內側穿至外側並套在右環三33上,繩子二 42繩圈的中部兩股均穿在左環二 22內側並處在左通孔M內側。繩子三43左端繞在左環三23上,繩子三43右端繞在右環三33上;即左通孔M內側的左環三23和右通孔34內側的右環三33套在繩子三43的繩圈內。繩子四4套在左立柱 2和右立柱3之間的底座1上,套在底座1上的繩子被限制在各部件構成的相對封閉結構內,該相對封閉結構是由上方的繩子三43、左環三23和右環三33構成的組件,左方的左立柱2,右方的右立柱3和下方的底座1構成。上述的繩子一 41和繩子二 42的長度相同;繩子一 41、繩子二 42和繩子三43的長度均小於繩子四4,左立柱2和右立柱3均呈圓柱體且形狀相同,固定在形狀為梯形的底座1上;左環一 21、左環二 22、左環三23、右環一 31、右環二 32、右環三33的形狀相同。如圖2、圖3所示該解繩玩具的玩法最終效果是在僅調整繩子四4位置關係且不損壞上述結構部件,通過繩子四4穿梭迴繞,將限制在各部件構成的相對封閉結構內繩子四4 完全解出並取出繩子四4。其具體步驟是(1)按照圖2中A箭頭方向所示,將處於右通孔 34外側繩子四4的一端由下而上依次穿過右環三33、右通孔34、左環二 22、右環一 31後, 再次穿過右通孔34至其外側,然後再繞過右立柱3頂部,套入右立柱3 ;(幻將套在右立柱 3上的繩子四4的一端,從上而下穿入右環一 31,再繞過右立柱3頂部,再將繩子四4沿著繩子二 42,從右環一 31下方穿過右通孔34並穿入左環二 22內側,然後從右環二 32下方穿出右通孔34 ; (3)將處於右通孔34內側繩子四4的另一端沿著繩子二 42依次穿過右環三 33、左環二 22、右環一 31和右通孔34,繞過右立柱3頂部並套入右立柱3,再將套在右立柱 3上的繩子四4的另一端,從右環一 31下方由外往內依次穿過右環二 32和右通孔34,形成如圖3所示的位置狀態;(4)按照圖3中B箭頭所示的路徑和方向,將上述步驟(3)中繩子四4的另一端由內往外依次穿過右環二 32和右通孔34,再繞過右立柱3的頂部後從下往上穿過右環一 31,之後再繞回過右立柱3頂部,最後從右通孔34和右環一 31內側穿出,完全取出繩子四4。繩子四4的長度保證上述步驟能夠完全實施,因而大於其他繩子。將左右對稱的部件互換,上述步驟(1) (4)也可依據同樣方法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解繩玩具,其特徵在於由底座、左立柱、左環一、左環二、左環三、右立柱、右環一、右環二、右環三和四組繩子構成;左立柱和右立柱縱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別設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左環一、左環二和左環三由上至下套在左立柱上,右環一、右環二、右環三由上至下套在右立柱上;四組繩子均是各自兩端封閉相連;右環二套在繩子一的中間處,繩子一的上端穿過左通孔繞在左環一上,下端穿過左通孔繞在左環三上; 左環二套在繩子二的中間處,繩子二的上端穿過右通孔繞在右環一上,下端穿過右通孔繞在右環三上;繩子三左端繞在左環三上,繩子三右端繞在右環三上;繩子四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的底座上;繩子一、繩子二和繩子三的長度均小於繩子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繩玩具,其特徵在於右通孔內側的右環二套在繩子一上,繩子一的上端繞在左通孔外側的左環一上,繩子一的下端繞在左通孔外側的左環三上; 左通孔內側的左環二套在繩子二上,繩子二的上端繞在右通孔外側的右環一上,繩子二的下端繞在右通孔外側的右環三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繩玩具,其特徵在於左立柱和右立柱形狀相同 』繩子一和繩子二的長度相同;左環一、左環二、左環三、右環一、右環二、右環三的形狀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玩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解繩玩具。一種解繩玩具,由底座、左立柱、左環一、左環二、左環三、右立柱、右環一、右環二、右環三和四組繩子構成;左立柱和右立柱縱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別設有左通孔和右通孔;左環一、左環二和左環三由上至下套在左立柱上,右環一、右環二、右環三由上至下套在右立柱上;四組繩子均是各自兩端封閉相連,繩子四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的底座上;繩子一、繩子二和繩子三纏繞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的環上。該解繩玩具的優點主要表現在結構新穎,可玩性強,也豐富了解繩玩具的種類。
文檔編號A63F9/08GK201949616SQ20112007812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3日
發明者殷茜 申請人:殷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