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時代生活史》讀後感
2023-10-22 18:01:20 5
作者:陳存仁
在寒假期間閱讀了一本《銀元時代生活史》,作者是民國時期著名的上海名醫陳存仁先生。關於這本書,我第一印象是搞笑,這本書以陳存仁先生的生活為主線所展開,雖然是一名中醫師,但陳先生卻能以樸實的筆法講出關於經濟學,文學,社會學等相關事件,它涉及當時民國的社會背景,因此中西衝突,交流,融合的資料大大增添趣味性,以一個我很少涉及的微觀角度觀察民國時期的經濟,描述出當時的貨幣——銀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以及當時人們的生活百態。
除了了解到相關的歷史及社會人文,我最欣賞的還是陳先生的一些生活態度,人生觀念以及事件背後暗含的哲理。陳先生小時候因父親過早去世,家道衰落,只能由母親照料,親戚好友幫忙下長大,但是陳先生的母親深知教育對家庭未來及孩子前途的重要性,於是在家庭困難的同時,也極力支持孩子理解教育。透過陳存仁先生本人的描述,我了解到,除了勤奮學習外,陳先生還以為以後自己的成功充滿了鋪墊,他善於與人交流,廣交朋友;虛心向學,結識名師;很好地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博學廣識;利用好自己僅有的資源,充分把握;而且在我看來,陳先生之所以能寫如此精彩的故事,與他的學識與性格是分不開的,他能把名師的瑣碎繁務處理的井井有序,用心地跟著不同專業,行業的大家學習文學,書法,閱讀各種各樣的古書籍,能夠在最難沉住氣的時候忍耐住。「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是這般道理,因此他能賣文助學,自食其力。
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大學學習階段,學好本專業十分重要,但擁有自己擅長並別人難以到達的一門技能,也很重要,此刻社會需要多樣化人才,在擁有專業知識狀況再掌握其他的技術下是能讓自己適應複雜多變的崗位,擁有一個比較好的`就業前景。
其次就是陳先生學的相關理財方面的道理,書中說到:要重視錢的存在,一個人的生存是脫不了錢的,不善理財一世苦。第一個要點是擇業要向大眾方面著想,選中一個行業,要專心致力地「做」。短短一句話,就包含著許多的道理,擇業要貼合社會需求,認真仔細地思考,並且選好後要付出相應的行動,「思」與「動」相結合。第二個是人不能夠懶,一懶百事休,「勤」要勤到與眾不同的勤力,觸類旁通,必會出人頭地。第三個是要懂得省錢,積下來的錢,籌備更大的計劃,因為「由錢生錢」更為容易。第四個是賺錢不易,管錢更難,只會賺,不會管,不懂理財;懂得之後還要會用,會用比管更難,用得不當是浪費,用的有好處,才是理財家。
文中還有許多道理就不一一說出了,我認為這本書幫忙了我很多,我在其中學到了不少,確實是一本讀了再想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