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是真的很會「懶」
2025-04-24 21:29:25
當90後、95後年輕人群成為消費主力軍,「懶」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好逸惡勞的貶義詞,他們的「懶」文化與優質生活需求正在催生更多的新業態,讓這屆年輕人不再以懶為羞恥,並且將「懶」發揮到了極致。
CBNData《2018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發現,90後、95後是外賣平臺的主力用戶。也有相關數據顯示,24歲以下外賣服務APP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1000萬,增長貢獻度為44%。
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懶」其實也是網際網路原住民們已經習慣的便捷與舒適,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得到大幅度提升和在線下普及之後,「懶」也就變得順其自然。比如即使出去吃飯,年輕人們也懶得排長隊等待,懶得聽服務員的介紹,使用手機點單就可以完美解決90後95後的點菜懶惰和社交懶惰。說是懶,但其實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很多不必要浪費的時間,拿這些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CBNData《2018手機點餐趨勢觀察報告》顯示,從年齡來看,85後90後是手機點餐的最大人群,95後緊隨其後,表現出較高的接受度。
年輕消費者對「懶」的追求,為便利店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市場基礎,除了羅森、7-11等傳統便利店巨頭,網際網路大佬們加持的天貓小店、蘇寧小店、京東超市等也遍地開花,他們都想在商品零售這一市場分一杯羹。
CBNData《2018生活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對比2016年和2017年超市以及便利店的消費數據,可以發現200米以內,200-500米的超市和便利店訂單佔比均呈上升趨勢,消費者對於便利店方便到達的特徵更為看重,也更願意去家附近的便利店和超市採購。
此外,當95後們將「懶」——便捷當成第一追求,零售行業看中這一市場,也做出了相應的變化:食材銷售商提供烹飪服務,幫助消費者直接完成從菜場到餐桌的服務。比如以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利用自有售賣區域開闢成為疊加餐飲工與服務的場所。滿足了顧客在購物同時飲需求,提供了直接從菜場到餐桌的服務簡化流程。這就是「懶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啊,買了菜都不用自己動手提就能到家了。
吃喝的懶追求之外,住和用的便捷與舒適也是當下懶人經濟的重要體現。當90後已成長為中國新的消費主體,95後的消費力也在倍數增長,這一「懶人群體」明顯表現出對智能化兼顧娛樂性、趣味性家電產品的喜愛,由此也引領了一波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的興起。在家打掃衛生也不用自己動手了,只要動動嘴就行。
CBNData《2018網際網路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指出,90後生活小家電消費增速遠高於整體消費,擦窗機器人、智能音箱、掃地機器人等都是他們的生活必備。就連讓中老年人們無法理解的懶人沙發也在90後95後的偏好名單中其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懶吃懶住的消費偏好被同為90後95後的青年店鋪店主們敏銳的嗅到,搶佔風口做了新興品類的好生意。CBNData《中國青年創造力報告》顯示,青年店鋪自熱火鍋成交量增長超過400%,手機平板支撐架、自動寵物用品的成交量都同比去年有大幅增長。
整體來看,90後、95後甚至00後的「懶」已經貫穿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謂是將「懶」發揮到了極致。他們的「懶」也帶動了更多的公司在服務「懶人」上,不斷推陳出新,由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商業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