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史前動物盤點 哪一個最厲害呢?
2025-04-23 01:30:27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在時間的長河裡都在不斷的進步,但其實在史前的時候,生活著一群比現在人類強大的多的動物,今天小編要來跟大家說一說那些最強的史前巨獸,隨便哪一個都可以稱霸現在的食物鏈。
最強史前動物盤點
海洋代表:海王龍
海王龍是史前時代海洋中最致命的捕獵者,海王龍身長14米,肌肉發達,擁有垂直於身體的尾巴能夠讓它快速地伏擊獵物,海王龍那兩排剃刀般鋒利的牙齒保證獵物被整個吞下時無法逃脫,六五都是被活活消化的。它吃普通的魚、鯊魚、海鳥以及一些古老的爬行動物。
陸地代表:棘龍
棘龍曾經是地球上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人們形容它是霸王龍、鱷魚和鯨的集合,統治海洋和陸地,它是首個適應水生環境並捕獵鯊魚和古代鱷魚的恐龍,棘龍可以利用背上類似於鯊魚鰭狀的巨帆浮在海水上。並利用它利劍般彎曲鋒利的爪子撕碎獵物。
空中代表:翼龍
在翼龍出現之前,只有昆蟲很飛。隨著恐龍時代的到來,翼龍成了空中霸主,並開闢了一個會飛的爬行動物時代。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由翼龍統治天空。
翼龍是最早學會飛行的脊椎動物,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過的最大的飛行動物。翼龍既不是鳥類也不是蝙蝠,雖然和恐龍是近親,但是分屬於爬行類動物進化之樹的兩個枝丫。
更多史前巨獸
恐鱷
根據研究,古生物學家對於恐鱷的身長估計值,較之前的估計值短。由於恐鱷的化石相當破碎,關於恐鱷的身長,目前有差異相當大的不同估計值。在1954年,墨西哥戈蘭德恐鱷最大標本AMNH 3073被認為有15米,而北方個體CM 963則是16米,但是這個估計已經不被採用,不過大衛·史威莫估測的體形由於採用的不正確的衛星頭骨(~2米)數據而被質疑,而他本人2008年在視頻上面改變了看法,把最大個體估測下降到了3.8-4噸,體長10米, 當然也少數學者根據墨西哥的殘片標本認為一些目前還沒有公布數據最大的恐鱷骨骼可能達到12米,重達7噸以上。
西南部恐鱷和東部恐鱷的腿骨較細可能是特化的海洋鱷魚,西北部的海且爾恐鱷有大量的皮下骨板,強化關節的支撐力,相比西南,東部的戈蘭德恐鱷,西北部的個體更適應陸地生活。
泰坦蟒
《新熱帶界古新統發現巨型蟒蛇暗示過去赤道更熱》文中稱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萬年前到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發現了一條巨大的蛇類化石。命名為塞雷洪泰坦蟒(Titanoboacerrejonensis),屬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種名是紀念發現地塞雷洪。
塞雷洪泰坦蟒屬於蟒科(Boidae),推測體長14米,體重1135千克,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泰坦蟒身長可達到50英尺(約合15.24米),體重超過2500磅(約合1134公斤),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獵物包括巨鱷。
駭鳥
泰坦巨鳥——駭鳥(學名Phorusrhacidae)是一類大型的肉食性及不能飛行的鳥類,於6200萬-200萬年前新生代的南美洲是非常普遍的獵食者。現今最接近它們的親信是鶴科。中文學名駭鳥分布區域南美洲英文名Terror bird生存年代新生代6200萬年至200萬年前身 長3至7米身 高1至3米 。
劍齒虎
劍齒虎(又名短劍劍齒虎)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生活在中新世——更新世時期。劍齒虎長著一對和其他貓科動物相比較長的犬齒,故得名,但遠小於刃齒虎的劍齒。劍齒虎的捕獵對象是大型的食草動物。劍齒虎在早更新世滅絕後演化為似劍齒虎。美國洛杉磯市區的拉布裡亞農場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化石遺址之一,在這裡發現了兩千多隻劍齒虎的親戚刃齒虎的化石,使人們對劍齒貓科動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史前動物的進化
地球上最初的動物都是生活在海洋裡的原生動物;到距今6億年前才出現水母、珊瑚蟲和蠕蟲等軟體動物;又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海洋中才出現魚類;大約距今3.6億年前,兩棲動物才首次登上陸地,進而有了爬行動物;又過了約1億年,恐龍才出現,地球上呈現出最繁榮的景象;到第三紀時,地球上的物種豐富起來,跟現代的物種差不多;到了第四紀時,原始人類出現了,他們聰明能幹,不僅會用語言交流思想感情,還會使用和製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