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袖之癖的來歷 來看看古代都有哪些人有這嗜好
2025-04-22 09:44:25
許多人都知道斷袖之癖其實是指同性之間的戀愛,在古代的時候特指男同之間的關係,現今在女性身上也同樣適用,說道斷袖之癖這其中還是有一個故事可以說的,哀帝對董賢的愛,下面我們一起來一下古代斷袖之癖都有哪些人。
斷袖之癖的來歷
原指男子的同性戀行為,現男女不限。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據說,一天哀帝早晨醒來,見董賢還睡著,哀帝欲將衣袖掣回,卻又不忍驚動董賢。可是衣袖被董賢的身體壓住,不能取出。但要仍然睡下,自己又有事,不能待他醒來,情急之下,哀帝竟從床頭拔出佩刀,將衣袖割斷,然後悄悄出去。
所以後人把寵愛男色,稱作「斷袖癖」。當時宮女都加以效仿而割斷一隻衣袖。待董賢醒來,見身下壓著哀帝的斷袖,也感到哀帝的深情,從此越發柔媚,須臾不離帝側。後人將同性戀雅稱為「斷袖之癖」,便是源出於此。
古代有斷袖之癖的人
衛靈公與彌子瑕
衛靈公與彌子瑕之間產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遊果園,彌子食桃而甘,未盡,遂以其半遺君。靈公食而甘之,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後來彌子色衰愛弛,靈公便拿此說事,責怪道:「是曾啖我以餘桃!」孔子和他們同時,曾經出仕於衛,受到了衛靈公的禮遇,他的學生子路和彌子瑕是連襟關係。
衛靈公還喜歡宋國公子朝。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靈公寵幸,又與靈公夫人南子有私。姦情路人皆知,一次衛太子過宋,宋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意思是說:你們求子的母豬已經得到了滿足,為什麼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公豬?於是後世出現了「婁豬艾豭」的說法,艾豭指靠著與家主的同性戀關係而私通家主妻妾(婁豬)的人。
齊景公與羽人
齊景公面姣,有一個負責徵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著他注視,面帶傾慕。公怒,將欲殺之。相國晏嬰勸道:「拒欲不道,惡愛不祥。雖使色君,於法不宜殺也。」景公覺著有理,便表示:「惡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將使抱背。」
漢惠帝與閎孺
閎孺和籍孺都沒有什麼才能,只是以婉佞貴幸,公卿皆因關說。二人的際遇很受人羨慕,以至惠帝之時,為能獲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帶打扮上都向著他倆看齊,帽子上插著羽毛,臉上塗著脂粉。
漢成帝與張放
這兩人雖為君臣卻又像是兄弟。張放「與上臥起,寵愛殊絕」。經常陪從成帝微服出遊,鬥雞走馬長安市,風流浪跡五陵中。但後來在太后和朝臣的壓力下,成帝不得不將張放外遣出都,不久復又徵入。又受壓力,只好再遣。屢徵屢遣,直到成帝崩逝,張放則思慕哭泣而死。
後趙主石虎與鄭櫻桃
石虎字季龍,是東晉列國時期非常殘暴的一位君主。他稱王前寵惑優僮鄭櫻桃而殺妻郭氏,更納清河崔氏女,櫻桃又譖而殺之。按總的來看,歷史上的鄭櫻桃應當是一位女性,但因「僮」字,把他看成為男性的人也不少,在後世鄭櫻桃是名優美伶的代稱。
庾信與蕭韶
著名文學家庾信與梁宗室蕭韶有斷袖之歡。韶為幼童時,衣食所資,皆信所給。後來蕭韶做郢州刺史,庾信路過,待之甚薄。信「乃徑上韶床,踐踏餚饌。直視韶面,謂曰:『官今日形容大異近日!』時賓客滿座,韶甚慚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