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這四空成就太極拳松空境界
2025-05-07 07:21:24
修煉太極拳能提高身體和思想素質,要練好太極拳,松空也是太極拳需要成就的境界,松空指的是全身心的空靈,應物自然,松的程度越高,功夫也就越深,反之,功夫越深,對松的質量要求也就越高。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成就太極拳松空境界的四個要求是什麼吧。
第一要心空,思想要空。練久後則熟能生巧,自可以練來不加思索,心空自然,體內生理機能,就自然發動。
第二要手空,兩手心空松,太極拳出手姿勢,無論陰手陽手,必要像挾有一個皮球在手中一樣,手指亦需在動,手必須要空。
第三要腳空,兩腳心要空松,足心空出,則足心的湧泉穴不受阻塞,氣機自易流出。
練習太極拳要做到心靜體松,全身心放鬆的練習,功夫越高,對松的要求就會越高,練太極拳要達到忘我的境界。
第四要胸空,武式太極名家郝少如先生說:「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松空是練太極拳到了無形無象的高級階段,此階段沒有幾十年的潛心追求和明師高人指點,無法達到。由於本人尚未練成如此功夫,故無具體感悟可言。
有些追求深入研練的習拳發燒友看了不少拳書和請教了一些名師,仍未能使其練拳時松到好處,這其中原因之一是沒有明師正傳。
楊式太極名家董英傑先生在《太極拳釋義》一書中說:「不得真傳,身體略壯,學拳十年,終是糊塗。」要想在拳架和推手中把松練到好處,若沒有一位有師承、明拳理、熟拳法、身懷太極功夫的明師的言傳身教,那是難以悟得透徹和感受良好。因為對太極拳而言,其動作的細微之處及道理的深奧玄妙處,多有可以意會而難以言傳的困難,只有經過明師點撥和自己的刻苦研練,才可悟其真義。
如內功心法就不是說幾句話或看多幾眼所能搞得說清楚的。吳式太極名家馬多瑞先生說:『松』,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從某個角度講,能松一分,功夫就上一分。
要真正達到太極拳所要求的松,恐怕非經過高人的指點才能行,由於各人的悟性不同,松到了一定的坎上,就過不去了,需要老師的引導。」
拳友們大多知道初學慢練的重要性,只有慢練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後,才可開始由慢到快,快而後慢,慢能慢到十分,快也能快到極致,如此反覆鍛鍊才能極虛極靈,又能極重極輕,快慢輕重,隨心所欲。
能輕則松,能松則快,能緩則內勁增長,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慢練有了功夫後,就可隨心所欲地練快。能夠快而不亂,輕而不浮。要出功夫,必須把架子放慢,一招一式,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都不要放過。
太極拳是一個階段繼一個階段的學習過程,要成就高境界功夫就要從低境界開始,一步一步往上提升。要成就松空境界也應從上述的四空開始慢慢體會,達到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