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hlonXP的絕唱——AthlonXP 3200+
2025-05-02 11:58:24
[本評測由PCPOP、新浪聯合進行]
AMD的Athlon系列處理器已經問世4年了,在它迎來自身性能巔峰的時候,沒有意外的話AthlonXP3200+成了這個系列最後的一次出擊,如同激流勇退所揭示的意義一樣,在坐擁一系列最新技術的同時悄悄離去,的確需要一點壯士扼腕的勇氣與毅力。
我們不能以市場成敗來論英雄,自然也不能以性能高低定勝負,表面上Athlon是與PIII同級別的「清泉」,Athlon顯然如同它名字所暗含的意義一樣,擁有更為暴躁的特性,不僅一開始就呈井噴的狀態,在隨後的歲月裡,更以強悍的勢頭讓PIII根本就抬不起頭來,這種情況恐怕是Intel在輕蔑地看著AMD慢慢悠悠開發自己產品的時候所沒有想到的罷。特別有意思的是,為了在數字上讓PIII跟上Athlon的步伐,Intel甚至又讓回收的歷史重新上演,Intel出現這方面的失誤並不奇怪,AMD沒有充分利用這些失誤有些可惜,要不然處理器的天空也未必讓Intel的藍色漂蕩得如此閒適與得意。
當然,這個時候Athlon也遇到了架構方面的瓶頸,在實現X86處理器頻率率先用GHz作為計量單位的突破之後,Athlon也成了趴在泥地坡肩的越野車,動力夠強而技術不濟,任憑輪胎轉得十分賣力,前進的步伐依然十分艱難,再怎麼轟油,雷鳥核心只能達到1.4GHz,還有背負著有過熱風險的帽子,的確讓人難受!
此時,對手也在悄悄發生變化,Intel十分清楚PIII的劣勢,無論在頻率上還是在效率方面,PIII都被Athlon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處理器核心也在隨著時間推移進行改動,只是費力不一定會討好,Tualatin只能說是PIII系列處理器的落日餘輝,而無法能有進一步的發展,高頻版本局限在伺服器應用以及只有大量基於Tualatin核心的Celeron面市從側面說明了這個問題。
如果P4推出不這麼著急的話,Athlon可能還會在頻率、效率和性能上繼續悠閒地走馬觀花看美景,但是事情並非總是按照預料的方向發展,超長流水線的P4註定要在頻率上興風作浪,何況借注十分強悍的市場推廣運作能力,P4的聲名鶴起明顯擠壓了Athlon的市場空間,Northwood更是抬腳高走,512K L2 Cache讓處理器效率提高十分顯著,讓Athlon的原有優勢漸漸不保,AMD讓AthlonXP使用PR值實出無奈。
所謂禍從不單行,在Intel P4處理器後勁越來越足,頻率一飛沖天的時刻,AthlonXP也漸顯老態,尤其是隨著頻率的提升逐漸接近Athlon架構極限,即便是讓這個架構修來修去,超負荷運行也無法在頻率遊戲中獲得一絲勝算。甚至是通過「發明」一些能夠在感覺上給人快速印象的方法,或者通過增加L2緩存,或者提高總線頻率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也沒有改變AthlonXP在PR值上難以追上P4的事實,只是這種小把戲比實實在在提升頻率更容易帶來成就感。
當然不能如此打擊這個在市場上苦苦支撐才讓Intel不敢肆意妄為的AMD,何況Athlon也是如此優秀,流水線級數較少讓它擁有更高的效率,即便是Intel也未嘗不對此垂涎三滴。深知自己處理器不足之處的Intel在FSB提高方面更為積極,甚至最新的處理器系列直接跳過了原先預計的667MHz總線,而直接到了800MHz,這似乎不太符合Intel那種「擠牙膏」掙大錢的方式。實際上,我們能夠找到直接的驅動力量,AMD近期的激進表現可能會讓人明白幾分,Opteron橫空出世讓AthlonXP似乎有了堅實後盾,再加上IBM這樣的鼎立支撐讓它蓋過了Itanium的64位風頭,讓Intel有可能再蹈自Athlon推出以來的覆轍,更要命的是AMD Athlon 64也將乘Opteron東風而至,Intel卻暫時無完全應對的產品,這使Intel不得不加固自己在32位領域的優勢,直接進行從533MHz FSB到800MHz FSB的大跨越並不讓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