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紗襌衣為什麼那麼輕 古代人的情趣內衣
2025-04-23 21:09:24
古代的時候雖然科技沒有我們現在這麼發達,但是有許多手工技術是現在人們沒有辦法比較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件素紗襌衣就是這樣的一件衣服,素紗襌衣是11972年時候出土的一件文物,整件衣服重量只有49克,說明了中國古代手工藝品技術的發達,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件素紗襌衣。
素紗襌衣
素紗襌衣是我國考古工作者於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巔峰時期的作品,為國家一級文物。產地為西漢陳留郡襄邑縣(今河南省睢縣)。
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素紗襌(單)衣,衣長128釐米,通袖長190釐米,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交領、右衽、直裾。面料為素紗,緣為幾何紋絨圈錦。素紗絲縷極細,共用料約2.6平方米,重僅49克,還不到一兩。是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 且色彩鮮豔,紋飾絢麗。它代表了西漢初養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這件素紗襌衣中,襌衣用紗料製成,因無顏色,沒有襯裡,出土譴冊稱其為素紗襌衣。
素紗襌衣為什麼那麼輕
專家研究發現,原來,2000多年前的蠶和現在的蠶不一樣!2000年前的蠶種都是三眠蠶,現在的蠶種卻都是四眠蠶,現在的蠶寶寶比幾千年前的要肥胖許多,吐出來的絲明顯要粗、重,所以織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緊接著專家們著手研究一種特殊的食料餵養蠶,控制蠶寶寶的個頭,再採用這些小巧苗條的蠶寶寶吐出的絲複製素紗襌衣,終於織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紗襌衣,這一研究竟耗費專家們13年的心血!
素紗襌衣是誰的
這件紗衣應屬於辛追。辛追生活在22個世紀之前的漢代,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死於公元前186年,享年50歲。
辛追(前217年-前168年),出生地:湖北廣陵今湖北荊州,生於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17年),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於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享年50歲。於1972年出土於原長沙市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1號墓。時逾2100多年,形體完整,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指、趾紋路清晰,肌肉尚有彈性,部分關節可以活動,幾乎與新鮮屍體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溼屍,也是具體表現中國漢朝上層社會文化、生活的活體見證。
素紗襌衣的傳說
相傳唐代的時候,有個阿拉伯商人在廣州拜見一位官員。他突然發現這位官員身上有一顆黑痣居然透過薄薄的衣服顯露了出來。正當他目瞪口呆的時候,官員問他:「您為何盯著我的胸口呢?」阿拉伯商人忙回答:「哦,我在驚奇為什麼透過雙層衣服還能看見您胸口的一顆黑痣。」官員聽後大笑了起來,拉開衣服讓商人看個仔細。原來他穿的衣服不止兩層,而是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