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的詩 不是只有詠鵝哦
2025-04-23 15:56:24
駱賓王是唐代時期著名的詩人,「初唐四傑」中的一位,一生作詩一百多,其中最讓人影響深刻的怕就是小時候就背的滾瓜爛熟的《詠鵝》了,其實駱賓王的好詩還是很多的,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出了20首,一起來看一看都有哪些吧。
駱賓王的詩
《詠鵝》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詠雪》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龍雲玉葉上,鶴雪瑞花新。
影亂銅烏吹,光銷玉馬津。
含輝明素篆,隱跡表祥輪。
幽蘭不可儷,徒自繞陽春。
《詠懷》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
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虛心徒有託,循跡諒無端。
太息關山險,籲嗟歲月闌。
忘機殊會俗,守拙異懷安。
阮籍空長嘯,劉琨獨未歡。
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
槐疏非盡意,松晚夜凌寒。
悲調弦中急,窮愁醉裡寬。
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
《詠水》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列名通地紀,疏派合天津。
波隨月色淨,態逐桃花春。
照霞如隱石,映柳似沉鱗。
終當挹上善,屬意澹交人。
《詠鏡》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寫月無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謝水,翻將影學冰。
《詠雲酒》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朔空曾紀曆,帶地舊疏泉。
色泛臨碭瑞,香流赴蜀仙。
款交欣散玉,洽友悅沉錢。
無復中山賞,空吟吳會篇。
《送別》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易水送別》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相和歌辭·王昭君》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斂容辭豹尾,緘恨度龍鱗。
金鈿明漢月,玉箸染胡塵。
古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唯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
《冬日野望》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故人無與晤,安步陟山椒。
野靜連雲卷,川明斷霧銷。
靈巖聞曉籟,洞浦漲秋潮。
三江歸望斷,千裡故鄉遙。
勞歌徒自奏,客魂誰為招。
《晚憩田家》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轉蓬勞遠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類九折,水勢急三巴。
懸梁接斷岸,澀路擁崩查。
霧巖淪曉魄,風漵漲寒沙。
心跡一朝舛,關山萬裡賒。
龍章徒表越,閩俗本殊華。
旅行悲泛梗,離贈折疏麻。
唯有寒潭菊,獨似故園花。
《至分陝》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陝西開勝壤,召南分沃疇。
列樹巢維鵲,平渚下睢鳩。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至今王化美,非獨在隆周。
《浮槎》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昔負千尋質,高臨九仞峰。
真心凌晚桂,勁節掩寒松。
忽值風飆折,坐為波浪衝。
摧殘空有恨,擁腫遂無庸。
渤海三千裡,泥沙幾萬重。
似舟飄不定,如梗泛何從。
仙客終難託,良工豈易逢。
徒懷萬乘器,誰為一先容。
《從軍行》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平生一顧念,意氣溢三軍。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劍文。
弓弦抱漢月,馬足踐胡塵。
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
《北眺舂陵》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攬轡疲宵邁,驅馬倦晨興。
既出封泥谷,還過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谿宿密雲蒸。
登高徒欲賦,詞殫獨撫膺。
《途中有懷》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眷然懷楚奏,悵矣背秦關。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素服三川化,烏裘十上還。
莫言無皓齒,時俗薄朱顏。
《西京守歲》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閒居寡言宴,獨坐慘風塵。
忽見嚴冬盡,方知列宿春。
夜將寒色去,年共曉光新。
耿耿他鄉夕,無由展舊親。
《送費六還蜀》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星樓望蜀道,月峽指吳門。
萬行流別淚,九折切驚魂。
雪影含花落,雲陰帶葉昏。
還愁三徑晚,獨對一清尊。
《在獄詠蟬》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敘寄員半千》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餘年。不應驚若厲,只為直如弦。
坐歷山川險,籲嗟陵谷遷。長吟空抱膝,短翮詎沖天。
魂歸滄海上,望斷白雲前。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
不學多能聖,徒思鴻寶仙。斯志良難已,此道豈徒然。
嗟為刀筆吏,恥從繩墨牽。岐路情雖狎,人倫地本偏。
長揖謝時事,獨往訪林泉。寄言二三子,生死不來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三十二餘罷,鬢是潘安仁。四十九仍入,年非朱買臣。
縱橫愁系越,坎壈倦遊秦。出籠窮短翮,委轍涸枯鱗。
窮經不沾用,彈鋏欲誰申。天子未驅策,歲月幾沉淪。
輕生長慷慨,效死獨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視邊塞,萬裡何苦辛。劍匣胡霜影,弓開漢月輪。
金刀動秋色,鐵騎想風塵。為國堅誠款,捐軀忘賤貧。
勒功思比憲,決略暗欺陳。若不犯霜雪,虛擲玉京春。
《在獄詠蟬並序》
年代:唐
作者:駱賓王
餘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於曩時,將蟲響悲於前聽。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僕失路艱虞,遭時微徽。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