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冠一怒為紅顏 是否真的是這樣的?
2025-04-23 16:55:25
衝冠一怒為紅顏說的是吳三桂為了一個蘇州名妓把江山出賣,吳三桂在歷史上是一個飽受詬病的人物,但是許多人對於他衝冠一怒為紅顏這件事卻有不同的見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衝冠一怒為紅顏出自哪裡
衝冠一怒為紅顏,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的《圓圓曲》,寫於1651年順治八年辛卯初,原文是:「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衝冠一怒為紅顏什麼意思
當吳三桂領兵赴京朝見新主(李自成),走至永平沙河驛時,遇到從京城逃出的家人,吳三桂問:「我家裡人好嗎?」家人說:「被闖王抄了。」吳三桂說:「沒關係,我到後就會歸還。」又問:「我父親好嗎?」答:「被拘捕了。」吳三桂說:「我到後就會釋放。」又問「陳夫人(指陳圓圓)還好嗎?」答:「被闖王(一說為劉宗敏)帶走了。」此時,血氣方剛的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叫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隨後,掉頭打回山海關,以明朝大臣的身份,向昔日的宿敵清軍遞去了請兵書,希望多爾袞「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廷,示大義於中國。」這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也就是說吳三桂為了一個蘇州名妓陳圓圓,將大漢江山出賣給了滿清。
衝冠一怒為紅顏背景
陳圓圓是明末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豔」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紅顏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獻給了崇禎皇帝,豈料沒有得到崇禎的寵幸,後被吳三桂納為妾。
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隨後,他親率大軍渡河東徵,殺向明朝的都城北京。
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宣府(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禎萬般無奈之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放棄關卡,入關勤王。此時吳三桂是遼東總兵,駐守山海關。吳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統兵入關,當到達出山海關不遠的河北豐潤(今河北唐山市內)突聞噩耗,京城失陷,崇禎自縊身亡,遂帶兵返回山海關。
四月初,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勳貴高官,拷掠追銀,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相傳吳三桂當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當即揮師第二次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上演了一幕絕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馬之功。
吳三桂真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嗎
就山海關大戰的時間節點來看,吳三桂的勢力太弱小,沒有能力自立,所以還不如徹底倒向一方。倒向後金(清)是吳三桂最好的選擇,原因有三:
1、後金在關外已經經營了三十多年,嫡系八旗規模是大順軍的兩倍多,戰鬥力想必也在大順軍之上。
2、後金有穩固的領土和財源,崇禎年間多次入關搶劫人口財物,和晉商關係火熱,錢和可以轉化成物資,人口可以轉化成生產力,形成了一個非常良性的社會系統。
3、在毛文龍被殺以及朝鮮和蒙古臣服以後,後金再無四面受敵的威脅,可以專心用兵關內。
綜上,雖然在努爾哈赤時期,因為屠殺遼東漢人造成了一些民族矛盾,但是放眼當時整個中華大地,後金是最具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所以吳三桂從一開始選擇的就是後金,從來就沒想過歸順李自成,細節都在上面轉的回答中。
所以說衝冠一怒為紅顏只是後人附會上的自己認為合理的解釋。歷朝歷代能混到近乎頂層的人物,即使最後在鬥爭中失敗身死,他的能力和複雜性也遠非我們作為看客的普通人能比。讀史切忌臉譜化,切忌厚今薄古,那都是為沒頭腦和不高興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