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龍的種類 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嗎?
2025-04-23 07:03:25
龍是中國上古時代的神獸之一,一種集蛇、麒麟、鹿等動物於一身的生物,在現代象徵著吉祥、如意等,其實在西方也有龍的存在,不過外形和中國的就不是很像了,今日小編就要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中西方龍的種類,看一看他們都有什麼區別。
中國龍的分類
青龍:為「四聖」、「四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天之四靈」之一,又稱為蒼龍,代表東方,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
應龍:又作黃龍。背生雙翼的龍,據《述異記》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據說當年軒轅帝有名大將就是應龍,主要功績有斬殺蚩尤、夸父。
虺(huǐ):《述異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
虯(qiú):虯龍是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一說是無角的幼龍。《說文解字》: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賦》引《說文》虯,龍無角者。
螭(chī):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類龍生物。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
蛟(jiāo):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
火龍:《清史稿》載:「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中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梁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雲龍:雲霧纏繞的龍。
望龍:頭部呈側面的龍。
行龍:傳說鯉化蛟,蛟化龍,而當龍達到一定境界時,會化為行龍。
魚化龍: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龍門,講述的就是龍魚互變的關係。
蜃龍:蜃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蜃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是從口中吐出的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幻影。這些幻影大多數是亭臺樓閣,是誰都沒見到過的豪華,從窗口裡可以看到穿戴華麗的人們在活動。這就是常說的海市蜃樓。
西方龍的分類
紅龍
隨著紅龍年齡的增長,它們的鱗片會逐漸變大變厚,如金屬般堅硬。紅龍的瞳孔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淡,最年長的紅龍擁有像熔巖球一般的眼睛。紅龍偏好食肉,特別是人類或精靈的小孩。有時候紅龍會魅惑無知的村民,讓他們定期獻上少女作為祭品。
黑龍
黑龍的脾氣暴躁、性格奸詐,它們具有深陷的眼窩,角根處及臉頰骨四周的外皮會逐漸退化。剛孵化的時候,黑龍的鱗片薄而小,而且很光滑,隨著年齡增長,這些鱗片會變得又大又厚,顏色也會變暗,讓黑龍更容易隱藏在沼澤中。
藍龍
藍龍很容易辨認,巨大的耳朵和鼻端上的獨角是它們的特徵。 藍龍的鱗片顏色從燦爛的天藍色到深邃的靛青色不等。它們的外皮常因為強大的靜電效應而發出細碎的爆裂聲,這種效應在藍龍發怒時會大幅增強,使空氣中充滿臭氧與沙石的氣味。
綠龍
綠龍非常聰明,但那長滿牙齒的雙顎和揚起的角冠,充分顯露出它們好鬥的天性。 隨著綠龍年齡的增長,它們的鱗片會變大變輕,顏色變為翠綠或橄欖綠,讓它們更能融入森林的環境裡。 綠龍將巢穴建築森林裡,對它們而言,森林越古老越龐大,就越適合。綠龍喜歡住在懸崖或山腰上的洞穴裡,它們的巢穴會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氯氣味道,很容易辨認。綠龍什麼東西都吃,不過最喜歡的食物是精靈和小妖精。
白龍
一般的說,白龍是冰雪之力的掌控者。 大多數白龍只是野獸一樣的掠食者。它們的表情顯露出它們兇猛卻思想簡單,不像其他龍那樣精明。 白龍的巢穴通常是位於地底深處,遠離陽光的冰洞。它們會將寶藏存放在冰洞中,因為裡面可反射寶石的光芒。白龍特別鍾愛鑽石。
中國龍和西方龍的區別
所有文化中的龍都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體,比如蛇的身軀和威力巨大的爪子。有時候,它擁有強壯的軀幹、鋒利的牙齒和長長的尾巴,身披鱗片,頭上長著角或皺褶。西方文化中的龍大多肋生雙翅,並且會噴火。
德語中的「龍」(drache)來源於拉丁語中的「draco」以及希臘語中的「drakon」,這兩個詞的本義都是「蛇」。在西方文化中,龍被看作是一種邪惡的生物;它毀滅一切、傳播災難,是世間萬物的大敵。在西方民間故事中,惡龍最終都會被勇敢的英雄殺死。
在日耳曼和北歐文化中,屠龍者齊格弗裡德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在中古高地德語史詩《尼伯龍根之歌》中,他殺死了一頭巨龍,並以龍血沐浴,從此刀槍不入。
但在中國,龍是一種吉祥的生物。在中國古代,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直到現在,龍仍然是備受尊崇的神物,代表著財富、智慧、成功、權力以及幸運。中國人自豪地宣稱他們是龍的子孫。西方媒體也經常把龍用作中國的標誌。
事實上,西方已經有許多音樂劇和兒童文學作品開始選擇龍作為正面的角色,比如德國搖滾歌手彼得·曼菲創作的音樂劇《綠色小神龍Tabaluga》,還有義大利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小龍Grisu。
如今,大多數歐洲人都知道龍在中國是一種吉祥的生物,也知道龍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之一。在這個背景下,中國龍不再被視為邪惡和災難的象徵,而是被看作善良、友好,甚至有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