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水母有毒嗎?集體擱淺是為什麼?
2025-04-23 19:27:26
帆水母是水母的一種,因為在浮囊體的上面長著一塊三角板,所以人們都稱之為帆水母,跟一般的水母一樣,帆水母也是有毒性的,2015年的時候,在美國西海岸出現了數以萬計的帆水母集體擱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怎樣。
帆水母
帆水母是水螅綱銀幣水母科帆水母屬的海生浮遊生物,水母浮囊體硬幾丁質,呈橢圓形,盤狀,直徑5-8釐米,因浮囊體上方豎立一三角形帆板而得名。有長長的具刺細胞的觸手。生活時浮囊體呈青藍色,帆板無色透明,隨風或海流漂浮於水面。
帆水母是水母的近親,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動物。其特徵是長有充氣帆狀浮囊,下方有具刺細胞的觸手、生殖體和營養體(攝食和消化器官)。
帆水母有毒嗎
帆水母有毒。帆水母是水母的近親,和水母一樣帶毒刺,如果你用手去碰觸它們,並不會感到刺痛,可一旦你用碰過帆水母的手去揉眼睛或者碰觸其它敏感部位的皮膚,你就會感受到痛了。因此,千萬不要去碰它們。
帆水母集體擱淺
2015年3月,約十億隻類似水母的「紫色水手(即「帆水母)」被衝上美國西海岸,帆水母如地毯般鋪開在沙灘上,看上去像是洩了氣的藍色和紫色氣球。這些帆水母在3月被衝湧到了美國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沙灘上,之後又出現在了加利福尼亞。
為何要集體上岸自殺
有人認為,「帆水母」上岸自殺是因為迷失方向,而導致它們迷失方向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大規模的集體「相親」活動。
4月海水溫度升高,「帆水母」們春心萌動,為了繁殖下一代,它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熱熱鬧鬧地組團「相親」。「結婚」儀式結束後,小傢伙們興奮過頭,分不清東南西北,誤打誤撞湧到海灘上,最終為愛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不過,這種說法並不靠譜,因為就算有個別「帆水母」被愛情衝昏頭腦,但不可能所有的「帆水母」都會跟著犯錯。更重要的一點是,「帆水母」號稱「水手」,已經在地球上「混」了六億多年,如果動輒便成千上萬死亡,那它們可能早就滅絕了。
有專家經過考察後認為:導致「帆水母」集體自殺的原因,是近海水溫升高。
當近海水溫升高後,喜歡溫暖的「帆水母」就會從深海的海面上趕來,它們攜妻帶子,呼爺喚娘,高高興興地聚集在近海覓食。令它們意想不到的是,這時風向突然發生了變化。
一般情況下,初春近海一帶氣溫比海面上低,風一般從陸地吹向海洋。但近段時間,由於近海溫度異常升高,風向這時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身——從海洋吹向陸地。在這股不期而至的大風襲擊下,「帆水母」徹底亂了陣腳,被吹得身體打轉,失去了控制方向的能力。
在大海上,它們還能沉入深深的海底躲避風暴襲擊,但在近海卻無法逃過風浪,只能眼睜睜地被吹到沙灘上。一旦上岸,它們水晶般透明的身體就會幹掉,皺成一塊塑膠,並很快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