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怎麼死的?真的是病死的嗎?
2025-04-23 12:54:26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國的皇帝,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在三國演義裡面,劉備也是人們比較喜歡的君王,為人謙和、知人善用,身邊的五虎上將在許多人心中也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公元223年的時候,劉備在白帝城病故了,那麼劉備到底是不是病死的呢?
劉備簡介
中文名:劉備
別名:劉玄德
國籍:中國
民族:漢
出生地: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職業:皇帝
主要成就:建立蜀漢
廟號:烈祖
諡號:昭烈皇帝
在位: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劉備怎麼死的
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故於白帝城,享年63歲。
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第二裡說章武「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裡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三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間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劉備墓在哪裡
劉備死後到底葬在哪裡呢,歷經了這麼多年以來專家學者爭論不休。一說劉備墓是在成都,一說劉備葬在奉節,就在雙方爭執不下之時,又冒出「劉備葬在彭山縣」的說法。一時間,這一千古奇案更加迷霧重重。
劉備稱帝不久,就想到要為死去的關羽報仇,決定去攻打東吳。當時,朝內有很多人都反對。劉備不聽。但是大軍尚未出徵,張飛又讓人殺了,而且殺的人又跑到東吳去了。劉備東出夔門,攻到了夷陵,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宜昌市。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劉備大敗而回,退駐永安,也就是現在重慶的奉節縣。
公元223年農曆2月,諸葛亮從成都到了奉節。4月,「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關於劉備墓的所有折騰,也許不單是為了一個墓,還有背後蘊含的「風水」賣點。沉默10天後,成都武侯祠終於決定站出來,「澄清劉備墓在成都」。在此之前,有關劉備墓究竟在成都還是彭山的爭議,已經鋪天蓋地。1月14日,《成都商報》發表《曹操都出來了,劉備還在彭山躺起?》一文,稱劉備墓可能在彭山。
怎麼評價劉備
1、為人正直、重德尚義
《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殘忍、陰險、全用權術和狡詐,和劉備的為人正直、重德尚義的形象都被典型化了,形成了鮮的對比。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到「雪弟恨」興兵伐吳、為義而死,劉備用自己的一生實踐著不朽的信念:「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誡,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2、禮賢下士、尊重人才
東漢末年,政治黑暗,軍閥混戰,曹操,孫權廣發檄文,招納人才。劉備,流落在民間的"龍子龍孫",在對自己的政治生涯進行認真反思,並接受"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批評後,奮起直追,表現尤為突出。
3、計謀過人、膽識超群
劉備的勢力不斷壯大,引得東吳孫權寢食難安,於是密謀周瑜設下"東吳招親"的鴻門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劉備攜著趙雲來到江東。一到南徐,劉備即用樹上開花大造輿論,讓吳國太插手此事,以致弄假成真。等到後來,孫權,周瑜想軟硬皆施扣住劉備時,劉備使出瞞天過海之計,智激孫夫人,阻退追兵,解除圍困,得以順利逃脫。最終,孫權落了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4、仁中有偽、公私不明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看待任何事物應一分為二。劉備雖處處以愛民為本,待士誠心寬厚,肝膽相照,但其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代表,身上必不可少的存在著一些虛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