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瀕危的動物 要怎麼保護好它們呢?
2025-04-23 10:54:25
地球因為有了各種不同的生物而變得多姿多彩,但是隨著人類破壞環境行為的不斷增多,許多動物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就拿中國來說,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等都是屬於瀕危動物,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好瀕危動物呢?下面小編就一起來跟大家聊一聊。
瀕危動物
瀕危動物是指所有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從廣義上講,瀕危動物泛指珍貴、瀕危或稀有的野生動物。
中國十大瀕危的動物
大熊貓
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全球只有中國有。
金絲猴
金絲猴,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淨山,數量才700多隻。
白鰭豚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遊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
華南虎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
朱䴉
朱䴉,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及俄羅斯有分布,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褐馬雞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臺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
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
黑頸鶴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
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於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對「藏羚絨披肩」即「沙圖什」的消費需求而刺激了偷獵者的謀財害命,另外,一些採金者也在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隻的速度減少,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
麋鹿
「四不象」麋鹿,「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溼地鹿類,曾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於歐洲,最後僅剩18頭,被養在英國烏邦寺,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1985年回歸到北京南海子,這是麋鹿這一物種的模式標本產地,這裡也是原元、明、清皇家獵苑故地。
怎麼保護瀕危動物
一、建立自然保護區
保護瀕危動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護其棲息地。而保護棲息地的主要途徑是建立自然保護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不僅可以保護瀕危動物及其棲息地。而且還可以使其他種類的野生動植物得到很好的保護。我國已建立了數百處瀕危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使相當一部分瀕危動物得到切實保護。野驢。野牛。亞洲象。白唇鹿。羚牛。馬鹿。金絲猴。大鴇等的數量。已有明顯增加。
二、開展馴養繁殖
馴養繁殖。是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瀕危動物資源的一條有效途徑。發展人工繁殖種群。既可防止或延緩有關物種的滅絕。又可滿足人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減少對野生種群的獵捕壓力。還可為實施再引進工程提供種源。重建或壯大有關物種的野生種群。
改革開放以前。動物園系統是我國馴 養繁殖瀕危動物的主體。但其目的主要在於展覽。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和地方建立了不少瀕危動物繁育。救護中心。專門從事瀕危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救護工作。如國家為拯救大熊貓。朱huan。揚子鱷。東北虎等極度瀕危動物。投資設立了多處繁殖研究中心, 為實施野馬。麋鹿再引進工程。建立了多處人工繁殖基地,為保護。發展瀕危動物資源。成立了多處綜合性的瀕危動物馴養繁殖中心。各地為救護瀕危動物。也相繼建立或指定了一個或多個瀕危動物救護中心。這些救護中心的職能之一就是馴養繁殖瀕危動物。有關部門。單位或個人為生產建設需要。還建立了大量的養鹿場。養熊場。養猴場。養蛇場。龜鱉場。養鳥場。養麝場等。用於生產實驗動物或者野生動物及其產品。
三、實施再引進工程。發展和壯大野生種群
再引進工程是保護。壯大極度瀕危動物野生種群的重要手段。所謂的再引進。就是在某個物種曾經分布但現已滅絕的地區。再引入該物種的活體用於建立新的種群,或者是向某物種現存的極小的野生種群補充新的活體。以充實該野生種群並促進其發展壯大。後者又稱再充實。我國已成功地實施拯救麋鹿的再引進工程。正在著手實施野馬。賽加羚羊的再引進工程。另外。我國正在計劃實施的華南虎拯救工程。以及正在研究開展的野生揚子鱷保護管理工程。均屬於再充實類型的再引進。從某種角度講。在原產地放生被沒收的物種。如獵隼。緬甸陸龜。穿山甲。蟒蛇。獼猴等。也屬於野生種群再充實活動。
四、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
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是保護和持續利用瀕危動物的必要步驟。通過資源監測。可以了解瀕危動物野生種群數量的消長和分布區的變遷。為國家制定有關保護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學依據。現在。有關部門正在著手研究建立全國性的資源監測體系。
開展瀕危動物的生物學研究。有利於了解瀕危動物的致危因素。研究解決瀕危動物的救護問題。近些年來。國家已先後設立了3所瀕危動物研究所。並在東北林業大學設立了野生動物資源管理學院。專門承擔瀕危動物研究或瀕危動物研究人員培養工作。另外。我國的許多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以及瀕危動物繁育中心。也承擔了瀕危動物的研究工作。
五、提高法律保護地位。加大執法力度。禁止或限制商業性開發利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瀕危動物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擴大。保護管理的難度也會不斷加大。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規範瀕危動物保護管理和經營利用行為。對於那些目前尚未瀕危但開發利用強度很高的一般保護動物。需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動物。限制對其野外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對於那些市場需求較大。經濟價值較高的瀕危動物。需要適當地提高其保護級別。禁止或限制開發利用野外資源。鼓勵開展馴養繁殖活動,對於瀕危程度較高的種類。需要國家和社會扶持開展馴養繁殖活動。禁止對野外資源的開發利用。將有關經營利用活動僅限於人工繁殖的後代。目前。國家和有關省區正在調整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物種步入重點保護的行列。
六、開展國際合作。引進資金及先進的經驗。技術和設備
瀕危動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財產。其保護管理更是當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瀕危動物保護管理資金嚴重不足。技術。設備和保護管理方法還很落後。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需要向有關國家學習先進經驗。在一定範圍內。離開了國際合作。有些保護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難以開展。有些種類的瀕危動物就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