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故裡--河南溫縣陳家溝
2025-05-06 09:05:24
原標題: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
太極拳影響深遠,在當代也有很多的太極名家,這些名家裡有些來自太極拳的發源地,也就是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這個培育了很多太極人才的地方。
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位於中原文化的匯集地,河洛文化發源地的中心地帶。據資料記載,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陳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縣遷居溫縣城北,立村陳卜莊。兩年後遷居常陽村。村中有三條長約1500米的大溝,分別為東溝、西溝和中溝。村民臨溝而居,後因陳氏人丁繁衍興旺,便改常陽村為陳家溝。
陳家溝獨特的地理位置、黃河流域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為太極拳誕生奠定了地域文化基礎。太極拳發源於陳家溝,是明末清初陳家溝村陳王廷在家傳武功基礎上,吸取眾家拳術之精華,匯集《易經》太極陰陽之理和中醫經絡學說、導引吐納術創編的一個新拳種,稱陳氏太極拳。其後陳氏太極拳幾經傳承發展,名家輩出,並衍生出楊、武、吳、孫、和等多種流派。目前,太極拳已傳播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太極拳者超過3億人,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的武術運動。
2010年陳家溝已建成國家AAAA級景區;2006年6月,陳氏太極拳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積極做好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2007年6月2日,溫縣被命名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並建立「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
一步入陳家溝,就猶如步入了太極文化聖地。這裡有令人敬仰的太極拳祖祠,有響譽國內外的陳家溝武術館,有充滿傳奇色彩的楊露禪學拳處。其中, 太極拳祖祠是為紀念太極拳歷代宗師所建。祖祠由山門、碑廊、拳譜堂、祖師堂、揚武殿、耀德殿等組成。祖祠院內的廣場兩側塑建有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的銅像以及歷代太極拳宗師的碑碣,碑碣上刻有歷代宗師的簡介,這是中外太極拳愛好者為紀念太極宗師名人們所鐫立的。
在陳家溝武術館,可以一覽當代太極拳師的風採。在武術館大廳的四面牆壁上,可以看到當代太極拳名家以及後起之秀的展板。其中當代太極拳大師、陳氏十九世太極拳傳人陳小旺,曾多次奪得全國太極拳、太極推手冠軍,以其精湛的武技折服武林。與他相臨的是當代太極拳大師、陳氏十九世傳人、全國武術十大名師、河南武術館副館長陳正雷;以及與陳小旺、陳正雷並稱為「四大金剛」的王西安、朱天才,他門個個身懷絕技,人人身手不凡,傳拳授藝於五湖四海,名聲遠播於世界各地。
楊露禪學拳處座落在清峰嶺下,楊露禪常常攀上清峰嶺頭,藏在樹叢中向下面的武學園內獵看傳拳情景,並在門前空地上練習,電影《神丐》、電視連續劇《太極宗師》、小說《偷拳》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楊露禪正式在這裡拜陳長興為師,並獲得陳氏秘傳拳譜的。之後,太極拳又逐步發展和演變出全國有代表性的「楊、武、吳、孫」等諸大流派。
太極拳自17世紀創編以來,經過數百年的不斷發展,目前以成為參練人數最多的世界第一運動。1978年,一代偉人鄧小平揮毫寫下了「太極拳好」極具號召力的題詞。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1500名中日太極拳選手的精彩表演震撼了世界。1992年,溫縣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全世界每年都有大批的太極拳愛好者前來拜師學藝、參觀旅遊,陳家溝也被中外太極拳愛好著視為「太極聖地」。自1992年以來,焦作溫縣以成功舉辦了5屆太極拳年會,共有30多個國家100多個太極拳組織數萬名太極拳愛好者參加了比賽或表演。目前全世界參練太極拳的總人數以達到1億多人,有各種太極拳組織1000多個。而在陳家溝,全村80%以上的人會打太極拳,就連小孩子做遊戲也離不開太極拳招式,所以這裡至今尚有「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的說法。
陳家溝孕育並承載了深厚的太極文化,孕育無數的太極人才,如今的陳家溝仍然在為太極傳承努力著,希望陳家溝的未來將會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