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逆腹式呼吸?太極拳中如何做到逆腹式呼吸?
2025-05-08 10:57:24
大家都知道人體的呼吸主要分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在太極拳的練習中,大多主張以腹式呼吸為主,除了腹式呼吸之外,太極拳還用到一種比較少見的呼吸方式,那就是逆腹式呼吸。什麼是逆腹式呼吸?太極拳中如何做到逆腹式呼吸呢?下面小編就為打擊分享太極拳是如何做逆腹式呼吸的,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何謂「逆腹式呼吸法」?據介紹,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氣時腹部自然內收,呼氣時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學上稱為變容呼吸。吸氣時腹肌收縮,腹壁回縮或稍內凹,橫隔肌隨之收縮下降,使腹腔容積變小;呼氣時腹肌放鬆,腹壁隆起,橫隔肌上升還原,使腹腔容積變大。與之對稱的是順腹式呼吸,生理學上稱作等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時改變腹腔容積,而使腹腔改變的內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氣,而是另外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就是「內氣」。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稱上是一種呼吸空氣的「方式」,實質上則是內氣的「呼吸」(升降、鼓蕩)。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說說就能學會的,必須經過長期練習,才能運用自如。
開始練習時,按照說明「吸氣時腹肌收縮,腹壁回縮或稍內凹」,「呼氣時腹肌放鬆,腹壁隆起」(所謂「隆起」,主要是意想)。很明顯這是一種隨著呼吸進行的「腹肌運動」。這樣的運動,帶有「鼓努為力」的味道,並不符合內氣升降以意領氣的要求,但是又不得不這樣照著做,否則就難以入門。所以一方面要「鼓努為力」,一方面又要儘量用意不用力,逐漸使用力減少、用意增加,從而達到掌握「逆腹式呼吸法」的目的。另一種傳統的方法是「氣沉丹田」。通過正確掌握氣沉丹田,達到「逆腹式呼吸」,即內氣升降的方法。怎樣正確掌握「氣沉丹田」呢?在行拳中,隨著拳勢的開合,配以開吸合呼。呼氣時意想有「氣」沿任脈沉人丹田;吸氣時,丹田氣經會陰上升命門,或者吸氣時暫不加意念。氣沉丹田不是死沉,而是一個活的行氣過程,即隨著呼氣意想內氣向丹田松沉的過程。有下沉必有上升,久之得氣,自然明白。有人認為腹式呼吸是在動作熟練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強調自然配合為好。竊以為聽任自然,會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多花時間,甚或白費功夫。好在有「氣沉丹田」的練法可加以彌補,只要氣沉丹田得當,就可掌握逆腹式呼吸。然而得法還須明理。
逆腹式呼吸、氣沉丹田與「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是怎樣的關係呢?如何做到「氣遍身軀不少滯」呢?試舉楊式太極拳「摟膝拗步」為例。吸氣時,內氣由丹田經會陰上命門布於腰脊,右手上舉,左手收在腹前。接著呼氣,右掌前推,左手摟膝,蹬右腳,成左弓步,氣沉丹田,同時氣貼背向四肢發散,兩足產生蹬、撐,勁力發於腳跟,通過腰脊,形於掌指。總之,貴在全身得氣,渾然一體。
打太極拳要達到「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氣遍身軀不少滯」的功夫,就必須掌握「逆腹式呼吸法」。這是一把打開內功之門的鑰匙。逆腹式呼吸法的實質,是藉助口鼻呼吸,以意念、拳勢為導引,結合放鬆的氣功態,來推動內氣的升降、鼓蕩,達到拳論所說的「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和「氣遍身軀不少滯」。
在練習太極拳是要做到逆腹式呼吸也有其訣竅,那就是放鬆,拳家有言:「只要一松,氣就能通。」所以,行拳走架的一舉一動,都不能忘記「放鬆」與「行氣」的結合,也是「氣以直養而無害」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