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備思鄉的優秀作文【精選】
2025-03-02 01:54:25
今晚,是中秋之夜,我坐在臺前的石級上,望著明月,看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的小院。炊煙冉冉升起,遊絲一般恍惚。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中秋佳節備思鄉的優秀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中秋佳節備思鄉的優秀作文(一)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題記在這座陌生的城市生活了3年,我以為自己會忘卻故鄉,但它反而成為時時牽動我思緒的地方。歲月鐫刻了絲絲感傷,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湧現出以前在故鄉的溫馨與感動,那山隔不斷,水阻不了的濃濃鄉情。
歲月的齒輪永遠也不肯為誰停留,轉眼又是月圓中秋時。視眼所及,都是枯黃飄零的葉子。身上的短袖衫也無法應了時節,換上薄薄的長袖衫。窗臺桂花的香氣撲鼻而來,心靈暫且放空,喚起我對故鄉中秋節的懷念。
中秋節,不可不說的是月餅。故鄉的月餅特別香。放在鼻尖深吸一口氣,月餅那股淡淡的清香直入胸膛。輕輕地咬下一口,香氣在口子一絲絲地瀰漫開來。故鄉的月餅不僅好吃,而且也特別好看,像天上那一輪皎皎的圓魄。可惜現在市場上各式各樣的月餅沒有哪種比得上家鄉的月餅,沒有那種濃濃的家鄉味。
說起故鄉的月餅,不禁又想起故鄉中秋節的遊花燈習俗。一大群小孩子排成一條長龍,手中拿著花燈,沿著長長的小巷遊竄,吸引了一大批人駐足觀賞。這些花燈形態各異,有十二生肖的花燈,有蓮花狀的花燈,有球體狀……令人目不暇接。
賞月也是中秋一個重要的花燈。各家各戶都搬著桌子椅子到門口,一起欣賞天上那輪明月。徜徉在故鄉的月光下,靜靜地享受著恬靜悠閒的時光。如今鄉下賞月的情景只能在夢中重現。城市裡滿是高樓大廈,夜空也是灰濛濛一片,很少能有記憶中的美景。
啊!故鄉啊!故鄉!我會將你深深的地刻在腦海裡。
中秋佳節備思鄉的優秀作文(二)
中秋節且又是全家團圓的好日子,對外婆的思念,卻日益不減,對於我來說,中秋節是除了除夕以外最值得大家團聚的日子。
我在北京外婆在安徽,相聚「十萬八千裡」原先我和外婆根本沒有感情,也許是外公走後,也許是在老家時,我的心中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留了一個位子給外婆,想到外婆是「空巢老人」心中一陣陣寒意。中秋節,眼看周圍的同學都回到了家鄉,和長輩們一起度過佳節一同賞月,心裡總是有種說不出難受。外婆...
「喂,外婆?」「餵?餵?哪位啊?」「外婆,我是菁菁。」「哪個啊,小鳳啊?」外婆的耳朵越來越背了...「外婆你吃了嗎?」「還沒有喂,正在燒鍋。」「中秋節快樂啊!」我說,眼角流露一滴水珠,想想我的外婆,她佝僂著腰,卻依然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想到著我又擦乾眼淚,「外婆,今年放假我回來了看你啊!」
「好好好。」電話那方的外婆一個勁地喊好,外婆也很想念我。中秋,天上明月漸圓,家卻遠,思鄉的種子漸漸萌芽,如雨後春苗般生長。小月色千裡,天涯此時。淡淡愁思系兩端,因缺思圓。很早,很早就準備著中秋的行程,中秋近了,行程卻遠了。失望如落英,紛紛灑灑,卻又於事無補。
而我在月亮裡我看到了外婆的面影,想到了外婆遠在安徽的生活,我流著淚笑著對自己說:「今年寒假我一定回來看您。」月亮在向我點頭...
中秋佳節備思鄉的優秀作文(三)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每逢中秋的夜晚,小朋友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提著燈籠,快樂地滿街跑。
我們也不例外,提著燈籠和蠟燭往天台跑去。天台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小朋友快樂的臉上,顯得十分可愛。我們坐在板凳上,欣賞著美麗的月光,品嘗著美味的月餅,十分開心。這時,一位小女孩走了過來,坐在板凳上,記錄著這快樂的時刻。溫柔的月光照在小女孩那恬靜的臉上,顯得十分美麗。正當我們高興的時候,微風吹來,把蠟燭吹滅了。們只好重新點燃蠟燭。
夜色漸漸暗了下來,人們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繁星在天空中頑皮地眨著眼,月亮睜大眼睛,和藹地望著綠茵茵的草叢,極像一隻擦亮的銀盤。啊,眾星捧月的景色多美啊,多像媽媽在和孩子們講故事,孩子在聽得入了神。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樹梢,留下溫和的笑容。中秋的夜色多美啊,在我的童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秋佳節備思鄉的優秀作文(四)
說到中秋,故事最多,印象最深的是,晚上把餐桌搬到院子裡,在我家的枇杷樹下擺上,一家人各坐一把竹椅,圍著餐桌,品嘗滿桌的水果和月餅、小吃。我和弟弟嘴讒得流口水,拼命往嘴裡塞,直撐到小肚皮溜圓。父親靜靜地呷著鄉家親戚捎來的老黃酒,母親問我們學業上的事情,啟發我們怎麼用語句形容這樣的夜景。我在晚風的愜意中抬著頭看天,透過婆娑的樹葉,注目漫天的雲,巧時可以看到銀盤般的月,在雲朵間躲迷藏。相應地,時而有樹影投下,時而回復安靜的夜色闌珊。
但實際上那樣的月夜很少見。中秋時的家鄉,幾乎總是陰天,厚厚的雲層,涼爽的秋風,難得一見暖日,更別說明月了。但這絲毫不減家鄉人的興致,提前一個月就購置好了月餅。有一種叫「羅漢酥」的月餅非常受歡迎,薄薄圓圓的,撒著芝麻,又香又甜。光景好的時候,我家買了一洋瓶的「羅漢酥」,連著一個月,我每天放學回家後,搬一個小板凳,拿一個「羅漢酥」,坐在自家院子裡看書。一個月後,中秋節到了,母親打開輕飄飄的洋瓶,驚訝地問,都上哪去了?我會用舌頭舔著最後一隻餅留在嘴角的碎屑,眨著調皮的眼睛說,被老鼠吃了。然後母親嘆氣又好笑,對我說,你這隻小老鼠呀,出去玩吧,今天晚上沒有月餅,只好吃果子過節了。
我總是會一蹦三尺高,好咧,有果子吃了。家鄉的果子在中秋節是最豐富的,在桌子上可以擺成琳琅滿目的一大堆,讓人垂涎三尺。
有老鄉新從果園摘下的柑橘、臍橙和柚子,還帶著清新的氣味。柑橘是鬆軟的,慢慢地剝開吃,母親會一瓣一瓣地掰開,分給我和弟弟。臍橙如果早熟,中秋時可以吃到,切開,特別甜。柚子樹很常見,但好吃的柚子還得果園裡摘下的,象葫蘆的形狀,用手指一層層剝開,淺紅色的最好,汁多肉甜。
當然還有棗、梨、柿子、慄子,都是家鄉特產,都在中秋上市,給中秋消夜的人們提供了最好的佐食。棗是青棗,特別甜,不見一絲澀味;梨是南方的梨,模樣不好看,但特別中吃;同樣,柿子也是南方的,和我在課本上見到的完全不一樣,類似西紅柿;慄子有兩種,一種大板慄,煮熟了可以當飯吃,另一種小野慄,用沙鍋炒熟了,用牙輕輕咬碎殼,有特殊的香甜味溢滿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