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發布M600 SSD:使用16nm MLC快閃記憶體
2025-02-22 07:29:25
泡泡網SSD固態硬碟頻道9月17日 美光新一代SSD固態硬碟中已經發布了M500、M550以及入門級的MX100,前兩者是20nm MLC快閃記憶體的,而MX100部分使用了16nm MLC快閃記憶體,它們的定位都不算高,性價比倒是不錯。現在美光終於推出了旗艦級的M600固態硬碟,全面使用16nm MLC快閃記憶體,但是性能和可靠性指標都非常高,讀取速度達到了560MB/s,128GB版SSD的寫入速度也有400MB/s,數據壽命100TB,最高可達400TB,遠超M500/M550的72TB寫入壽命。
美光M600有128、256、512及1TB四種容量,規格有標準7毫米2.5寸、mSATA及M.2三種,其中M.2有2260、2280兩種長度,不過2280版是單面PCB布局,所以最高容量只有512GB,1TB版只有2.5寸規格的。
Anandtech網站做的規格表
主控方面,M600使用的是M550一樣的Marvell 88SS9189主控,快閃記憶體則全面應用了最新的16nm MLC,而且全部是128Gbit(容量16GB)核心的,此前廠商大多在大容量SSD上才會使用128Gbit核心NAND的。
相比M500/M550在性能上的不慍不火,M600硬碟的性能突飛猛進,四種容量的M600讀取速度都達到了560MB/s,128GB版寫入速度為400MB/s,其他三款寫入速度則達到了510MB/s,隨機4K讀取性能超過10萬IOPS,寫入也有8.8萬IOPS。
快閃記憶體製程越先進,理論上性能是會下降的,不過廠商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彌補這個問題。美光M600性能突飛猛進靠的是動態寫入加速技術(Dynamic Write Acceleration,簡稱DWA),簡單來說就是快閃記憶體可在MLC和更高速的MLC兩種模式之間轉換,如果你記得閃迪的nCache及三星的緩存加速技術,那麼DWA技術就更好理解了。
另外,此前臺灣ATP公司推出的aMLC技術也有類似的操作方式,將MLC模擬成SLC快閃記憶體,在犧牲一半容量的情況下換取5倍性能提升、15倍可靠性改善。
根據美光所說,他們的DWA技術即使在滿盤時也能保持運作,以上圖為例,95%容量佔用時M600的性能跟標準MLC模式是一樣的,不過SLC緩存依然能跟競爭對手的SLC緩存相比。在90%空間佔用時,DWA下的寫入性能超過標準模式一倍多,而在50%容量佔用時,寫入速度則是標準模式的10倍多。
DWA技術在低容量SSD上更有效,所以不是所有M600硬碟都使用了DWA技術,512GB及1TB版就沒有DWA技術,不過所有mSATA、M2規格的M600都使用了DWA技術。
DWA不僅帶來了性能上的大幅提升,還提高了M600的數據壽命,此前M500/M550的標稱數據壽命只有72TB左右,而M600上128GB容量的也有100TB數據寫入壽命,256GB、512GB及1TB分別有200TB、300TB及400TB的寫入壽命。
目前M600主要面向OEM及企業級用戶出貨,消費級的上市時間未知,價格也沒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