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一日遊作文600字
2025-02-21 16:44:25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小編收集了故宮一日遊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宮一日遊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到故宮遊玩。故宮是明清時期20多位皇帝的家。午門城牆高大,城門巍峨壯觀,威嚴無比,站在那裡,我不由地感覺自己十分渺小。午門是故宮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此門居中向陽,位於子午,故名午門。
當我們進入午門時,我就被它那威武的氣勢震住了:真想不到在好幾百年以前人類竟然能造出這麼宏偉的建築!來時在車上,聽同學說太和殿前的大路只有皇上能天天走,還有是皇帝大婚時新皇后一生可走一次,每年大考的「狀元、探花、榜眼」能騎著大馬昂首挺胸地走過之外,別人是不能走的,所以我一進太和門就在那又長又寬的大路上走了一圈,嘗嘗當皇上的滋味。
過午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太和殿,接著是中和殿和保和殿。故宮最具吸引力的建築就是這三座寶殿,人稱「三大殿」。聽導遊說:他們都是建在漢白玉的石基上,猶如一座人間仙境。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三殿中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兩朝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子上,前有造型精美的仙鶴、爐、鼎,後有精雕細刻的書法圍屏,真是美不勝收。
往事如煙過,始知今非昨,壯我少年志,興我大中國!
第二篇:故宮一日遊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聽導遊說:「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我調查了故宮的全景圖,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在故宮的中心部位,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約5米高的漢白玉臺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
故宮面積72萬平方米,共有各式宮室8千餘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明清兩代先後有24位皇帝居住在這裡。1924年北京政變後,被廢黜的清末代皇帝溥儀出宮,1925年成立了故宮博物院。解放後,故宮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成為我國最大的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我了解了祖國的文化,了解了歷史。今我還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只有這樣,我才能了解中國,長大為我的祖國做出最大的貢獻!
第三篇:故宮一日遊
這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人去遊北京故宮博物院。爸爸安排的參觀路線是先由天-安-門進,然後從北門出。
故宮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古代建築物,共有九千九百九十間半房間。真是太厲害啦!
我們越過端門後即可見到午門。午門是紫禁城正門,高35.6米。過了午門,我看見內金水河,河水曲折多姿,如同玉帶,又稱玉帶河。河兩邊的欄杆與河上的金水橋都用漢白玉石雕成,華美威嚴。
接著,我們來到故宮「三大殿」的第一殿:太和殿,可惜是整個大殿都在大修。於是,我們只好去參觀故宮第二殿: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榜眼、探花,就能從這裡騎馬掛花去遊北京長安大街,享受封建時代讀書人最大的榮耀。故宮第三殿:中和殿,那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參觀了三大殿,我們來到「後三宮」之一的乾清宮,明、清兩代皇帝平時在這兒處理軍國大事。在每年元旦、端午、中秋、冬至、萬壽等節,按例舉行家族宴。
交泰殿位於故宮中路,在乾清宮的後面。清朝時,皇后的生日都在這兒舉行典禮。交泰殿裡還存放著代表皇權的二十五寶,寶璽置於寶盒內,上面覆蓋著黃綾。
離開了交泰殿,我們又到了坤寧宮,這是明清皇后的寢宮,清朝按滿族的習俗,將其改為祭神的場所,把東曖閣作為皇帝大婚的洞房。
我最喜歡的地方,要數御花園了!為什麼?因為御花園裡種了許多花兒:有如霞似火的杜鵑花,嬌媚迷人的紅玫瑰,紅豔豔的牡丹花,高潔淡雅的菊花,潔白如玉的玉蘭花,清香四溢的茉莉花……在這美麗的花兒周圍,種了許多樹木。在花兒的襯託下,御花園增添了幾分端莊和典雅。
隨後,我們還參觀了「西六宮」、「東六宮」、養心殿……故宮巧奪天工的建築,從明代永樂年間創建後,五百餘年中,不斷重建、改建,動用的人力和物力是難以估計的,真可謂「窮天下之力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