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網絡的認識作文
2025-02-22 20:02:25
網絡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大家生活中的點綴。小編收集了我對網絡的認識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對網絡的認識
1、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小學生正處於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至關重要。沉迷於網絡世界,一方面擠佔了課餘體育鍛鍊和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不利於養成健康的體魄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長期沉迷於網路遊戲,與人交流減少,或情緒不穩定,容易發脾氣;作息規律被打亂,精神不振;長時間盯在螢屏上,還可能造成用眼過度,導致視網膜損壞;醫務專家還指出,長時間沉溺網路遊戲會使人產生精神依賴,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人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腸胃神經功能病、緊張性頭痛、焦慮、憂鬱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2、影響學業。
在大多數中學生網路遊戲玩家中,有80%的同學成績處於中下水平。沉迷於遊戲中的小學生,幾乎無時無刻不想著遊戲中的情節,想著如何去戰勝別人,如何多練級數,甚至於如何去盜取別人的帳號等,長期地不思學習,以至於成績下滑。所以過度玩遊戲將導致:自我約束能力下降;學習興趣減少,效率降低,不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下降,嚴重者出現厭學、逃課、退學等。
3、誘發學生犯罪問題。
有些遊戲需要買「點卡」或充Q幣,有些學生則瞞著父母進網吧上網玩電腦遊戲,必然會巧立名目向父母索取,要不然就東拼西湊、挖空心思地弄錢,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
有的學生長期沉迷在虛擬的網路遊戲中,不需要面對現實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會規範和其他人的監督,可以隨心所欲地宣洩。長此下去,會給暴力犯罪埋下隱患。
有資料顯示,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網路遊戲有大約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鬥為主要內容的,而且越刺激的遊戲上網參與的人數越多。但中國絕大多數網路遊戲運營商並沒有開發能力,少數有網路遊戲開發能力的商家所開發的遊戲,也是以暴力刺激的內容為重點來吸引人。這些打呀、殺呀的,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許多暴力遊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遊戲世界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武力解決。當學生熟悉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之後,在現實社會中遇到衝突,便會採用這種最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在他們看來,這和在遊戲裡重複過無數次的行為沒太大不同。因此引發了很多悲劇。
如,2006年2月5日,重慶市人民小學五年級一學生因沉溺網路遊戲,與3個小孩在家模仿遊戲場景,持真刀和棍棒上演一起「強盜劫持人質」的遊戲。結果,一個孩子被刀劃傷,一個被棍棒打傷。
2006年3月6日,廣州順德一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小彭、小龔在課間和同學們模仿網絡對打遊戲,模仿遊戲中的裝備,結果小龔被小彭殺死。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尋求刺激是人的一種本能,刺激性的活動可以讓人忘乎所以,沉迷不已,可以讓人失去理智,而小學生正處於模仿很強,但辨別是非能力不強的時期,一旦深陷其中,便分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
第二篇:我對網絡的認識
網絡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大家生活中的點綴。信息不斷地發展,當聊天室的大門被許多少年快樂地打開,總會有人在前端預言:稚嫩的少年們,你們缺乏自製,必定會在這虛擬的世界中越陷越深!
在網絡世界裡,人們可以購物,查詢信息,查詢資料。足不出戶,便知千裡音,好處很多。但也有人會說:網上聊天,害人害己。
其實,對網絡這麼唾棄的人,大多數都是對電腦並不了解而聽之信之的。他們從報紙上或別人那裡知道一些信息「誰家的的女兒被網友騙了……」
「某某某……如何,如何?」這種人對網絡根本就一無所知。
這讓我想起一些事,前幾天在論壇上看到有個人把郭敬明罵得一無是處,說他寫得東西沒有一點文化蘊涵,到最後說:「我沒有看過他的作品,只是聽朋友說的。」
對此我感到十分可笑,連別人的文章都沒有看過的,哪有資格在這說三道四?對網絡一無所知的人,哪有發言權?
要評價一個人的好壞,首先必須要了解這個人。要評價網絡,首先要融入其中。比如說聊天,並不是簡單的、無感情的、麻木的文字交流,而是人們表達心中起伏的情感、欲望,在自己開心、痛苦時,有人陪你分享。每個人都有情緒的變化,那麼在失落或憂愁時,我們需要有人扮演聖誕老人,傳遞關懷的信息。處在的我們這些旁觀者,就要自己去充當這一角色,讓自身的快樂感染別人.
不能否仍,網絡所存在可怕的一面,有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網絡是虛擬的,但不全是虛偽!
於是人們會提出疑問:「如果網絡不是虛偽的,那為什麼那些網路遊戲裡不出示自己的真實姓名,而用其所謂的代號?我覺得這不是問題的本質。那本質是什麼呢?我認為網絡只是充當了一個途道,沒有網絡,有劣根的人們會尋找另一種途道。所以一個人墮落是因為他自己自身的原因,他要墮落,他有這樣的劣根,而不是因為網絡使他變得墮落。自己犯錯,要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去找藉口。難道說一個人殺人了,可以說「不是我的錯,只怪這把刀太鋒利了!」
在此,我要呼籲:網絡的出現並不是過錯,有錯的是想利用網絡做出違法行為的人……
資訊時代飛速發展,我國在騰飛,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會更好地利用網絡。
第三篇:我對網絡的認識
網絡是二十一世紀的象徵,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人們可以更快的獲得各種資訊,並且它讓人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到各地的鄉土風情,進行一些信息的交流。網絡還是一個神奇的物種、科技進步的見證。
99年的時候爸爸買了一臺電腦,那時還沒有安裝寬帶網只有撥號上網,因為我對網絡沒什麼了解,所以並不知道怎麼使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的堂姐來到我家做客,她見我家有一臺電腦便熟練地把電腦打開並且撥號上了網。一看就知道是個電腦高手。她上網的時候,我也坐在旁邊觀看。她一會和朋友聊天,一會查閱資料,有時發表「博客」,有時打遊戲。看她那麼專注的樣子,我對網絡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想上手操作一下。堂姐好像也看出我的心思,於是她在旁邊一邊教,一邊讓我操作。在一旁看到是覺得挺難的不過一上手到覺得挺簡單的,特別順手。我記得我讀過一篇課文,名叫《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講述了網絡的好處。在讀那篇文章的時候我並不是能很好的理解。可今天,我有機會親身體驗、實踐,才發現網絡的好處是那麼多!從此以後,我就變成了家中的電腦網路智能星,爸爸媽媽在電腦網路上一遇到什麼問題就來問我。
網絡還有很多好東西供我享用呢!電腦網路可以讓人在家中獲取想要的信息。每次老師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我都會上網查一點資料以便我更好的了解課文;電腦網路可以發送電子郵件。這不,今年春節我的遠在異國他鄉的表哥給我發來電子賀卡,看著那精美的動畫,我知道了只要把網絡用在正途上,網絡就是美好的。但是有些人利用網絡發布病毒,以此來謀得利益。這種人真是可惡。
網絡真是二十一世紀的象徵、神奇的物種、科技進步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