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鄉村異事之裝鬼吃晉糕

2025-03-03 21:32:25

    話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一個冬夜,月黑風高,四野寂靜。李三、趙四、王五三個人相聚在中條山一座古廟前。此處山壁陡峭,樹高林密。
    王五長得五大三粗,平日爭強好勝,好吹好擂。他打了個寒顫,搓手跺腳道:「這麼晚了,大冷的天,你們把我叫到這荒山野嶺來幹什麼?老婆還在熱被窩裡等著我呢。」
    趙四長相斯文,自稱「智多星」。他故作深沉、笑而不語。
    李三長得賊眉鼠眼,平時最喜好作弄人。只見他乾笑了一聲:「王鐵膽,你不是經常在村裡吹噓說,你是不信神不信鬼、天不怕地不怕,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嗎?」
    王五打了個哈欠,無精打採地道:「你們這兩個二桿子,這麼晚了把我叫到這裡來就是為了這個鳥事?是不是鹽吃多了——鹹(閒)得慌?」
    聽到王五這番話,趙四搓了搓凍紅的耳朵,咳嗽了一聲,似笑非笑地對王五道:「冬天農閒夜正長,展示本領好時光。迷戀嬌妻不丈夫,敢作敢為真英雄。」
    王五原本想回家睡覺,可被趙四這四句酸詩一激,一拍腦袋,對啊,大丈夫怎能貪戀夫妻之樂,而在朋友面前丟人呢?王五便不再提回家之事,只是疑惑地看著他們。
    趙四咳嗽了一聲:「傳說廟裡有口棺,你可有膽探一番?」
    王五一手叉腰,一手拍胸:「有什麼不敢的,火車不是推的,我王鐵膽的名聲也不是吹的。」
    李三四處看了看,陰陽怪氣地道:「鐵膽哥,我可聽人說,那個廟裡不知何時,裡面竟多了一口棺材!而且聽人說棺材裡的死人還會吃晉糕呢。你只要敢進廟把一碗晉糕放進棺裡,我們就給你二斤豬肉再加五碗晉糕。不過,我奉勸你,不要為了二斤肉和五碗晉糕而送了命。」
    王五仰天一笑:「你就瞎編胡吹吧,我寧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會相信你這張破嘴。」
    李三悻悻地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不聽哥們言,吃虧在眼前。你不信就去看看吧。」王五不屑一顧地笑了笑。
    趙四推開李三:「王五兄弟想仔細,此時反悔來得及。」
    王五一跺腳:「大丈夫一口唾沫一顆釘,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李三像變戲法似地從包裡掏出一碗晉糕遞給王五:「鐵膽大俠,兄弟我都將晉糕為你準備好了。」
    趙四故作慷慨之狀,拍了拍王五的肩膀:「風蕭蕭兮汾水寒,壯士一去兮快回還。」
    王五拿好晉糕,挺胸抬頭,跺腳壯膽,獨自走向古廟。
    這座古廟已年久失修,荒涼敗落,廟門半掩,窗戶紙破。王五大聲咳嗽一聲,去推廟門。廟門「吱呀」地怪叫一聲,聽得王五心裡滲得慌。王五哆嗦地摸出打火機,剛一打著,就被一陣冷風吹滅。他往裡邊挪了幾步,再次打開打火機,四下一看,嘿,還真在廟堂東南角發現了一口沒有蓋子的棺材。
    頓時,王五頭髮豎起,躊躇不前。但二斤肉和五碗晉糕的誘惑實在太大了,肚子不爭氣「咕咕」地提出抗議。他吸了口氣,穩了穩神,硬著頭皮靠近棺材尾部。
    王五膽顫心跳地拿著打火機照向棺材,打火機的火光忽明忽暗。他不敢將目光移向死者的頭部,扭過頭匆匆將晉糕放入死者的腳邊。
    打火機燙得燒手,王五趕緊吹滅火光。他擦把冷汗,正欲離開,卻聽見棺材內有動靜。他直起耳朵去聽,嗨,還真有吃東西咀嚼的聲音,那吧唧吧唧的聲音在黑暗寂靜中十分刺耳。
    王五頭皮發炸、一身冷汗。可他還是強壯著膽子,重新打開打火機,借著微光走到棺材前。他果然見到盤子裡的晉糕已經吃完,不由得心一慌、手一顫,打火機掉進了棺材裡,並迅速燃著了棺材尾部裡的衣物。
    「啊,著火了!」那死人猛地一下坐起來了,一邊拍打著火,一邊狂叫著,「哦,哦,燒死我了,燒死我了。」
    王五怎麼也沒想到死人居然坐起來開口說話了。他兢兢戰戰地問:「你,你是人是鬼?」
    那「死人」一邊跳出棺材,一邊拍打著褲腿上的火苗道:「廢話,要不是人,我會有知覺嗎?趕緊救火啊!」
    火光碟機走黑暗,「死人」說出人話。王五這時感到心正膽壯,一把上前抓住那人脖頸道:「你是誰,藏在這裡幹什麼?」
    那人急忙說:「兄弟,水火無情,咱們先救火,棺材裡面的衣被還是我的呢。」
    這時,李三和趙四也從外面闖進來。大家七手八腳、慌裡慌張地撲滅了棺材裡的火。
    王五像捉小雞一樣把那「死人」揪出廟門,掄起鬥大的拳頭將其擊倒在地,連踢幾腳。那「死人」哭爹喊娘、連聲求饒,李三和趙四趕忙攔住王五。
    「你是哪裡來的野小子,竟敢到這裡裝神弄鬼嚇唬老子?你不說實話,老子今天讓你成為真正的死人。」王五喝道。
    「我是鄰村牛莊的牛二啊!」 那人急忙道,「是別人花錢僱我,讓我每晚睡在這棺材裡,一次給我2元錢,給我一套新被褥,還讓我免費吃晉糕哩。」
    噢,原來是遊手好閒的光棍牛二啊。王五道:「是誰這麼無聊僱的你呢?」牛二支吾著不想說。王五又舉起了拳頭。
    「我說,我說!」好漢不吃眼前虧,何況牛二也不是什麼好漢。他連忙說,「我也不管什麼發誓詛咒了,是你們村的『張半仙』僱的我。」
    哼,又是他。王五憤憤地想。「張半仙」原名張一,平日好逸惡勞,整天神神道道,自稱「神仙下凡」。算卦求神、推斷前程、陰陽風水、捉鬼驅妖無所不能。尤其是近日,請他看相做法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一天,張半仙看見他,說他臉上有妖氣,便推斷是厲鬼纏身。並討好他說,厲鬼最怕糯米,多吃晉糕就可以逢兇化吉。王五對此不屑一顧,嗤之以鼻。但村裡人卻紛紛吃起了晉糕以求消災保命,倒使趙四家的晉糕生意一時紅火起來。
    「走,到派出所去。」王五推搡著牛二往鄉裡走。
    「兄弟,殺人不過頭點地,得饒人處且饒人。牛二裝鬼雖有錯,豈能見官定他罪。」趙四上前拍拍王五的肩膀說。李三也趕緊點頭哈腰地對王五說:「就是就是,大家只是開個玩笑,何必這樣撕破臉呢?」
    王五半推半就地說:「好吧,那你們把事情給我說清楚。」三個人你一言我一句、你拍肩我摟腰地給王五解釋著、道歉著。
    原來,張半仙為了給自己揚名,趙四為了推銷自己的晉糕,李三、牛二為了從中得利,就在村裡傳言破廟棺材裡的死人愛吃晉糕,如誰家不愛吃晉糕,死人就會作弄誰家。村裡好多人都被糊弄了,紛紛請「張半仙」作法,家家買晉糕祈福。而只有王五不以為然。於是,他們三個「臭皮匠」便想出了一個計策,就是讓王五相信棺裡死人吃晉糕。只要王五就範了,「張半仙」和趙四的生意就會更好了。誰能想到王五的膽子雖然比常人大,但也被死人吃晉糕的行為嚇得魂飛魄散,打火機失手掉進棺材而失火,讓牛二原形畢露,讓事情水落石出。
    這正是:大千世界本無鬼,皆為人心來作祟。
    好逸惡勞騙人財,原形畢露羞先人。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