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至十五的風俗 正月十五鬧元宵
2025-06-29 14:44:11
中國人民過春節十分熱鬧的,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有各種各樣的風俗傳統存在,也使我們的年味十分的濃厚。因此在春節到來之前,我們也需了解相應的傳統風俗才能使春節到來時更好地融入其中,過一個更好的春節。
春節風俗大盤點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如果非要掃地不可,也必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留著這一習俗,除夕前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動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個大桶盛廢水,當日廢水不外潑。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財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正月初二】迎婿日。正月初二是春節的第二天,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民族節日。正月初二又叫迎婿日和狗日。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
【正月初三】不拜年。民間風俗這日稱為「窮鬼日」,初三一早家家戶戶都會「掃窮鬼」,將初一至初二囤積了兩天的垃圾掃出,意味著掃走汙穢晦氣和窮根的民間習俗。所以這一天不外出串門拜年,就是怕被人當「窮鬼」一樣掃走。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正月十五鬧花燈、扭秧歌、舞獅子、看煙火、趕廟會是民間普遍的習俗。這一天也被稱作「元宵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