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我跟「大刀王」陳照森老師學刀法

2025-07-19 08:47:09

國際太極拳文化傳播大使張富香憶恩師

——我跟「大刀王」陳照森老師學刀法

○張 富 香    陳照森老師是河南省溫縣陳家溝著名的拳師,尤其以善舞春秋大刀聞名太極拳界,人稱「大刀王」。我早有耳聞,很想拜見陳老師,跟他學幾招。但由於他常被邀請在外傳拳,很難有機會接觸。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陳家溝太極拳功夫學校終於見到了他。     陳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外表樸實和善,言談舉止中給人一種熱忱、虛心和實在的感覺。     既然是「大刀王」,我便試探性地向陳老師討教起大刀來。陳老師很坦率,笑著說:「練刀如猛虎一樣,需要拿出大刀的虎威來,你一個女子,行嗎?」     噢!我明白了,原來老師是想先看看我的大刀底子呀!於是,我手提大刀做了一個「關聖提刀上霸橋」的動作,然後看了一眼陳老師,期求老師指點。也許是我對太極拳的執著感染了陳老師吧,陳老師面帶微笑地走上前來,認真地給我講解著動作,說:「這個動作,大刀要貼體前划過,運轉要貼身走,發力與氣勢跟『掩手肱拳』一樣,蹬腿扭腳旋轉腰」。接著,我又做了一個「白猿拖刀往上砍」的動作,陳老師接著又講:「單手拖刀時刀要貼身上領,旋轉身手接刀時雙手距離要大,下砍壓刀翻身跳時刀要輪圓,上躍翻轉重心隨刀刃往前壓」。我感覺老師講的很在理,很想讓老師先講講舞花,老師講著、示範著:「半個舞花只要一個勁,舞花就非常輕鬆,全舞花二次勁即可,另外,轉體必須要快......」。陳老師在認真講,我專心致志地在聽,仔細體味著動作要領。不知不覺中太陽已悄悄地落山了......    雖然時間短暫,但在陳老師的親手指點下,我學到了很多動作。回味老師講的一招一勢,竟一夜沒有入眠......  圖一:陳昭森老師在悉心指導張富香習武。     第二天帶學生晨練結束,急性子的我不管老師是否忙閒,又給陳老師打電話,還想去繼續學習。陳老師爽快地答應了我,還開玩笑地說:「其實我在電視裡早就認得你,你的拳架很漂亮,又這麼俊俏。這麼多年也很下功夫地刻苦訓練,一直在認真地免費傳播太極文化,弘揚太極精神。好,你來吧!來我這兒,管吃管住!」    放下電話,我就又踏上了去陳家溝的路程。由於我們是再次見面,陳老師對我非常照顧,為了讓我學的更快更好,老師把課程進行了歸類安排,並把先人傳下來的絕技與大師練習時的感受和技巧,毫無保留地給我仔細講解,我認認真真地在原基礎上一招一勢地邊學邊練,以便讓動作更漂亮、更威風、更標準。  圖二:陳昭森老師精心指導,一絲不苟。     首先,從刀法、身法、步法的最基本動作學起,盡力做到如大師講:「舞花旋轉上下呼應;左右逢源,呼呼生風;只見身刀轉,不見手變換。」陳老師說得好:「只有身刀合一,皆能運轉自如,得心應手,方可勁力飽滿,氣勢磅礴。」大師手把手地教,我一招一勢地學。首先學了與眾不同的上三刀和下三刀的身法、步法和手法以及兩種別具一格的全舞花。     為搶時間學更多招勢,我一整天幾乎沒休息。雖是三月的天氣,春暖乍寒,但我練的從頭到腳全是汗,儘管汗水溼透衣襟,但心裡卻享受著收穫後的甜美。那簡直是外在所無法比擬,無法給予的內在美呀!老師也誇我的苦練精神可佳,不斷提醒讓其的他的學生向我學習。     這一天下來雖然很累,可我美在心裡樂在臉上。因為,我初步學會了老師旋轉敏捷這一著飛似的刀法,但要掌握陳式太極春秋大刀的一招一勢,決不是一蹴而就的。光上三刀,下三刀,全舞花以及分鬃刀等幾個代表性地動作的身法、步法、手法和速度,我九練了整整三天。     接著,我繼續跟陳老師學神態和虎威。大師先示範了劈、砍、抖、發、推、攔、刺、挑、壓等刀法的幾個動作神態和虎威,其勇猛震撼,真不愧為「大刀王」啊!別說練了,光看大師瀟灑威武的雄姿,威風凜凜的氣概,真可謂暢酣淋漓,令人讚嘆不已,欣賞不盡啊!     感嘆之餘,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大刀練好,儘快使動作做到位,要像老師講的那樣,不僅有觀賞力,還要有殺氣,更要體現出兵器之王的風範。我認真琢磨著,諸如,磨腰刀如何收與放,如何回頭走,眼神與氣勢怎樣表現,如何刺回一舉嚇人魂,怎樣提腿與壓刀及眼神配合出虎威,怎樣翻身跳又怎樣如何轉圓,以及遞酒挑袍猛回頭的姿態身法、手法和步法與花刀轉下銅判竿的舉刀與坐盤氣勢,等等。     幾天時間裡,每當我在認真練習動作的時候,總發現陳老師也在一旁做動作。開始我只顧自己練,對此全然沒有注意。可後來忽然發現,這也是老師的一種教學方法,他是在給我示範,提示我糾正動作的偏差。真是一個言傳身教、誨人不倦的好老師啊!我埋怨老師沒有及時提醒我,他說:「練太極應當著著揣摩,處處留心,要用心來悟。大刀乃『兵中之帥』,跟太極拳一樣博大精深,奧妙無窮,你要認真去悟它才是......」。     短短幾天的相處,我覺得陳照森老師作為陳家溝太極拳的重要傳人,掌握的「東西」簡直太多太多了!和大師在一起,隨便的淺談中就能學到很多很多......     2009年8月30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辦,焦作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中共溫縣縣委、溫縣人民政府、溫縣文化局、河南省溫縣經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華夏世通文化發展中心等單位共同參與承辦的,以「傳承太極文化、弘揚太極精神」為主旨、在我國陳式太極拳發祥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隆重舉行「2009年中國河南國際太極拳文化研討會」上,作為學生,我能和陳老師一起同獲我國首批100名「國際太極拳文化傳播大使」這一殊榮稱號,真是終生的幸福和幸運。今日9月9日教師節,在此,我想向老師衷心地說一聲:「謝謝您,敬愛的陳老師!」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