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風俗:芒種節氣的民俗活動有哪些
2025-06-24 20:39:12
大家應該知道,芒種是我國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在我國也是非常受重視的節氣,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節氣。那麼,芒種節氣的民俗習俗有哪些,芒種節氣的氣候變化情況是怎樣的呢,跟隨下文來了解下。
芒種節氣的民俗活動
一、芒種節氣習俗----曬蝦皮
在這時候,沿海-帶的漁民即忙於曬毛蝦。因此到了芒種季節,毛蝦正值產卵期 ,體質正肥,肉質正實,營養價值更最高。人們將芒種期間曬成的蝦皮稱之」芒種皮」。
二、芒種節氣習俗----煮梅
南京有」煮青梅」習俗,溧水區百姓至今習慣於在芒種節氣裡泡青梅酒。在南方, 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梅子採摘了放在家裡陰乾,芒種這天將清洗過的梅子泡在白酒裡,白一般選55度的,以10斤白酒放3斤梅子、兩斤冰糖為比例配方, 青梅泡酒過程為一個月。這個民俗與三國時典故"青梅煮酒論英雄」頗有淵源。
二、芒種節氣習俗----開犁節
浙江省雲和縣有「開犁節」,在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芒種節那天舉辦。在雲和梅源一帶流傳著這樣的傳說:牛是天庭的司草官,由於對人間饑荒的同情,偷偷地播下了草籽,卻導致野草瘋長,救活了家畜,而農田被野草淹沒,使農民無法耕種,上天為了懲罰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開犁是雲和梅源一帶山區農民啟動春耕的時令體現,過去把「開犁節」叫做「牛大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