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瑜 陳瑜

2025-07-18 16:33:08

陳瑜

男 (1962-) 陳式第11代傳人
籍貫:河南溫縣
師承:陳照奎 
傳人:約51位直系傳人
 

陳瑜 陳瑜(1962年5月23日生),祖籍河南溫縣陳家溝,現居北京,是陳家溝陳氏第十七世宗師陳發科之嫡孫、陳氏第十八世宗師陳照奎之獨子。為弘揚傳播陳氏太極拳而跑遍祖國大江南北,職業拳師。現任中國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陳式太極拳研究會委員;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陳照奎太極拳社社長;河南省陳家溝太極拳協會終身顧問;陳家溝太極學校副校長。

  陳瑜自幼在一代宗師陳照奎的嚴格要求下潛心習藝,日練拳20遍以上,他刻苦練功,將拳法與技擊相互貫通。尤其是父親去世後,他逐漸意識到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閉門苦練,功夫已臻上乘。如今他的功夫更加爐火純青,在繼承、發揚及推廣陳氏太極拳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76年,年僅14歲的他,隨父到河南溫縣,在全國太極拳大會上表演了一路和二路炮捶,這是他首次公開亮相,以其工整的拳架引起轟動。80年代在北京市陳氏太極拳協會成立大會上表演了二路炮捶和單刀。這是他第二次當眾表演,再次引起轟動,2002年8月陳瑜做為名家應邀出席《國際太極拳年會》並進行了表演,博得了在場者的滿堂喝彩,眾多媒體對他進行了專題採訪和報導,並被譽為「將門虎子」。2003年10月應新加坡忠幫民眾俱樂部之邀,作為特邀名家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辦的《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太極群英交流會》,並表演了陳氏太極拳及陳氏太極單刀,博得了熱烈的掌聲,使大家對陳氏太極拳有了一個嶄新的了解,新加坡的州長並為其頒發了榮譽獎盃。2004年8月陳瑜再次參加了北京市第五屆國際武術邀請賽,並作為名家進行了表演,得到了北京武協領導的高度讚揚。2004年11月應香港氣功太極社之邀參加了《香港氣功太極拳社創會四周年會慶聯歡晚會》並進行了精彩的表演。2005年8月參加了河南焦作國際武術年會,並參加了名家集體表演。2006年4月應珠海市太極拳協會之邀參加了《珠海市太極拳協會成立十周年》的慶祝活動,作為名家進行了表演,在場的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都說:「這是看過眾多太極拳表演中最好,最有風格的一個」。

  陳瑜先生自17歲開始獨立授拳至今,已近30個年頭。為傳播陳氏太極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曾到駐馬店、丹東、汕頭、長沙、常德、廣西、河南溫縣、瑞士、珠海、揭陽、江蘇的崑山、俄羅斯、香港、深圳、浙江、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授拳。慕名而來的還有英國、瑞士、新加坡、韓國、臺灣、俄羅斯、日本、保加利亞、義大利、美國、法國、敘利亞、加拿大、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學員,以及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經他親自指導的學員有幾千人之多。經過其指導的部分學員在國內外武術大賽和國際太極拳年會中均獲得了優異成績。

  現已40多歲的他,功力純厚、身法中正、造詣頗深、身懷絕技,較好地將拳法與技擊相互貫通。在繼承和發揚及推廣陳氏太極拳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因其拳架低,鬆柔圓活,造型美觀,自然大方,發力更是松活彈抖,他贏得了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好評。陳瑜在繼承家傳套路的基礎上,還創編了四十三式太極拳、二十六式太極拳,上海電視臺、焦作日報、人民日報、重慶電視臺、珠海電視臺、湖南電視臺、中央國際電視臺、韓國電視臺、《中國之翼》雜誌、《2005年中國體育年鑑》美國英文國際武術雜誌、德國武術雜誌、俄羅斯電視臺、《中國體育》、《珠海日報》、日本《武藝》、《武術》、香港《新武俠》雜誌等新聞媒體都先後報導過他的功夫以及他的教拳事跡。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