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為什麼叫上九 天公賜福可討好兆頭
2025-07-18 07:16:10
自古以來的春節都是我國人們十分重視的一個節日,春節期間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這半個月以來,每一天都有特殊的叫法以及特色的活動。正月初九當天被人們稱之為上九,這有何說法呢?有哪些活動呢?
正月初九叫上九
正月初九叫上九來源於「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據說這天做事情會得到玉皇大帝的庇護,辦事既簡單又高效,因此很容易完成。另外從傳統文化中來說,因為「九」是數字之極,正月初九是新的一年第一個「九」。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為親厚,過了「上九日」則為拜晚年了。易經中一為始,九為終,是具有尊貴地位的數字,上九更有吉祥的意義,傳說這天生日的神仙也是主導著人間運勢,所以人們都會舉辦慶典來祈福。
大年初九的風俗講究
因為古代民俗中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且最大,因此為上。又稱這天是「天日」,既然是玉帝的誕辰,必須隆重慶祝。另外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民間婦女則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代表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討一個好兆頭。
年初九的注意事項
正月初九不出門,這一習俗在很多地區都有,但是對於土家族人來說,這一習俗有一項神秘的內涵。冬月的雞日,三,六,九,臘月的牛日在土家地區都被稱為紅煞日,在這些日子適不適合出行的,如果說在這些日子出行,就很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說這些都是古人對我們的訓誡,古人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們除了要保留這一習俗,還不能曲解這些習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