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湘陵 陳湘陵

2025-07-18 16:59:09

陳湘陵

男 (?-) 陳式第11代傳人
籍貫:
師承:李經梧 
傳人:約18位直系傳人
 

陳湘陵

陳湘陵先生師從百家,曾拜胡景源、劉春臣、陳尚毅、孫劍雲、李經梧、沙國政等武林先輩為師,精研諸家拳法。又贅婿耿氏形意門庭,受到師爺形意名家耿霞光直接教誨,是耿氏形意拳第四代主要傳人之一。因其聰慧及敬誠,深得很多武林前輩的喜愛和指教。陳師和同輩拳友交流也很多,是真正的海納百川,博採眾長,融會貫通。如果說京劇界有李少春,我想可以不誇張地說:武術界曾有陳湘陵,儘管他未能享有那麼大的名氣。

陳師內、外家融於一身,風格自成一派,但練各門套路都各具其神韻,尤精形意拳、各式太極拳、華拳。他的最大風格特點是集傳統派的內勁充沛與競技派的規範亮麗於一體。拳架漂亮、工整規範、中正輕靈,勁力充沛。五十多歲時無論高起腿還是低下勢,都不亞於年輕運動員,但他那飽滿的內勁則是他與那些運動員的本質區別。他練的陳式太極拳的擦步動作,其「剎車勁」在拳界鮮見。他練陳式傳統套路一路,能把觀看者帶到一種屏心靜氣的寧靜氣場中,而突然一個拍腳又能讓人驚心動魄。

他既深深植根於傳統武術的沃土,又對太極拳競賽套路了如指掌。1989年國家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編出後,陳先生赴京為武漢「搬套路」,學習班上,各省市來的學習人員一般學得一、兩個套路,而基礎紮實的陳師一次將所有四個套路學好帶回,後成為武漢太極拳競賽套路的主要傳播人。但他在教競賽套路時,也指明其與傳統練法的區別。他告誡弟子們真正學好太極拳必須學好傳統套路。陳老師的武術教學,清晰幹練,在武漢享有盛譽。武漢形意、太極拳名家魏權先生曾稱讚陳湘陵的武術教學「放到全國都是無可挑剔的」。湖北太極名將趙勇及下一代的鄒雲健等均曾受教於陳師。

陳湘陵公擅長套路:華拳十二路連環、形意拳、各式太極拳(各式均具其韻而毫不串味、奇才!)、武當劍、武當太乙五行拳等。

著有《武當劍》、《武當太乙五行拳》,以武漢武術整理小組名義出版。《武當劍》1999年於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時,改署己名,此為先生隨劉春臣先輩學得的武當劍單劍部分的整理。《武當太乙五行拳》為陳師作為武漢武術整理小組的主要成員,赴武當山挖掘的武當武術套路,執筆但未署己名。先生另有多篇整理傳統武術及武術訓練的文章散見於《武林》、《中華武術》、《武術健身》等雜誌。

陳湘陵公為我國首次舉行的國際太極拳賽會------武漢國際太極拳、劍觀摩交流大會(1984)的主要組織者之一,那是太極拳前輩名家參加最多的一次大會。此次大會,為太極拳走向世界邁出了第一步。陳公曾多次擔任全國及國際武術比賽各式太極拳裁判長、副總裁判長,並曾三渡東瀛,傳拳授藝。

陳公患重病仙逝(享年59周歲),令人震驚痛惜,出人意料。出於對武林師輩的尊敬,陳公堅持不出版自己的音像資料,所以只有極少的音像資料傳世,實為憾事。到了病重之時,有人動員錄製音像,惜已力不從心。在他的弟子中,未能有人較全面地、忠實地繼承他的技藝。

陳師幾十年內外兼修,手足如孩童般溫熱細膩,觸覺靈敏,竟華年早逝,不能不讓人深思。武漢武術名師範允立先生曾嘆曰:「陳老師才華超群,這邊需要他,那邊也需要他呀!」。

陳公除了其專業武術之外,還擅長攝影、書法、京劇等,在藝術方面天賦甚佳。其攝影作品常見於報刊或獲獎,在文革期間還曾擔任過工人京劇團《紅燈記》導演。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