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方人過元宵節有什麼講究 元宵節起源
2025-06-22 14:19:10
都說過完了元宵節才算過完春節,每年元宵節離春節的時間都不是很遠,人們每當過完春節就要開始準備迎接元宵節了,可見元宵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是比較重要的,那麼在北方地區,人們過元宵節的時候又會有什麼樣的講究呢?
北方元宵節吃什麼
1.吃元宵:元宵是宋代民間流行的一種元宵吃食,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吃元宵代表著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2.耍龍燈:舞龍是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龍是中國古老的圖騰,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
元宵節不同地區習俗
在安徽合肥古城鳳陽縣,元宵節的三大習俗分別是:蕩鞦韆、挑燈籠、撂火把。鳳陽民間有「元宵節蕩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撂火把是一種青少年集體活動。在鳳陽農村,很多孩子都會提前準備一些廢舊掃帚、刷把,以備元宵節撂火把。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據資料顯示,元宵節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受到了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後來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