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為什麼要咬春 咬春咬的是什麼
2025-06-24 10:24:10
春天來臨,萬物復甦,樹木花草皆因此生命力愈加旺盛,讓人覺得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其實在春季最早的一個節氣就是立春,立春期間,大家肯定都知道咬春這個說法吧?咬春具體是指什麼呢?又咬的是什麼呢?
立春為什麼要咬春
春打六九頭,打春吃春餅!立春吃春餅的習俗,名曰「咬春」。該習俗起源於唐朝。立春時,春天回到大地,萬物復甦,各種蔬菜發出嫩芽,人們嘗起來新鮮,用面包著五彩繽紛的季節蔬菜,捲成蒸或油炸,命名春餅,意味著谷豐登,送給對方,喜歡春天,祈禱豐收。順時吃是心與自然的交流,吃符合節令的食物,是把四季放進嘴裡。老北京吃春餅最講究,一定要捲成筒,從頭吃到尾,寓意「有頭有尾」。
立春咬春咬什麼
蘿蔔
白蘿蔔雖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涼,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不宜大量食用。蘿蔔古代時稱蘆菔,蘇東坡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舊時藥典認為,蘿蔔根葉皆可生、熟、當菜當飯而食,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常食蘿蔔不但可解春困,還可有助於軟化血管,降血脂穩血壓,可解酒、理氣等,具有營養、健身、祛病之功。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時眾人嚼吃蘿蔔的本來用意吧。北方人多愛吃生蘿蔔,尤以心裡美和小紅蘿蔔為最佳。
韭菜:
胃腸功能較弱或消化不良的人食用韭菜易傷心,不宜多食。另外,韭菜粗纖維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食用時應適量。粗纖維對腸壁的刺激較大,常導致腹瀉。每人每次食用100克至200克,不能超過400克,每周一兩次即可。韭菜又叫「起陽草」,性溫,有補陽的作用。春天氣候冷暖不一,建議人們到春季不妨多吃一些春韭,以祛陰散寒。而且,春季人體肝氣偏旺,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多吃春韭可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豆芽
豆芽的缺點是不能隔夜,所以最好在買來的那天吃完。如果需要保存,可以放入塑膠袋密封,放入冰箱冷藏,最多不要超過兩天。被古人稱為種植的豆芽最適合春天吃,可以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豆芽具有清熱的效果,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