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關於人口的作文
2025-02-06 09:16:09
導語:人口問題是當今世界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人口的發展受社會、政治、經濟的制約,同時它對社會的發展也起著促進或延緩的作用。小編整理有關人口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人口密度
要問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些地方?自然是公共場所的密集區,特別像春節的火車站之類的地方,用「人山人海」已不足形容了。但倘若常年常時的人口密集區,我想學校也可算其一了。若要論起學校中的人中密集者,我想我們學校該算上一個了。
在成立集團之前,我們學校已擁有兩個分校區,其時學生人數在四千多,其面積卻小得可憐,人均佔地面積幾乎成了全省最小的了,至少在全縣已找不出這樣人口密集的學校了。總支書記曾笑言在我們的老校區擁有著最好的師資和學生,有著一流的教學質量,但卻擁有全縣最老舊的房子,最狹小的空間。那些老房子已有幾十年的歷史,雖然年年都在修卻補不上年齡的衰老,有一次好像有一根椽子也掉下來過,日光燈也有掉下來的。另一邊的木結構老房子――教師宿舍,踩上去的每一步都會發出驚心的聲音,我也曾在一樓住過,還鬧過電線短路的驚嚇。
在那樣的房子裡曾有一代代的教師和學生學習生活過。那裡的教室比現在一般的教室要小很多,但教室裡人最多時可達74人一個班,我曾教過這樣的班級,教的是體育,這麼多人排成四排,從頭望到尾感覺很長了。而那裡的操場卻是小得可憐,一圈當時是120米。現在呢,明珠校區原是福年完小,也是一個彈丸之地,操場周長在兩百米左右,學校走的是精品路線,全部用了塑膠,容納了兩千多名學生,老校區正進行教學樓改造,也容納了兩千多名學生,現在的柯北校區原是雙梅完小的新校區,不過校園面積較大,二期還在計劃中。
這樣有5000多名學生,200多名教師的小學,卻分割在幾塊小地塊上,與現代化教育真有點不相稱的感覺。人們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我們卻看不到對教育的大投入,這樣大的學校,所有教室在高溫天氣都沒有空調,教師辦公室也沒有,每個班級的學生雖經嚴格控制,卻也還在五六十人一班。即使教育局吧,幾經易址辦公地點,現在算是有自己獨立的地方和樓房了,也還是在實驗初中後面像居民樓似的一幢,比起氣勢雄偉、佔地廣闊、拔地而起的其它局辦的大樓來,不知要遜色多少了。像地稅局、國稅局、建設局、法院……哪一個不是造得像模像樣,二十來層的全鋼架結構,一色的青黑色幕牆玻璃,寬敞高大的門廳,可與省級機關大樓相媲美。而每天上下班的人也就幾十個人,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進去、什麼時候出去的。
比及學校用地的緊張與政府大樓的寬鬆,心裡難過,那樣的人口密度對比實在讓人心酸。
第二篇:觀人口素質
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人非常多的痛苦時代。
昨天,我的好友來找我玩,可找了大半天也找不到我,為什麼?因為我家兄弟太多了,我是133大,而且樣子和我差不多的就有40人!
如果你來我們的時代,會看見根本沒有什麼減肥的東西,因為你只要在大街上一走,準會把你擠成苗條型身材,而且由於人口太多,所以每幢房至少是陳鵬的快速時代的100倍,所以在頂樓住,你在太空了!
不過人口爆炸時代也有優點,就是學校人很多,你可以交很多朋友,但人太多了的話就有可能發生友誼時代的危機了。
不知道有沒有和我相對的「人口稀少時代呢?
第三篇:人口老齡化加劇
大年初三,天小雨。我家一行往外婆家趕。
終於等來了直達車輛,正月裡就是不同:滿門超載。中國人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沒有忘啊!應該都是像我們一樣去拜年的吧!
我們一行收攏雨傘,站在車上,爸爸把行李放在物架上。唉!奇怪!這大拜年的,車上兩個物架空蕩蕩的,中國人不就講究個禮尚往來嗎?難道這年頭就只有錢送了嗎?一個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緒:「同志,你這麼多貨物,為什麼不放些到物架上去呢?這裡還要坐人的阿!」我扭頭一看,原來在最後的連椅上一些貨物佔了一個座位。「這樣方便些。」一個滿不在乎的聲音傳來。「好,那你為你的貨物打票嗎?」售票員說。只見那位乘客擺出一幅人在貨在貨去人亡的架勢,惡狠狠的說:「當然不。」售票員無可奈何。汽車繼續前行。
不久,車被一位大漢叫停了。此人輕功非凡,連不顧及傘還沒收縱身一躍人就到了車上,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傘被擋在門外了。此人果真不愧為武林高手,收傘的美姿毫不亞於當年黃飛鴻的,而且有過無不及――收傘時間為黃飛鴻的若干倍。在這美好的日子裡,小雨也被微風通過門送進車廂來湊人氣。站在門口的人看上去有點不耐煩了,只見高手在傘內一陣亂摸,但令人大失所望。終於有人按耐不住了:餵!你會不會收傘?只要按一下杆上那粒紅的的圓東西就行了。」高手果然是高手,一點即通,大嘆道:摸遍鐵傘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有人嘮叨了:「自己的傘都不會收。真是……」高手不屑於剛才的當眾出醜,大怒道:又不是我的傘,我以前用的傘都是縮的,你媽的……」那人終於認識到自己的不自量力馬上道歉:「好!好!好!不是你的錯,是我的錯。」只見高手春風得意,總算沒有丟人現眼,真是「士之怒」。
少時,一人大呼:「什麼,28塊?你翻兩倍,國務院可規定最多只長百分之二十。」售票員語重心長地解釋道:新年大吉,多收一點嘛!再說了其他乘客都收了那麼多,你一個人怎麼能例外呢!」「是啊,新年大吉,我可不想頭一天就被人給宰了。要麼你把我託回原地,要錢14。」售票員又一次無可奈何,這時人們議論紛紛:什麼司機趁春運亂收費啦、什麼制度又不管用啦……可見國人思想覺悟大有提高――都知道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
不久,又有三人上車――一個紅毛,兩個藍毛。此三人儀表不凡,像蹲過大獄的兇鬼子。令人望而生畏。此三人仗著人多事眾輕易的擠進了車廂,使司機再一次認識到:車內人數=車廂體積/人均體積的正確性。紅毛不太守規矩,在車廂裡亂擠。這不一個穿西裝的人發話了:「司機,你他媽擠不進了就不要開門。」話還沒說完馬上又轉移了話題:「紅毛,你他媽擠什麼!」紅毛見其出言不遜,馬上出口傷人:「medeb(罵人的話),老子就擠你怎麼了?」接著紅毛指了指那兩個藍毛,那兩個藍毛也立即擺出一副要為虎作倀的樣子。西裝說:「你他媽是不是想打架了,我也不怕告訴你,我是本地人,要不怎麼回來拜年。」「打就打,誰怕誰!」紅毛說。由於他們各自都不清楚對方情況,終究只是大吵到鬧起來。這時售票員說:「你們要打出去打,別到車上打。」西裝說:「要不是新年大吉,以我在家裡的脾氣……」還沒說完紅毛接下來那一句可真是一語破天機:「你不像是本地人,怕找不到幫手吧!還家裡脾氣。」沉默的司機終於幹出了點實事――打開音響,他們吵不過音響的。藝術果然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那幾個吵架的都昏昏欲睡了。居然沉默了一陣子。
終於在途中有一批乘客要下了,其中一位甚是可疑,此人先是掃視兩個貨物架,然後把上面一把傘拿到手中看了一眼,又放下。又掃視貨物架,又看傘,如此幾遍,終於,帶著傘走了。在此時,我家一行都找到座位了,爸爸隨即把貨物挪到他座的位置旁。
終點站終於到了,突然,聽到一位剛睡醒的小夥子大聲說「我的傘不見了!」我恍然大悟:這就是為什麼貨架上空蕩蕩的原因啊!這就是為什麼乘客不願把貨物放到貨架上的原因啊!這就是為什么爸爸要隨時把貨物放在身旁的原因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東西會進化,難道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會嗎?
第四篇:人口資源短缺
人口問題是當今世界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人口的發展受社會、政治、經濟的制約,同時它對社會的發展也起著促進或延緩的作用。經過30年的努力,我國在人口控制的問題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績。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的統計,在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我國人口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現在1.8%左右,這種生育率的下降讓我國13億人口日到來推遲了整整4年。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發展也使得人口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
人口老齡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總人口年齡結構發生變化的過程。按國際通用標準,60歲人口佔總人口的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稱為「老齡化社會」。美國《紐約時報》指出,我國的老齡化速度太快,從而飛速經過了這個原來西方社會可以建立起一個中產階級的時間段。聯合國的統計數據也表明,我國的老齡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據我國老齡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老齡高峰將於2030年左右到來,並持續20餘年。到2l世紀中期,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過4億,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則會達到3億左右。我國人口的老齡化不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這種人口老化趨勢也超過了國家經濟社會的現代化的發展速度。我國社會的人口是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綜合國力不強、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的前提下進入老齡化的。這種情況與發達國家老齡化是截然相反的,發達國家的人口老齡化工業化完成之後經濟達到高度的發展水平之下才出現。此外,我國人口老齡化還存在著區域失衡的特點。我國各地區老齡化程度自西向東呈階梯上升,地區間差距較大。東部沿海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過8%,其中上海達就到11.46%。而西部地區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區仍是典型的年輕型人口結構。老齡化程度的差異,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齡化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人口問題,同時它也成為了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
那麼,13億人口大國的養老問題該如何應對?目前,國家有關部門以及眾多人口學學者都提出通過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來緩解這股銀色浪潮的洶洶來勢。但是,我國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卻面臨著資金嚴重短缺、體制不健全等問題。根據麥肯錫諮詢公司預測,我國養老保障的短缺金額到2010年將達1100億美元,而未來30年內將會出現3.7萬億的資金缺口。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研究報告《銀髮中國——中國養老政策的人口和經濟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國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勞動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養老體系的保障。全國職工有近3/4的人沒有任何退休保障。報告還指出,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基金的運作是拆東牆補西牆的現收現付制,即是用現在工人的稅來養活目前的退休人員,不做任何基金積累。雖然,目前我國正努力促使「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轉換,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養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2004年,我國全國養老保險欠費達到了450多億元,在全國範圍內,許多省市都面臨著養老保險收不抵支的情況,甚至是積累虧空。加之農村養老問題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議程上來,我國的養老保障制度面臨著艱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