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墳傳奇
2025-02-17 00:53:25
江南白蜆江畔,有個花園墳,青冢秀木,浮翠滴碧。多少年來,流傳著一個悽美的故事。一
北洋政府時期,軍閥割據,戰亂不斷。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秋天,直系江蘇督軍齊燮元為爭奪上海鴉片市場,同皖系浙江督軍盧永祥開了仗,世稱齊盧交戰。戰場擺在滬西嘉定崑山之間,雙方交戰,蘇軍吃了敗仗。蘇軍本是烏合之眾,軍紀極壞,敗兵所到之處,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從此,平靜的江南,捲入了兵匪橫行的多事之秋。
卻說崑山城西20多裡,有個萬頃大湖,因產白蜆著名,叫做白蜆湖。白蜆湖中有座島嶼,叫白蜆山。白蜆山雲譎波詭,地勢險要,從來就是作奸犯科之徒藏身匿跡的地方。蘇軍中有個連長侯月山,帶了一幫子敗兵,上白蜆山安營紮寨,號稱侯月山部隊,自封司令,在白蜆湖一帶滋擾百姓,幹起了土匪勾當。
白蜆湖有條支流白蜆江,中間有個集鎮禹家堡。禹家堡地處膏腴之地,是個魚米之鄉,東去上海,西往蘇杭,十分方便,所以鎮上商賈雲集,市場繁榮。這流金淌銀的禹家堡,成了侯月山的覬覦之地,他們經常三五成群地到鎮上敲詐勒索,強賒強買,有時還拉船抓夫.為他們運糧裝物,更令人髮指的是,這些匪兵還黑夜進鎮,闖入民宅,劫掠財物,凌辱婦女,放火燒房,女子的慘叫聲,驚心動魄的槍聲,嚇得小兒也不敢夜啼。於是商店不敢開門,外地商販望而卻步,使一個好端端的繁華大鎮,變得風聲鶴唳,死氣沉沉。
禹家堡商會會長禹世賢,是有名的世家。他年過不惑,家資百萬,鎮上幾家有些規模的酒館茶樓、糧行油坊都是他的產業,號稱禹半鎮。他的商會有團丁十來人,五六支槍,這些人平時嚇嚇流匪、抓抓小偷還頂事,可是碰上那些狼奔豸突、氣勢洶洶的匪兵,就只得鎩羽而歸了。禹世賢明知他們是白蜆山上蘇軍化裝的土匪,但也敢怒不敢言。
禹世賢心中惱火,如坐針氈。但是,他不信禹家堡的匪患無法可治。他想起崑山城警備隊司令潘至祥,人家原是蘇軍的一位團長,只要肯花費,請他援手,不怕治不了侯月山!於是,他向商會同仁打了個招呼,帶了一份重禮,上了崑山城。
原來,齊燮元兵敗,散兵在崑山城內橫行霸道騷擾百姓.商會團丁無法遏止,縣知事請羈留在崑山的潘至祥出山。在重金的誘惑下,潘至祥收羅了殘兵近200人,建立警備隊,自任司令,負責城防和地方治安,那些散兵遊勇才不敢再滋事生非,崑山局面稍見安定。當然.崑山當局請潘至祥出山建纛,分攤給商會和眾鄉董的那筆開支是十分驚人的,但是,木已成舟,大家口吃黃連有苦難說。關於這一點,禹世賢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想,花費銀洋,只要能遏止侯月山明火執仗的搶劫,還是划算的。
禹世賢到崑山警備隊拜謁了潘至祥,送上了禮,說明了來意,再三請求潘至祥派一支人馬到禹家堡,清除侯月山匪患。潘至祥聽了,心裡打起了小九九。他知道,禹家堡是崑山數一數二的大鎮,富得流油,讓侯月山那小子獨吞,他也不甘心。現在,禹世賢找上門來,正好讓他可以插一手,分一杯羹。潘至祥掐算一會兒,拿定主意,先是擺上一副官腔:「禹會長,冒(莫)客氣,維持地方安定,是本司令的職責。」說完,他脫下軍帽,搔搔頭皮,又說,不過,要分兵禹家堡,他200號人馬,保護崑山城也捉襟見肘,如何抽得出人手?若說等禹家堡出現匪情,他再派兵清剿,土匪早已聞風而逃,豈非徒勞往返?見禹世賢臉呈失望的樣子,潘至祥揮揮手,說:「禹會長,冒急,冒急。大活人還能讓尿憋死?本司令自有平息匪患的妙招!」
潘至祥一臉真誠地告訴禹世賢,白蜆湖的侯月山,原是他手下一名連長,此人莽勇仁義,讓他同你聯手,化幹戈為玉帛,禹家堡從此不就太平了?
禹世賢聽潘至祥的妙招是乾脆讓侯月山保護禹家堡,驚得目瞪口呆,一時回不過神來。
潘至祥見禹世賢呆在那兒不回話,就陰陽怪氣地說:「禹會長,侯月山是堂堂蘇軍連長,我潘至祥的心腹,你信不過?」
禹世賢心中暗暗叫苦,但是,事到如今,他不允也得允,若回絕了,潘至祥和侯月山串通一氣,暗中使刁,禹家堡的百姓就更無法活了。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