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發展作文1500字
2025-02-16 16:17:25
歷史是一面鏡子,而紀念就是面鏡反思。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小編收集了和平與發展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和平與發展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話語權上的爭奪已經不是一個短期出現的問題。它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長期以來的政治經濟以及歷史問題各方面所綜合的問題。話語權的歸屬以及話語權的所得到的多少決定著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決定世界問題和世界大事上所佔得優勢以及主動權。因此,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的爭奪問題,它是是當今世界上的兩大集團: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爭。兩大集團之間的爭鬥由來已久,但是長期以來卻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反而在某些方面使得問題的爭奪擴大化,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很多的災難。由此看來,兩大集團的爭奪應該尋找共同的出發點和共同點,尋求在利益以及各方面的和諧妥協,這樣一方面可以給世界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可以有利於現在戰亂國家處理自己國內的事,而不用擔心其他大國的介入以及大部分發達國家在後面推波助瀾。
兩大集團所爭奪話語權的焦點就是在國際大事和國際問題上由誰來做主導,由誰來領導誰來建設和推動這個世界的發展方向。但是由於兩大集團在長期的歷史和政治經濟問題上的不平衡和一些積累已久的敏感話題,很多的事情無法達到一個較為完善的結果,所以一直的爭奪和延期。在這其中就有中國和日本的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問題,德國的侵略問題以及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是沒有辦法得到完美解決的,所以兩邊一直以來都在爭奪和尋求平衡。
話語權的歸屬是一種實力的體現。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直都在爭奪話語權,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另一種體現。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是在不斷地發展之中,所以大家都在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也需要更多的在國際上說話的機會,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國家以及為自己所在的集團爭奪到有利的地位和主動權。話語權的歸屬首先體現的是硬實力。每個國家的發展和比拼,最終都是綜合國力的比拼,所以在話語權的歸屬上,更是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話語權的爭奪和歸屬問題,是一種文化和經濟的和平擴張。
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正式確立以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國家上的話語權就一直是不公平的,所以才會一直有爭奪
和糾紛,但是正因為有這種不公平,這些年世界的發展迅速但是也導致了更多的世界問題的產生。話語權的不公首先體現在擁有的權力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公認的只有19個,而剩下的均是屬於發展中國家。可是在聯合國中大多數卻是屬於發達國家,所以導致雙方在權力的極大差異。再加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治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導致雙方的不對付以及不平衡加大。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希望能夠在相對寬鬆的國際環境下發展本國的經濟政治,所以這就要求雙方尋求和平解決之道。而話語權的爭奪可以說是比較平和和較為和平的手段之爭。同時它不僅僅只體現話語權的得到的多少,也體現出這個國家在世界上所體現的作用和在國際上擁有者怎樣的地位,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終極表現。和平是全世界人民都在追求的,哪怕是發達國家也不例外,所以在這個時候,雙方就會尋求積極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爭端。
話語權爭奪是一種競爭,是一種外來壓力,同時也是一種動力。這不僅存在發展中
國家,發達國家也同樣如此看待。因為這不僅僅是話語權的問題,更代表著發達國家被發展中國家趕超,同時甩掉的問題,是綜合國力不如別的國家的具體體現;而在另一邊,發展中國家就是被壓抑、被抑制的市場,得不到有利的發展機會、發展機遇、發展市場。這樣就不
會趕超發達國家,永遠被壓著,所以說雙方與其說是在爭奪話語權,不如說是每個國家都在爭奪自己的國家的發展和壯大國家實力、增強本國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之爭,歸根結底都是綜合國力的爭奪。所以,國家的綜合國力是一切爭奪的基礎!
第二篇:和平與發展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廣場隆重舉行。鐵流滾滾,氣勢如虹。9·3閱兵中,共有67個方隊、27個地面裝備方隊、40多種型號、500餘臺裝備接受檢閱,更是有多個「首次」亮點,讓人心情澎湃、激動萬分。
此次閱兵是新中國歷史上第15次大閱兵,是進入21世紀以來第2次大閱兵,同時也是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的大閱兵。閱兵紀念活動是為了喚醒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珍惜,喚醒世界人民對歷史的記憶,和對和平的真愛,表明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秩序,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不僅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也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
紀念,是為了傳承歷史與未來。此次閱兵,邀請抗戰老同志乘車組成2個方隊率先受閱。閱兵車上這些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絕大多數已是白髮蒼蒼的耄耋老人,就在昨天他們剛剛接受習近平主席頒發的榮譽獎章。有的老人向主席臺揮舞著雙手、有的敬著軍禮、有的擦拭著眼角的淚花……。是啊,他們不僅僅是代表自己,他們所代表的,是抗戰勝利的英雄,是無數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英勇將士,是一支支戰功累累的光榮部隊,更是那一段不可磨滅的崢嶸歷史。20位將軍領隊帶領10個前身為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的現役英模部隊方隊,也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昂首接受檢閱。臺下的年輕人和孩子,是國家的棟梁和未來,他們在這次閱兵不是旁觀者,而是傳承者,他們也將接受著莊嚴閱兵的洗禮,追憶歷史、見賢思齊、奮發向上,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接過著維護正義和和平的接力棒,更好前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使中國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
紀念,是為了溝通中國與世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軍隊和民眾傷亡超過1億人,是一次世界之戰。在那場戰爭中,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傷亡人數超過3500萬,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7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之日。70年後的今天,中國作為愛好和平的世界大國,積極與各國開展交流合作,維護和平,共襄盛舉。此次閱兵,共有3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外國領導人,19位政府高級別代表,10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出席。17個外國國家方隊、代表隊參加閱兵,14個國家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觀禮,共同慶祝這一偉大的日子。
紀念,是為了傳遞和平與發展。紀念歷史,是正視歷史、尊重歷史的表現。也只有正視歷史,才能從歷史中總結教訓,從歷史中獲得新知,珍惜和平,和平發展。9·3閱兵不是炫耀,是實力的展現,是提醒別有用心的人,中國不惹事,但決不怕事。習近平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無論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並且隨後習書記莊嚴宣布」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足以表明一個有實力的泱泱大國是如何在世界的舞臺上,用實際行動來捍衛和傳遞世界的和平。
歷史是一面鏡子,而紀念就是面鏡反思。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