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演講稿1000字
2025-01-28 10:46:08
無須豪言壯語,「做人民滿意的教師」,我的理解就是要先做好自己。
羅曼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他人心裡,首先自己心裡要充滿陽光。同理,一個連自己都不能做好的教師,要談讓人民滿意無疑是一種虛妄。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讓世界因我的存在而多一份美麗,添一抹光彩,就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而對於學生來說,教師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因此而閃光的人格魅力,就是最有力的影響。
做最好的自己,就要過一種有主題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教授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狀態」。我想,有主題的生活,就是拒絕平庸,富有理想,始終處於學習與成長狀態的生活。
過一種有主題的教育生活,做最好的自己,讀書是一條必由之路。
巴丹在《閱讀改變人生》一書中說:「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寬度。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的終點。」
臺灣作家林清玄則告訴我們:讀書的目的,就是「使我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更懂得寬容,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我想,讀書也是生命的逐漸打開。因為汲取了智慧,或許,就可以讓我們的教育生活少一些忙碌感、緊張感、重複感。或許,與學生共同成長,也會因此成為可能。
讀一本本書,就是踏上一次次奇妙的旅程。在旅行中,我們就會發現人之所以缺少智慧,其重要原因就是著力點用錯了地方,人們過度地關注了身外之物和外部環境,而忽視了自身的內心世界。
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壽郎。當年,柳生拜師宮本。學藝時,向宮本說:「師父,根據我的資質,要練多久才能成為一流的劍客?」宮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吧!」柳生說:「哇,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練,多久可以成為一流的劍客呢?」宮本回答:「那就要20年了。」柳生一臉狐疑,又問:「假如我晚上不睡覺,夜以繼日地苦練呢?」宮本再答:「那你必死無疑,根本不可能成為一流的劍客。」
柳生非常吃驚,問:「為什麼?」宮本答道:「要當一流劍客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永遠保留一隻眼睛注視自己,不斷反省自己。現在,你兩隻眼睛都只盯著劍客的招牌,哪裡還有眼睛注視自己呢?」柳生聽了,滿頭大汗,當場開悟,終成一代名劍客。
一味追求虛名,往往會迷失自我。過分注重外在,就會喪失內在。
每天讀書,就是每天刷新自己,因為內在的豐富,於是今天不再是昨天的機械重複。於是,我們的課堂必定會日漸潤澤,我們的教育也必然會日趨美麗。
教育的終極關懷,是人的生命成長。因此,作為教師,要做最好的自己,要引領學生做最好的自己,讀書很重要,同時讀什麼也一樣重要。《新教育讀寫月報》李玉龍編輯說過:一個教師,合理的知識結構主體應該包括三個板塊: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人類文化視野。
所以,檢視自己,本著「缺哪塊,補哪塊」的原則,讀起來吧,相信經典的書籍在豐盈、美麗和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必然會照亮學生的生命。
做最好的自己,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從讀書開始!
提醒您,演講時一定要注意:普通話標準,聲音自信響亮,注意語句的頓挫,反問互動。您的演講一定會大放異彩!